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anklejoint),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踝关节解剖
2 踝关节常见损伤 一、软骨软化 长期运动导致关节软骨过度磨损,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一系列病理变化。 软骨信号层次变模糊,其内简斑片状或囊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于STIR呈高信号;严重时软骨全层不同程度缺如,软骨下骨质明显增生、硬化。 二、骨软骨损伤 好发于距骨前外侧、后内侧,尤其是后内侧,与内翻损伤相关。 MRI表现为软骨下骨质内斑片状或囊状T1WI低信号、STRI高信号影,伴或不伴小骨软骨碎片的分离、移位。 三、肌腱损伤 1、跟腱损伤
跟腱增粗,信号异常 跟腱断裂 腱围炎 跟后滑囊炎 四、韧带撕裂 踝关节韧带:1.联合韧带;2.外侧副韧带;3.三角韧带;4.距跟韧带。 1.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横韧带 2.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撕裂 距腓后韧带撕裂 跟腓韧带撕裂 3.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胫跟韧带、胫舟韧带 三角韧带撕裂 五、三角骨综合症 三角骨是距骨后端二次化中心,由软骨桥相连接。 病因:距骨三角骨急性骨折或慢性应力性骨折,胫骨后部或附近肌腱韧带反复撞击、压迫三角骨,引起踝关节囊后部级相邻的韧带和拇长屈肌腱的炎症。 MRI显示三角骨内骨髓水肿,邻近关节囊积液,软组织水肿级炎症,拇长屈肌腱水肿、腱鞘积液。 六、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的纤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外层构成,常说的腱膜通常指中间层,在MR上表现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足底腱膜炎MRI表现:
足底腱膜炎伴跟骨内侧结节局限性水肿 七、踝管综合征 踝管解剖:踝管起自内踝后下方,止于跟骨。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 又称为跗管综合征。创伤是最常见的可确切引起踝管综合征的原因。后足骨折及屈肌腱创伤性腱鞘炎、腱鞘囊肿引起踝管内压力增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