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任务:# 锅炉停运 | 发令人: |
监护人: |
操作时间:自 年 月 日 时 分开始 | 操作人 | 操作时间 |
序号 | 操 作 项 目 |
1 | 根据检修计划提前做好停炉准备,统计机组缺陷,准备好停炉所需木柴(20t); |
|
|
2 | 值长接到停炉命令后,联系垃圾吊值班员停止投垃圾改投木柴进行置换,投入4-5抓木柴即可,通知化水停炉; |
|
|
3 | 核对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与电接点水位计偏差在正常范围; |
|
|
4 | 各下联箱放水一次; |
|
|
6 | 对受热面燃气吹灰一次; |
|
|
对蒸发器蒸汽吹灰一次(根据需要); |
8 | 燃气吹灰结束后开刮板机及各星形阀放灰; |
|
|
9 | 停炉前1小时,通知化水人员停止加药; |
|
|
10 | 当木柴铺满整个炉排,且料位料位降至挡板门以下时,关闭垃圾料斗挡板门; |
|
|
11 | 按规定退出一次风空预器高压段; |
|
|
12 | 按规定退出一次风空预器低压段; |
|
|
13 | 在负荷下降的过程中将减温水自动改为手动,保持主汽温正常(减温水调门内漏时应关闭减温水各手动门); |
|
|
14 | 动态调整燃烧,保证逆推炉排上的木柴燃尽; |
|
|
15 | 根据垃圾逐步燃尽的情况,适当降低送、引风量,缓慢降低锅炉负荷,炉膛降温速率控制在50℃/h,维持炉膛负压在-30pa,根据炉温退出脱硝系统运行; |
|
|
16 | 待垃圾料斗内给料平台上木柴推空(需就地检查确认)后,停给料器; |
|
|
17 | 根据排烟温度及时调整雾化器浆液量及冷却水量,引风机停运前联系检修将雾化器提出; 停活性炭给料装置; |
|
|
18 | 逐渐减小送、引风量,最终停止一次风机、引风机,停风机后应严密关闭风机入口挡板; |
|
|
19 | 引风机停运后布袋除尘器喷吹改为定时清灰 |
|
|
20 | 停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关闭各风机入口挡板; |
|
|
21 | 停燃气吹灰保护风机; |
|
|
22 | 两炉运行只停一炉时: 随着欲停运锅炉负荷的减少,蒸汽流量逐渐下降,当流量降到零时,关闭欲停运锅炉主蒸汽电动门,主汽门关闭后开启汇汽集箱疏水门及对空排汽门; |
|
|
单炉运行停运时: 待汽机汽封不再用汽时,关闭主蒸汽电动门,主汽门关闭后开启汇汽集箱疏水门及对空排汽门; |
23 | 主汽门关闭后,开启对空排汽30分钟,之后关闭对空排汽门及过热器疏水门(若汽包压力持续升高,可再次开启对空排汽门); |
|
|
24 | 联系热控人员退出锅炉连锁保护、MFT及汽包水位保护; |
|
|
25 | 手动加大锅炉进水量将汽包水位上至+150mm;关闭主给水调整门;通知机值班员停给水泵; |
|
|
26 | 根据停炉通知确定是否走净逆推及顺推炉排上灰渣: 不需走净时:逆推炉排上木柴燃尽即可停炉排; 需走净时:待逆推及顺推炉排上灰渣走净(需就地检查确认),再停止炉排运行,停液压站; |
|
|
27 | 对炉排风室清灰三次后,停止清灰风机运行; |
|
|
28 | 保留刮板机及各星形阀的连续运行,待现场检查刮板机内确无细灰再停; |
|
|
29 | 引风机停运后布袋除尘器喷吹改为定时清灰保留除尘灰斗星型阀、刮板机;反应塔底部破碎机、星型阀、刮板机;公用刮板机、斗提机运行,待无灰后停止运行; |
|
|
30 | 液压除渣机连推几次无灰渣推出 停止液压除渣机运行; 关闭除渣机水箱补充水; 停液压系统(液压臂缩回液压缸中); 停振动输渣机; |
|
|
31 | 停炉后 退出火监运行 确认现场无用压送空气设备后关闭停运炉侧压缩空气总门; 严密监视汽包壁温差小于40℃; 保持汽包水位+150mm;(上水时联系机值班员启、停给水泵不得影响运行炉) |
|
|
32 | 压力降至0.5Mpa 锅炉带压放水(需有专工通知); 压力降至0.15MPa,汽包壁温<100℃时,开各空气门放水。 |
|
|
33 | 根据检修需要采取冷却方式。 |
|
|
34 | 紧急冷却 停炉15小时,可打开引风机挡板进行自然通风冷却; 停炉20小时,可启动引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冷却,至炉膛温度降至60℃止。 |
|
|
自然通风冷却 停炉24小时,开各风门及引风机挡板进行自然通风冷却; 必要时可对锅炉进行换水工作。 |
|
|
备注: |
操作终结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 |
操作人: 监护人: 值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