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是鸡体新陈代谢的基础,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以及某些与健康和生产不相适应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可引起营养物质平衡尖调,导致新陈代谢和营养障碍,使机体生长发育迟滞,生产力、紧殖力和抗病力降低,甚至危及生命。这一类疾病,统称营养代谢病。 、笼养鸡疲劳痛 1.病因:木病的病因与笼养鸡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有关,有的认为是饲料中磷钙比例不当:有的认为是维生素C、D尤其是D缺乏;或因为鸡体长期缺乏运动,神经兴奋性降低,软骨变硬,肌肉强性减弱以及运动机能减弱等。 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鸡常侧卧于笼内,不能站立,故又称“笼养鸡瘫痪”。初期外表反应多无明显病变,逐渐发展成瘫痪时,反应也逐渐迟钝,食欲养活消失,最后因得不到饮水和饲料以致致极度衰弱而死。剖检主要病变是骨折,多见于第四或第五胸椎、翅骨、胫骨、股骨、肋骨等处也可见到,同时发生脊椎受压和变形。骨骼质地脆弱,骨壁变薄,骨折处肌肉出血或皮下淤血。有的肋骨凹陷,胸软骨弯曲皱缩。 3.防治:主要是注意饲料中钙和磷的量及其比例。生长鸡的钙与有效磷的比例为0.6;产蛋鸡为3。由于本病多发生在开产后或产蛋前期,所以在产蛋前的饲料中要有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效磷宜保持在0.45%,这样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痛风病 1.病因:主要是饲料中蛋白质尤其是核蛋白含量过高所致。此时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酸大量增加,可使血液中尿酸的含量由正常的1.5毫克/100毫升增加到15毫克/100毫升以上,尿酸的急剧增加超出了正常鸡的排泄限度,引起尿酸在体内的沉积,从而出现一系列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此外,饲料中缺乏充足的维生素A和D,矿物质的含量不适当,肾脏的机能障碍等也痛风的发生有关系。 2.病状和病理变化。分内脏型痛风和关节型痛风。较常见的是内脏型疝风,一般多呈慢性,病鸡表现为全身性营养障碍,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贫血,逐渐消瘦衰弱,羽毛松乱,母鸡产蛋下降甚至完全停产。挑黏液状白色稀类,其中含有多量的尿酸盐。剖检时可见肾脏肿大,色泽变淡,表而有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白色斑点,输尿管扩张变粗,管腔中允满石灰样的沉淀物。严重的病鸡在肝、心、脾及肠系膜的表而也常有这种石灰样的尿酸盐沉淀物覆盖,严重时可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其沉淀物刮下镜检可看到许多针状的尿酸钠结品。关节痛风较少见,其特征是脚趾和腿部关节肿胀,运动迟缓,跛行,站立困难。剖检时可见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组织中有白色尿酸盐沉着,有些关节表面发生糜烂。3.防治:适当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新鲜青绿饲料,注意补充维生素A、D。 三、鸡的啄癖病 鸡的啄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 1.病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A饲料配合不当,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儿种含量不足或过高,造成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B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2和B3缺乏。C喂料时问问隔太长,鸡感到饥饿。D饲料中缺乏钙、磷、锰、硫和钠等。E鸡舍通风不好,光线太强等不良的环境条件。 2.防治:A要注意饲料合理配合,尤其是氨基酸在饲料中的比例,般要求蛋氨酸不低于0.36%,色氨酸不低于0.16%,赖氨酸不低于0.73%,亮氨酸不低于0.83%。B鸡舍通风要好,光线过强时最好将窗门玻璃或灯泡涂上红颜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