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说说造字的皇帝(四)

 年之计在于春天 2022-09-19 发布于陕西
国号改字的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

天和三年(568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随国公的爵位。随国初为周代诸侯国名,故地在今湖北随州。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后又位至丞相。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随国公晋封王。之后,北周静帝被迫禅位于杨坚,北周至此灭亡。新帝登基,杨坚由随王而称帝,定国号应该为“随(”。但他又觉得“随”字带“辶”旁,是为“走”,隐有奔走流离、艰辛劳苦之意,颇不吉利,恐危及社稷长久。思虑再三,他便用“隋”代替了“随”。于是,后人便认为是他造出了“隋”字。其实“隋”字甲骨文中已有,而“(随)”才是后起字。甲骨文“隋”象祭祀人揪碎祭品抛在地面进行祭奠,读音为duò,本义为撕碎抛洒祭品进行祭奠,引申义为坠落、垂下,懒惰。又读音为huī,表示毁坏。后来专用作朝代名、姓氏,读音为suí。便另用“墜(坠)(zhuì)”来表示原义坠落;另用“隳(huī)”表示毁坏。因此“隋”并非隋文帝造的字,而是他给予了“隋”的另外用法和含义,并在以后成了专用字。但遗憾的是改国号却并没有给隋朝带来吉利,隋文帝死后,儿子隋炀帝继位,仅在位十几年便被弑而亡国了。
我想起高中上学时的一段往事。那时我是语文课代表,语文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老师,平时总穿着列宁服的上装,我想她似乎曾经是延安时期的革命青年。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去她家,谈起同学作文中错别字的问题,她指出有些同学经常把“随便”的“随”错写成隋朝的“隋”。因为“随”字经常用到,如“随便”“随意”“跟随”“相随”等,而“隋”一般却只用作朝代名,当时我突发奇想,觉得如果没有隋朝,可能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便信口说:都怪隋朝皇帝把朝代用成“隋”,才引起这样的错误。当时老师与另一个同学对视了一下,沉默片刻。让我有点尴尬,我感到她们可能觉得我有点口出狂言,但也没再说什么。实际上对于隋文帝为什么定国号为“隋”,我还是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
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快速发展。被认为是历史上十大杰出帝王之一。隋文帝泰陵位于今陕西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杨陵地名即源于其姓。
改“辠”为“罪”——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所以对于“皇”字格外看重。

秦始皇统一文字时使用的是篆书。皇“字的篆书为“,而“辠(zuì)”字的篆书为“”,二者上半部极为相似。而“辠”字是会意字,从辛(刑刀)从自(鼻子),会割鼻刑罚之义,本义为犯法或作恶。据说秦始皇发现“辠”字的上部与“皇”字的上部非常相像,以为极不吉利,于是便用“罪”取代了“辠”。而“罪”的篆书为“”,是会意兼形声字。上部从罒(网),非声。本义是捕鱼用的竹网。但自秦以后“罪”便取代了“辠”表示犯法、作恶,而网的本义却不再使用了。

《说文解字》注:秦以“罪”为“辠”。《段注》引《文字音义》说: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为罪。

以后有人便以为秦始皇造了“罪”字,这是不对的,充其量只是借用了原有的“罪”字增加字义代替了“辠”而已。

秦始皇改“辠”为“罪”,可谓用心良苦。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吉祥,坐上皇帝宝座仅十一年便在东巡途中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不到三年便被逼宫自杀,秦三世子婴在位仅四十六天就投降刘邦,而秦朝至此灭亡。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以上涉及造字的七位皇帝中,真正意义上造字的应该说只有孙休、武则天、刘龑三人,李炎虽恶作剧式地造了两个字,但无音义而毫无用处。慕容的“皝”字,并无史料确切记载是慕容皝或是其父所造。而杨坚、秦始皇只是把原来已有的字赋予新义使用,更算不上真正的造字。

其实古往今来,造字一直持续不断。最初的甲骨文,目前发现的单字有5000个左右,但其中经过考释能够确认含义的仅有1500个左右。至汉代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9353个,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民国初期的《中华大字典》收字达48000多个。《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达60370个;而《中华字海》,收字竟多达85000多个,可见历年来汉字造字之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