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的治法所代表的方剂

 经方人生 2022-09-18 发布于四川

图片

1.辛甘化阳:桂枝汤、小建中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

  1. 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甘化阳

  2. 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桂枝配饴糖:辛甘化阳

  3.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桂枝辛甘化阳

  4. 炙甘草汤:治疗阴血阳气虚弱,虚劳肺痿;人参、桂枝、生姜、大枣,辛甘化阳

2.酸甘化阴:桂枝汤、小建中汤、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

  1. 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芍药酸甘化阴

  2. 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芍药配饴糖,酸甘化阴

  3. 羚角钩藤汤:治疗肝热生风证;鲜生地、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

  4. 大定风珠:治疗阴虚风动证;五味子、白芍、甘草酸甘化阴

3.甘温除热: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

  1. 小建中汤: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桂枝加饴糖,甘温除热

  2.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气陷证,气虚发热证;气虚热,用黄芪;血虚热,用当归。

  3. 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阳浮发热证;血虚热,用当归。

4.辛凉三方剂:桑菊饮(辛凉轻剂)、银翘散(辛凉平剂)、麻杏石甘汤(辛凉重剂)

  1. 桑菊饮:治疗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2. 银翘散:治疗温病初起之风热表证;

  3. 麻杏石甘汤:治疗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5.辛开苦降:左金丸、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连朴饮、半夏厚朴汤(左小胖子+连仆夏)

图片

6.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左金丸、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左小胖子)

7.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半夏泻心汤、枳实消痞丸(胖子)

8.滋水涵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大定风珠、镇肝熄风汤

9.益火补土:四神丸、右归丸[1]

10.培土生金:补肺阿胶汤、玉屏风散、清燥救肺汤、参苓白术散、琼玉膏、麦门冬汤、泻白散、六君子汤(费玉清身琼卖鞋)

图片

11.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琼玉膏

12.清金制木:羚角钩藤汤、一贯煎、镇肝熄风汤

13.抑木扶土:痛泻要方、完带汤、一贯煎

14.分经论治:九味羌活汤

15.逆流挽舟:败毒散(喻嘉言用治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

图片

16.通因通用:芍药汤、大承气汤、桂枝茯苓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

17.寒因寒用:大承气汤

18.以泻代清:凉膈散

19.苦寒直折:黄连解毒汤

20.透热转气:清营汤(银花、连翘)

图片

21.火郁发之:普济消毒饮、清胃散、泻黄散、龙胆泻肝汤

22.散中有收:小青龙汤、回阳救逆汤、酸枣仁汤、定喘汤

23.补中寓散:玉屏风散

24.升降并用: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桑菊饮、败毒散、四逆散、济川煎、黄龙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杏苏散

25.补敛润合用:生脉散

图片

26.补敛合用:苏合香丸

27.增液行舟:增液汤、增液承气汤

28.釜底抽薪,急下存阴:大承气汤

29.去性存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麻杏石甘汤(麻黄)、天台乌药散(川槐子)、竹叶石膏汤(半夏)、麦门冬汤(半夏)、银翘散(荆芥穗、淡豆豉)、贝母瓜萎散(橘红)(大妈天竺卖银杯)

30.肝胃同治:左金丸

图片

31.肝脾同治:逍遥散、痛泻要方、完带汤

33.上下同治:麻黄细辛附子汤、苏子降气汤、地黄饮子

34.三阴并补:六味地黄丸

35.三阳同治:柴葛解肌汤

图片

36.三经并治(厥阴、少阴、阳明):吴茱萸汤

  1. 阳明寒呕 :胃痛呕吐

  2. 厥阴寒呕:头痛,干呕,吐涎沫

  3. 少阴吐利: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37.三焦同治: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饮

38.祛瘀生新:生化汤、大黄度虫丸

39.消补兼施,补重于消:健脾丸、枳术丸

40.消补兼施,消重于补:枳实消痞丸、枳术汤

图片

41.心脾两虚:归脾汤

42.脾肾阳虚:四神丸

43.肝肾两虚:六味地黄丸

44. 心肾两虚:水火不济,尿频,遗尿,尿如米泔色,健忘,心神恍惚,滑精:桑螵蛸散

45. 心肾两虚:虚火内扰,梦遗健忘,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天王补心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