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昵称32901809 2020-02-03

西晋末年之后的300年里,王朝频繁更迭,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割据政权兴亡离合,人民饱受苦难。

公元581年,北周的丞相杨坚,接受了“外孙”静帝禅让,自己做起了皇帝,改元开皇,定国号为隋,隋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朝代表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存在38年,但这个短命王朝在历史上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他的功绩彪炳史册,可媲及秦始皇,汉武帝。更有西方学者认为,隋文帝杨坚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隋文帝杨坚排到82位。

然后这样一位伟大的帝王,人们对他的了解却知之甚少,他究竟建立了哪些开创性的政治体制呢?

多民族统一

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在大势下,杨坚篡了北周的权,建立隋朝,但只做一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北方皇帝,显然不是杨坚的志向,隋朝建立伊始,他便将目光看向了南朝。

当时天下三分,南方有陈朝割据,北方隋朝代替北周,而隋朝的背后还有突厥虎视眈眈。

想要统一天下,杨坚不仅要灭了陈朝,还需要解决来了突厥的威胁,北方草原众多部族都归附在突厥旗下,而游牧民族一直是让以农耕民族头疼的大问题。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公元581年,曾出使突厥的使者长孙晟给隋文帝杨坚出了个主意:远交近攻。

游牧骑兵固然强悍,但再强悍的敌人也怕内部斗争,此时,突厥内部权利并不平衡,除了沙钵略可汗,还有达头、突利、阿波等几位可汗平起平坐,四人割据态势越演越重,长孙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计谋便起了奇效,突厥各部开始瓦解。

公元583年,隋文帝分兵八道出击突厥,突厥战败,内部矛盾加剧,最终分割为东突厥、西突厥,两方对峙,都想讨好隋朝,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暂且得到解决,隋文帝杨坚便开始了他的南下大计。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隋军北攻突厥之战示意图

陈朝后主荒淫无度,极尽奢靡,既不懂军事,有不懂政治,自持长江天险,无人可抵,便 疏于防备

“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渡邪!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资治通鉴》司马光

公元589年,隋军趁陈朝欢度元宵节之际,准备渡江,度过长江后积极推进,直逼建康城下。陈后主不听部下建议,放弃了天险,建康城很快便被隋军攻下,陈后主与妃嫔躲到枯井下,而后被俘。

建康城破之后,其余各战线也势如破竹,到了二月,居于岭南的冼夫人也归附隋朝,至此陈朝彻底灭亡。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隋文帝 杨坚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灭陈朝,结束了中化大地300年的分裂状态,再一次让中国走向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实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次统一,齐楚燕韩赵魏秦,春秋战国纷争不断,但无论怎样分裂,都是华夏民族。

而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亦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隋文帝密不可分。

隋文帝杨坚让中国再次实现统一,并且还是多民族统一,这其中的功绩与德行,在历代皇帝中都称得上是佼佼者。

它的实际意义和影响完全不输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

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在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

“治世”与“盛世”的区别就在于,“治世”更能给人民以希望,而“开皇之治”可称为中国历史上“治世”的奇迹。

之所以称之为“奇迹”,是因为隋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后世的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制度的建设与法律的完善。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三省六部制

提到三省六部制,大家首先会觉得这是唐朝的艳称,但其实唐随隋制,唐朝是建立在隋朝奠定的伟大制度上的朝代。很多被冠称以唐朝的制度都来源于隋朝,其中就包括三省六部制,这一极大改变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制度。

三省分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基本沿袭未变,都是尚书省的下属。

三省六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由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然后交给门下省审核,最后在由尚书省安排六部去执行。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三省六部制

当国家有大事发生时,如遇灾荒,拨赈灾银款,那么拨款数额由中书省起草,然后由门下省审核灾情与救灾额度是否吻合,赈灾措施是否得体等一系列问题,审核通过后落下打印,交给尚书省执行,这样一来,权利划分更加明细,有效的解决了程序分工问题,避免了许多“拍脑袋”决定,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隋文帝在登基后废除了“北周六宫制”而采用“五省六曹制”,即三省六部制的前身,隋文帝初建,再由唐朝继承发扬光大,这套制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互相监督,极大的提高的行政效率,并且有效的分割了宰相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科举制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就是影响深远的科举制。

早在隋朝以前,就可以看到“科举”的影子,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按照出身、品德、才能等方面选拔人才。

然而九品中正制有一大弊端,“家世”占比太重,九品中正制下是一个“官二代”的世界,乡里品评时,高门贵族家子弟能直接获得二品,当官时便可直接从七品官做起。这种“官二代垄断”现在到了西晋时更为严重,以至于“尚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诞生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科举考试时,考卷上只用写考生自己的名字,家里当官的家长谁也不能影响考试结果,这一点极大的实现了选拔人才中的公平,不靠祖辈来实现一个人现世的位置,而是靠能力。

科举制虽然兴盛于唐朝,但在一千四百年前,隋文帝就能有“用考试选拔人才”的想法,不仅决定来了中国千年来的用人制度,也影响了西方选拔人才的方式,为全世界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开皇律》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命人根据北魏、北周的旧律法完善新律,直到开皇三年《开皇律》问世,这是隋朝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国家宪法。

这位皇帝,成功阻止华夏文明分裂,丰功伟绩可媲秦皇汉武

开皇律拓本

《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吸收了前朝历代法典制精华,又由隋文帝丰富完善,删减死罪、仗罪、流罪一千多条,与《北齐律》相比,罪罚减少一半,并且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改为“十恶之条”,“十恶制度”直到清朝末年修建《大清新刑律》时才得以废除。

《开皇律》科学严明,刑法简要不失,立法语言严谨完善,隋文帝秉承着“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律法原则来编撰《开皇律》,唐承隋制,《开皇律》不仅影响力唐朝的《唐律》,后世不论《大宋刑典》、《大元律》、《大明律》、《大清律》都沿袭了隋朝《开皇律》的格局,支撑着中国人一千多年的生活和思想观念。

总结

隋文帝有焕然于史册的典章制度,他的功绩焕然彪炳史册,但人们对他知之甚少。

隋朝仅存三十多年,后世唐朝的光辉掩盖了隋朝,隋炀帝的光辉又将隋文帝掩盖,以至于为中华大地这片辽阔版图注入新体制的第一人,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为乱世的终结者,统一的拥护者,典章制度的开创者,隋文帝成就是中国历史璀璨的明星,他的功绩不该被人遗忘。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