分享

这一次出使,竟然打通了中华的任督二脉

 a_123 2022-09-18 发布于河北

公元前128年,西域葱岭雪山下,蹒跚走来一位汉人,这是历史记录上第一次有汉人穿越帕米尔高原。

文章图片1

漫大将军在葱岭寻访,颦姐拍摄

此人是谁?

此人当然不是漫大将军,而是漫大将军心中的一座丰碑。

他就是凿空西域的张骞。

为什么要卖这个关子?

不是关子,而是铺垫,只为寻找寻常话题之外的非常内涵。

内涵便是:除了打通丝绸之路外,张骞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贯通了中华的陆上命脉,打通了华夏的任督二脉,从此汉风唐韵生生不息,两千年后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能够一脉相传至今。

这便是张骞这次出使的内涵。

这么牛?

是,否则怎会被牛气哄哄漫大将军奉为丰碑,并列为本书的开篇滥觞。

那到底是怎么一道命脉?

先来看看秦汉时候的西域地图,像什么?

像是围棋上一道闭塞的气局。

狭义上的早期西域三十六国,就像是一把随手抛撒的围棋子,散落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中,这里大山耸天,瀚海彻地,像是一道四周封闭的棋局,如果没有外来文明输血和点化,文明将长时间停留在土著层面。

封闭的优点是自成体系,封闭的代价是原始蒙昧。

在张骞出使西域前,这些城邦小国的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经济上以绿洲农业为主,局部以放牧为生,因为这一圈大山注定了他们的气局,这是先天宿命,前世注定。

文章图片2

西域地形图

如果我们再放大一下视野,会发现秦朝以前的中华其实也是一道封闭的气局——东方和南方全是大海,北部和西部全是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漠,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些都是难以逾越的自然天险。

虽然这块土地内生孕育了中原、关陇、齐鲁、吴越、燕赵、荆襄、川蜀、闽粤等区域文明,但整体而言都突破不了上述气局,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中原大地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版的西域。

所以西域和中原就像一大一小的两个“口”字,虽然各成气统,但也各自局限,各自封闭。这样的格局利于生存,外来势力很难入侵;不利于进一步发展,因为人文基因狭窄,没有其他文明点化和联姻,进化空间有限。

这就是张骞出使前的中华版图,像是两个独立的字,彼此没有任何联系。

文章图片3

中国地形图

如果有一根线,将这两个“”字连起来,那又会怎样呢?

——那就是一个“串”字,“六书”造字法上属于会意字,意味着贯通和交融。

通过河西走廊这条交通线,连接起中原和西域;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商贸线,连接起中华和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从此不同文明得以贯通,不同文化得以交融。

所以张骞凿空西域的内涵是:贯通了中原和西域两个独立文明,并融通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和中亚、西亚、南亚、欧洲联动,让原本孤立的中华文明获得了其他文明的输血,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获得启蒙和点化,最终升华成浩荡大度的汉唐气象。

形象地看,张骞凿空西域就像在重重大山之间凿开了一道气孔,虽然孔脉很小,但也一样沛然有雨,滋养了中华文明,打通了中华的陆上命脉,贯通了中华的任督二脉。

文章图片4

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国图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张骞这次出使,中华文明在本土独立发展,内生进化,最终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围棋上,两只气眼才能形成一脉活棋,孤独的气眼永远是一片死棋。

国家也是一样,封闭的结果只能是掉队落伍,受欺挨打,当年满清闭关锁国,最终和世界文明拉开差距,结果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打开国门,差点民不为民,国难以国。

如果还质疑,不妨去参考一下美洲的印第安人,试问印加文明何在,玛雅文明何在?

公元前138年,个性豪阔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想联手西遁中亚的大月氏一起反击匈奴,没想到张骞半路上为匈奴扣押十年之久,大月氏也早已失去了收复故土的雄心,应该说,张骞并没有完成政治使命,却误打误撞开启了西域故事,大格局上成就了中华这一大盘活棋。

那么对西域这些小国来说,张骞的出访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

相对于中华的主流生态而言,西域的区域生态很少有人关注,不妨换位思考,站在西域诸国的角度来观察当时的政治社会演变。

按照《史记》、《汉书》等中原正史所载,当时西域一共有三十六国,后来演化为五十五国,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界分为南北两路。

  • 南路诸国:

婼羌(今若羌一带)

楼兰(后改名为鄯善,今若羌北部罗布泊一带)

姑师(大体位于楼兰附近,后分为八国)

且末(今且末一带)

小宛(今且末南侧一带)

精绝(今民丰北部沙漠地带)

戎卢(今民丰南部一带)

扜弥(今和田东北部)

渠勒(今和田东南部)

于阗(今和田一带)

皮山(今皮山一带)

乌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叶尔羌河一带)

西夜(今叶城南部一带)

蒲梨(今叶城西南一带)

依耐(今叶城西南一带的叶尔羌河谷,位于蒲梨上游)

无雷(今塔什库尔干往西,瓦罕走廊一带)

难兜(今克什米尔东北部,乔戈里峰西南侧)

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

乌弋山离(今阿富汗西部一带)

安息(今伊朗一带)

大月氏(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塔东部一带)

大夏(今阿富汗一带)

康居(今费尔干纳盆地周围地域)

大宛(今吉尔吉斯一带)

桃槐(今阿富汗喷赤河东部一带)

休循(今乌恰以西的塔吉克斯坦一带)

捐毒(今乌恰以西的中国西极一带)

莎车(今莎车一带)

疏勒(今喀什一带)

尉头(今阿合奇一带)

  • 北路诸国:

乌孙(今伊犁一带)

姑墨(今阿克苏一带)

温宿(今乌什一带)

龟兹(今库车一带)

乌垒(今轮台东部一带)

渠犁(今尉犁一带)

尉犁(今库尔勒一带)

危须(今博斯腾湖北部一带)

焉耆(今焉耆一带)

乌贪訾离(今昌吉一带)

卑陆(今阜康山谷地带)

卑陆后国(今阜康境内)

郁立师国(早期位于白龙堆沙漠西,后迁至吉木萨尔)

单桓国(今乌鲁木齐西北部)

蒲类国(今巴里坤湖一带)

蒲类后国(今巴里坤湖西北一带)

西且弥国(今呼图壁以南一带)

东且弥国(今昌吉南部一带)

劫国(今阜康境内)

狐胡国(今吐鲁番西北一带)

山国(今罗布泊和博斯腾湖中间地带)

车师前国(今吐鲁番一带)

车师后国(今吉木萨尔南部一带)

车师都尉国(今吐鲁番吐峪沟一带)

车师后城长国(今奇台一带)

上述诸国指的是广义上的西域,其中大月氏、大夏、康居、大宛等国大体相当于如今的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等地,因为不在我国体系之内,这里不予论述。

这样剩余诸国根据势力大小又大体可分为五大体系,分别是:东部的楼兰、车师体系,南部的于阗体系,西部的疏勒、莎车体系,北部的乌孙体系,中部的龟兹体系,剩余小国全都就近依附于这五大体系。

张骞出使之前,西域诸国和西汉没有任何交往,全都处于匈奴“僮仆都尉”的控制下,但由于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匈奴也很难有效统治这些小国,这在《汉书》中有载:

“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虽属匈奴,不相亲附。匈奴能得其马畜旃罽,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

可以说,当时西域的政治和地形一样,基本上也是一盘散沙,即便强横如匈奴,统治成本也很高昂,搜刮财物可以,统率驱使不行。

这种分割而治的局面,其实对西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因为缺乏统一的政治秩序,国与国之间你争我夺,兵火不绝,所以别以为原始体系一定是桃花源,更可能是兵火乱源。

文章图片5

漫大将军在古无雷国地境喂狗,颦姐拍摄

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政府在西域先后设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都护府,在其统一管辖下,一团乱麻的西域反而获得了统一秩序,社会政治反而稳定了。

同时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商贸日渐繁盛,这让处在必经之路上的西域诸国经济上也获益匪浅。

有了统一的社会秩序和共同的经济交流,西域诸国便开始慢慢走向民族融合。

那么,西域诸国都是些什么人种呢?

这个问题由来众说纷纭,争论不断。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楼兰古城和小河墓地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尸,由于沙漠气候极度干旱,所以古尸保存完好,根据其脸部轮廓判断应属于早期的印欧人种,其中一具楼兰美女脸带微笑,更是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其实在早期汉人的认知中,西域人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印欧人之外,还有塞(音xian)种人和羌人。

文章图片6

漫大将军寻找古代塞种人踪迹

根据《汉书》所述,塞种人主要分布在疏勒(喀什)以西的几个小国:

“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

“休循国……民俗衣服类乌孙,因畜随水草,本故塞种也。”

“捐毒国……依葱岭,本塞种也。”

“尉头国……田畜随水草,衣服类乌孙。”

塞种人属于印欧人种中偏向于印度支系的一支游牧部落,张骞出使前本活动于伊犁一带,后因受大月氏西迁挤压而被迫南迁,上述部落未能南迁,流落于疏勒以西的山谷中。

西域的羌人主要分布于于阗国西南的山区,《汉书》记载如下:

“西夜国,王号子合王……西夜与胡异,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

“蒲犁国……种俗与子合同。”

“依耐国……南与子合接,俗相与同。”

“无雷国……衣服类乌孙,俗与子合同。”

上述四国大体位于如今和田西南和塔什库尔干以南的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可想而知其生存环境之恶劣。中国历史上有羌人三迁之说,上述四国很可能属于西迁的羌人部落,进入西域后因受其他人种的排挤,被迫落脚于这些偏远之地,历史就是这样,弱势群体没有选择权。

这就是中原正史记录的西域人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认知,如今学者们的研究纷繁复杂,众说不一,这里坚持历史第一性原则,不对后世观点进行评说。

这样张骞出使西域,就像一个火折子点燃了西部多民族这个熔炉,从此开始了各民族漫长的种族融合之路,后来匈奴、鲜卑、铁勒、高车(丁零)、回纥、吐蕃、蒙古以及东胡等部落也先后融入进来,最终形成了如今多民族共生相生的局面。

东西向上,古代中国有一虚一实两条命脉:

实线是长城,阻断了南北,胡汉两厢永远是不归路;

虚线是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胡汉之间从来是通途。

因此张骞出使西域,等于打通了中华的陆上命脉,让本来阻塞的东西方文明获得了一个交流通道,多元文化由此吞吐出纳,中原王朝得以精神破关,形成了大度包容的文明心态,肇始和奠基了中华的精气神。

此外张骞出使还打通了中华政治经济这道任脉和家国人种这道督脉,两道主脉一贯通,中华从此精血雄强,心气纵横,气息绵延,大国格局由此奠定,大族气脉得以疏通,最终成全汉唐两个辉煌盛世的到来,可谓是:

使出西域归元,道生中华太极。

【漫大将军令】

问孤旅,一尘乡关多远,常年相思胡土。

十有三载,褴褛风破,阙前君臣苦。

从此中土博望,西域都护,雄风大唱汉武。

拍摄花絮

文章图片7

山丹城外,关山晚照,颦姐出镜

文章图片8

朱哥颦姐,寻访西域古羌人国度

文章图片9

车师都尉国,如今地貌

文章图片10

一脉孔道

文章图片11

漫大将军在高昌古城寻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