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学习:《观沧海》

 昵称14934981 2022-09-19 发布于辽宁
图片

       《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而且独具一格,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全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个人感情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能令人感到诗人的广阔胸襟。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观沧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译析

   译文如下:

        我带领军队向东到了碣石,来观望大海。海水浩荡,山岛高耸。树木丛生,各种草类都长得茂盛。秋风瑟瑟,波涛汹涌。日月仿佛是从大海中升起,灿烂的银河仿佛也出自海里。我十分幸运能用诗歌来吟咏志向。

   另一版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图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所写的《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由于曹操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他的诗歌显示出“于悲凉之中含跌宕慷慨之气”的特点。这首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特点,写出了曹操征战时的感受和复杂的心态。

    诗的前两句先交代了观海的地点,选取“海”这一意象进行吟咏,体现了诗人超凡的意趣和博大的胸怀。接下来几句,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沧海的景象:静景如“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耸立,草木丛生,没有生机勃勃之感,而是苍凉肃杀之气;动景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水荡漾,秋风骤起,更是萧瑟邈远,诗人倍感生命之渺小。曹操此时的心境,也随着波涛的起伏而起伏。人生苦短,要怎样面对无尽浩渺的宇宙呢?诗人此时的思想已经超越现实,进入无穷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写出日月星河,仿佛都由大海孕育而生。诗人虚实相生,从大处着眼,描绘出大海吐纳星辰、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抒发自己欲成大业之志与襟怀天下的气魄。

    作者以雄健的笔力,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大海那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也正是曹操博大襟怀的写照。

    古诗词默写积累: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以观沧海。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