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数人难以理解: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云语禅心 2022-09-18 发布于河南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话,就会不假思索的反对。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唯心迷信,不只是哪个宗教人士在刻意贬低科学,从而抬高神学。

要弄明白科学的尽头是否是神学,首先我们得大致了解下科学、神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我们在这里暂且不下定论,不妨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这句话。

文章图片1

西斯廷圣母 意大利 拉斐尔

科学是什么?

很多人一提到科学,就认为科学就是真理,不符合科学的事物或者科学还没有证明的事物都是假的、不可相信的。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科学可以涵盖一切,是可以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

但实际上,人类所发现的新科学往往都否定了过去的科学,比如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科学发展的越快,往往意味着颠覆的既有科学认识越多,比如量子力学的出现。

所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代表真理,最多只能代表真理很小的一部分。很多真理隐藏在其他领域,隐藏在未解之谜中,隐藏在看似玄幻的现象中。

举个例子,如果人能穿越时空对话牛顿,告诉他,人人其实都可以做到千里眼,顺风耳。试问,牛顿会相信吗?牛顿大概率会觉得:天方夜谭。但这却是现代社会中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对大科学家来说,都是神乎其神的事物竟然出现了。

那么,以我们现在看未来,科学的尽头有没有可能就是如此的神乎其神呢?

真理,先天存在,不会因为人类出现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因为人类灭亡而消失。科学,后天存在,由人而生,服务于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也就是说,先有真理,再有人,最后有科学。

科学好比是一种工具,一种人类用观察发现真理的望远镜,会随着人类的认识而不断发生变化。但真理却永恒不变。所以,从这角度来看,科学也并非是真理,它只能代表人类认识真理的一个视角。那么,这个视角是怎样的呢?大概有唯心和唯物两个视角。

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辩论着世界是唯心还是唯物的问题。这种争论的焦点在于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观察与存在的问题。这就像人类自从看到了鸡下蛋以后,一直在争论先有鸡还是现有蛋。

实际上,这种争论起源于人的一种思维方法——还原论。还原论指的是把一件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小事物来处理,从而化繁为简。善用锤子的人总是会把事物都当成钉子,习惯使用还原论的人类也在不知不觉中认为,鸡和蛋可以分离。了解还原论可参考:

系统论方法(上):从笛卡尔、牛顿到贝塔朗菲

实际上,鸡和蛋同时存在,只不过表现在我们这个时空中有个先后顺序。这就像一个人出生时,在另外的时空中,人的一生已经完全展现了,生辰八字中已经包含了这个人一生所有的信息,所以很多人可以通过生成八字算得一个人的命运。

从科学被发明以后,唯物主义迅速占据上风。现代科学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点,并以还原论作为主要思维方法来探索真理——用仪器做实验来验证真理,尤其是实验中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就是还原论的典型代表。

仪器就好比是唯物主义在现代科学中的法官,真假存在与否都是通过这位法官来判决的。但这位法官有个特点,就是他只重视物质层面而刻意忽视意识层面。所以,一旦涉及到意识层面的实验,这位法官就无法判决,甚至刻意忽视。

举例来说,在量子力学中,人类通过实验仪器发现观察光子与否,会导致不同的实验结果。本来纯粹的物质实验,没想到竟然掺和进去了意识和观察,这让基于唯物主义角度的科学难以接受。关于意识在量子力学实验中的影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观世界篇:寻常而又神秘的意识之谜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薛定谔还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观察会决定猫的生死,而不观察时,猫则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这让那位“法官”难以判决,也让无数科学家惊呼看不懂。

文章图片2

著名足球运动员兼物理学家玻尔,图:Wiki

所以,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玻尔就曾经说过:

“如果谁不对量子力学感到困惑,说明他不懂量子力学”。

虽然,玻尔也没有完全弄懂量子力学。他给自己设计的纹章中正中间是一个道家的太极图,上书格言:对立即互补(拉丁语:contraria sunt complementa)。其实,意识和物质,唯心和唯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文章图片3

玻尔给自己设计的纹章,图:WIki

为什么量子力学让发现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都难以看懂呢?

其实,不是量子力学本身难懂,而是人类掉进了唯物和唯心对立的科学基点死胡同中去了。

爱因斯坦也对量子力学充满疑惑,其晚年一直在和玻尔辩论,最终也没能跳出那个死胡同。但是,爱因斯坦曾经跳出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死胡同,从而发现划时代的相对论。

总之,量子力学代表着现代科学最顶尖的研究领域,它已经开始涉及到了意识观察和物质存在的领域。这说明了基于唯物主义的科学已经来到了一扇大门前,就差有谁能像爱因斯坦当年发现相对论时一样,突破束缚,临门一脚了。

神学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神学就是庙里和尚念经、教堂中的礼拜等等;也有人一想到神学就想到,乌烟瘴气中神志不清的人在跳大神。目前的神学五花八门,好的、坏的、正的、邪的都有。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发达、精神堕落的体现之一。

神学和科学研究的方向恰好相反。

现代科学是用实验仪器作为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是向外求索,由外而内,先物质后意识,探索的多是物质之间的关系,阐释物质如何创造了人以及人们如何利用好物质,所以提出了进化论假设、宇宙大爆炸假说构建世界观。

科学用外在的仪器设备来证明某个真理,所以,科学中讲可重复实验、定量数据、逻辑算法等。

而神学则是通过人体本身的智慧来感悟世界,是向内求索,先意识后物质,探索的多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阐释人如何像神学习获得意识升华,世界观主要是神创造人和宇宙。

神学用人体本身的智慧来证明某个真理,所以神学中讲打坐、祷告、静修、悟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将神学等同于哲学的一种,其实这是一种谬误。哲学层次很低,没有具体证明真理的方法。而神学则有一套完备的证明真理的方法,那就是各个宗教或者法门不同的修行方式。

有这么一个问题:地球上最具有智慧,最先进的事物是什么?

很多人用科学视角来看,则会回答是量子计算机、热核聚变等等;如果站在神学角度和更高层面来看,人体本身才是最富有智慧,最先进的。这个问题也反映了科学和神学的视角不同。

另外,在唯科学至上的人看来,神是人想象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他们的逻辑就是,科学没有证明神的存在,所以神就是不存在的。这种逻辑漏洞太大。

当然也有怀疑论者认为,神没有被证明,所以就不应该轻信而应该怀疑。

这种观点其实依然是陷于唯物角度,忽视了物质存在和观察者不可分的规律,比如运动必须有参考点,颜色必须有观看者,酸碱性必须有酸碱作为对比(有点深奥,本系列后续会有文章专门论述)。

那么神作为神学中的核心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笔者认为,要想明白神的存在,必须先明白意识到底是什么。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从儿童认知和机器人三定律,初探万物有灵 | 观世界

人类具有意识,而则是具有更高水平意识的存在;人的意识当中具有智慧、道德等,而神的意识中所含有的智慧、道德等远大于人。

如果真像上述文章所阐述的那样,宇宙具有意识;那么,宇宙就是神的一种。神代表了一种更高存在的意识。

先有神,后有人类的宗教等组织;神不会因为人类的宗教组织、宗教战争、迫害等正邪两方面事情影响而发生变化。

所以,如果“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成立的话,这里的神学也不一定就是现有的宗教,而是一种可以包含意识和现有科学规律的新神学,一种更加接近于神的神学。

总之,如果站在物质和意识的角度来看,神学研究的则是人如何对待更高层次的意识。

科学与神学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科学和神学势不两立,神学是阻碍科学发展的枷锁。实际上,这种看法也是被刻意宣传出来的,科学和神学既有对立冲突也有相互促进。在历史上,现代科学体系脱胎于中世纪的教会体系。

剑桥大学、维也纳大学、哥廷根大学等欧洲顶尖大学最开始都是为神学而服务。诸多伟大的科学家探索科学的目地正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比如牛顿、莱布尼兹、笛卡尔等等。

据统计,牛顿所有著作中仅有16%是关于科学的,其他84%是关于神学的。莱布尼兹不仅著有《神正论》阐述神的正义,而且对东方道家伏羲六十四卦深有研究。目前在德国图林根,著名的哥达王宫图书馆(Schlossbibliothek zu Gotha)内仍保存一份莱布尼茨的手稿,标题恰好与玻尔纹章相呼应:

“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

文章图片4

莱布尼兹,图:Wiki

而这些大学是现代科学的摇篮,这些大科学家是现代科学的鼻祖。如果没有了对神的信仰,在几百年前,科学还是一个没有用处的婴儿时,谁会花上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科学呢?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研究中,正是神学上的信仰让科学家们敢于驾一叶扁舟,在凶险的未知海洋中遨游。这种超越世俗的神学信仰不仅让普通人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更让科学家找到了无尽的动力。

很多人认为,牛顿、莱布尼兹、笛卡尔虽然是近代科学鼻祖,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才会崇拜上帝;历史在不断发展中,现代科学家不会这么去崇拜上帝了。

这种观点也是被所谓的“发展”的历史观所蒙蔽,认为过去的比现在的事物要落后。实际上,到了20世纪时,在量子力学中,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些大科学家依然在围绕着上帝,探讨着科学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有了以下经典的科学界对话:

爱因斯坦说:“玻尔,上帝从来不掷筛子。'

玻尔回答:'爱因斯坦,上帝不会听你指挥。'

文章图片5

玻尔-爱因斯坦之争,图:Wiki

科学的短板

如果科学是越来越走向完善,那么科学必然要弥补自己的短板。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些科学的短板。而其中最大的一个短板就是,目前的科学所涉及的领域局限性太大,不能涵盖人类社会的根基——道德领域。

道德之于人类社会,就像空气之于生命,无形且看似无用,却必不可少。法律、审美、文学、艺术等等都离不开道德的奠基。可是,越来越唯技术至上的科学不仅不能包含道德,反而走在道德的对立面。

很多人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技术本身是无罪的。有些罪犯就用这一句话来给自己的罪行辩解,比如发明了某种提纯毒品技术的人。这其实就是科学短板的体现,更是人们用科学在动摇道德的体现。

道德是一种意识的规律,而目前的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规律,而人类社会是基于两种规律上。可是目前占据社会主动的科学只重视了其中一方面。这就好比是一辆高速列车,只有油门却没有刹车。所以,近几十年来,科学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在急剧恶化。这正是人类道德沦丧作用于自然的体现。

神学的短板

神学并不代表神,而只是人在感悟神的过程中所总结的学科,包括各种宗教。当下的时代,神学已经走向了衰败。释迦牟尼曾经预言,在末法时代魔会披上袈裟坐在寺庙中,蛊惑世人。

如今放眼望去,多数寺庙成了赚钱上班的公司,寺庙里某种口号喧嚣不止,和尚成了一种世俗的职业。不承认现在是末法时代也难。不仅仅是东方的宗教,全世界的宗教也是如此——教会时常被爆出性侵丑闻。

生老病死,人皆有之。当下的宗教神学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他已经代表不了更高层次上的意识存在。神圣、信仰、道德等已经离现在的宗教神学越来越远。如果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所指的也不是目前这个神学。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究竟对不对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有个前提。这里的神学包容了科学和道德、贯穿了意识和物质、既能告诉人们为什么而活,又能告诉人们具体怎样能过得更好。它是一种崭新的,更加普遍,更加宏大的规律。

这正如当年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将天上星球的运动和地上苹果的运动用同一个普遍规律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统一场论,试图将所有类型的粒子力统一起来。

各种预言中所说的圣人会不会就是这样的人呢?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人从道德的层面来重新定义或者审视科学,你就遇到了传说中的圣人;如果你能放下既有的科学定义和神学定义,跳出既有的思维和认识,你就能发现圣人之圣。

由此看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也是一句预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