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8】一位温暖的文言小说作家--《聊斋志异》读后整体总结

 昵称42YQQOUF 2022-09-18 发布于山东
一 利与弊---简体横排与繁体竖排,版本的选择
整个暑期,一直在读《聊斋》,直接动机源于这届毕业生的一篇论文,间接动机是想全面了解一下《聊斋志异》,避免盲人摸象的误区。既然读书,版本就很重要,因《聊斋志异》名气很大,版本也很多。手头较好的版本是于天池先生译注的中华书局三全本、张友鹤先生辑校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三会本。三全本有注释、有翻译,横排简体,会看得很快;三会本全为文言,竖排繁体,看得当然就慢一点。看得快,有利于快速了解故事情节,省掉了查阅典故的时间;看得慢,有利于思考和体会文言文的魅力,算是各有利弊。最终还是选择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会本作为阅读对象。几十万字的文言文读下来,对个人的语言功底是非常大的考验。有很多不认识的字、有很多不懂的词和典故,通过查阅,对文史知识的积累非常有帮助。

二 真与幻---幻中有真,真中有幻,艺术手法的使用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从视觉冲击力而言,《鬼狐传》更胜一筹,并且把内容上的主要特点点了出来,但是,这个名字又不足以全部涵盖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除了鬼狐,还有其他类型的内容,所以《聊斋志异》更正一些。
子不语怪力乱神,受过传统儒家教育的人,对阴间地狱、物老成精的说法均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多是了解,绝不会笃信。因为这些事情无法验证。但蒲松龄写了,从行文的语气来看,蒲松龄虽然是借助了鬼狐来表达指向人间的态度,最终目的都服务于人世间,但蒲松龄本人对鬼狐有一种情到深处一切皆可通的态度。情到深处,人妖可通,人神可通,阴阳可通,理解这一点,对理解《聊斋志异》中的真与幻的结合有一个钥匙开锁的作用。
《聊斋志异》的幻,主要表现在物老成精(狐、狼、虎、鹦鹉、蛤蟆、马、蜜蜂、植物等)、神仙下凡(龙女、嫦娥等,女性多,男性少)、魂游地狱(上天的少,进地狱一日游,三日游的多)、神奇法术(飞行、点石成金、返老还童、神奇医术等)。具体篇目请参考以前所发的每卷点评。
【309】《聊斋志异》卷一中十三篇值得推荐
【311】《聊斋志异》卷二值得推荐的篇目(附点评)
【312】《聊斋志异》第三卷可推荐篇目(附点评)
【313】《聊斋志异》第四卷可推荐篇目(附点评)
【315】《聊斋志异》卷五可推荐篇目(附点评)
【318】《聊斋志异》卷六推荐篇目并附点评
【319】《聊斋志异》卷七推荐篇目并附点评
【320】《聊斋志异》卷八推荐篇目及点评
【322】《聊斋志异》卷九可推荐篇目及点评
【325】《聊斋志异》卷十推荐篇目及点评
【325】《聊斋志异》卷十一推荐篇目及点评
【327】《聊斋志异》卷十二推荐篇目及点评(完结,最后一卷)

三 广与深--《聊斋志异》的内容分类
《聊斋志异》的内容包含很广,经济上涉及到了赋税、商业运营、商业伦理;
军事上涉及明清之变、白莲教起义、于七起义等;
政治上主要是批判官吏的贪墨、买官卖官,揭露科举制度的种种黑暗(但不反对科举制度的存在),另外一大类专门写如何断案,如《胭脂》这样的文章;
感情上涉及到多种感情,如夫妻之情(书生遇狐女、鬼女)、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妻妾相妒、朋友之情等;
此外还记录了一些自然现象如地震、雹灾、瘟疫等或记录一些奇怪但并无价值的奇闻怪事。
在这十二卷林林总总的记述之中,蒲松龄写得最好、也最多的是爱情、科举和官场黑暗三类。(反映官场的黑暗不仅仅包括人间的,还包括地狱的官吏。)

四  蒲松龄的温暖与局限
 蒲松龄是一位很温暖的作家。
这个温暖是体现在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鞭挞上。
他希望人间公平,没有剥削和压迫,就像陶渊明幻想的桃花源一样,希望能在袖里世界永远生活下去;
他希望能得到上层贵族的垂青,获得尊崇、财富和长生不老;
他希望阴阳之间、人兽之间自有真情在,即便是鬼、是狐狸,也能用真情感化,琴瑟和谐;
他希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妻妾和谐如姐妹;
他希望科举真的以文章作为唯一标准;
他希望官员道德水平高尚,秉公执法,智慧超群;
他把公平正义的底线寄托在了阴间的生死簿上,希望根据阴间阎王判断,让好人好报,坏人坏报,此生不报,来世报。
蒲松龄的局限首先在于他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除了青年时期南下做幕僚的经历外,主要是读书、写作、毕家坐馆、科举考试和一些文人的唱和。读万卷书,做到了,行万里路,生活的实践还不够。这是蒲松龄没有办法改变的事。
蒲松龄的局限其次在于他的思想深度不够。如果说物老成精、地狱游历是艺术手法,那么因果报应的思维却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与此同时,对科举的反思和批判,作为科举制的受益者和受害者,蒲松龄从没有怀疑过科举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毕竟,蒲松龄的身份就是一名教书先生,能在读书教书备考之余,笔耕不辍,留下五十多万字的巨著已经很了不起了。
上面的评价有些苛求古人了,不是每个人都有王阳明的哲学思维水平的。
更何况从文言小说的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了中国文言小说一个顶峰,随着时代的变迁,文言文的逐渐衰微,中国历史上也只能有一部《聊斋志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