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70岁的老农民看报纸,指着上面的军区司令说:这是我儿子

 小天使_ag 2022-09-19 发布于湖南

70多岁老人的寻亲记

1949年,解放军陆陆续续解放全国,报纸上都是各地解放的喜报。8月份开始,解放兰州的战役打响,兰州是西北要道,是解放西北、打通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最为关键的一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展开激烈争夺。

兰州战役从开始起就备受关注,报纸上的相关报道铺天盖地。河南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报纸,看见兰州战役中一位军区司令员特别像自己儿子,拿出放大镜对着报纸仔仔细细地确认,怎么看怎么像。

这位老人叫许子贵,儿子叫许德华。1926年许德华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去从军,混战中和家里断了联系。几年后,老人在报纸上看到,儿子被处决了,悲痛欲绝。

时隔20多年,再次看到了儿子的消息,许子贵心情极为激动,四处打听这张报纸上司令员的下落。他一定要亲自确认,不然心中总惦记着。

许子贵一路找人,惊动了当时驻扎在湖南的四野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见了老人,听他说了事情的始末。老人有个儿子,早早离开家参加革命,战乱年代音讯传递不畅,尤其湖南老家被切断了通信,两边就断了联系。

湖南解放之后,各地解放的消息不断传来,前几天碰巧看到一张报纸,报纸上报道了兰州解放的消息。其实老人没读过书,认识的字没几个,但报纸上的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一位精精神神的中年军人。

许子贵怎么看怎么感觉照片上的人像自己的儿子,可是自己的儿子不是20多年前就因为参加革命被处决了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也为了确认照片中的司令员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儿子,老人踏上了寻亲之路。

老人已经70多岁了,不像年轻人那样体力好,家中也并不富裕,出门基本就靠两条腿,辗转几次,好不容易从乡下到了长沙。到了长沙又打听到省城军管会的地址,到大门口询问。

湖南省军管会大门口两边站着卫兵,表情严肃,身上背着枪,许子贵老人看着有些犹豫。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对卫兵说:“同志,我来找我儿子五伢子。”

许子贵紧张之下,不小心就将儿子的小名叫了出来,卫兵一时愣在当场。老人见卫兵不说话,就从身上掏出皱巴巴的报纸,指了指照片上的人,说:“这个好像是我儿子,他叫许德华。”

卫兵仔细看了看报纸,报纸上首长的名字并不是许德华,而是许光达,而且自己也并没有听说过这位首长的名字。虽然卫兵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上级,一级一级上报,最终惊动了兵团司令萧劲光。

萧劲光一开始也没搞清状况,但还是决定接待这位老人。交谈间,见老人很是确信报纸上的司令员就是自己儿子,于是准备核查一下,给中央军委发了一份电报。

没过多久,萧劲光接到中央军委回电,老人口中的许德华就是许光达,现在正在兰州打仗呢。萧劲光赶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许子贵老人,两人都非常高兴。

远在兰州打仗的许光达也收到了消息,失散多年的父子两终于又联系上了。不过由于战事紧急,许光达暂时抽不出空来回家,只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交代了这些年的经历。(许光达的经历后面再详细说)

1950年,许光达抽出时间回了一趟老家,这才见到了阔别20多年的老父亲。由于工作事务繁多,许光达这次回家也并没呆太久,陪了父亲几天,就返回北京。之后父子俩常常通信,许光达每年也会给父亲、哥哥们寄一些生活费。

萧劲光

1957年许子贵老人去世,许光达在北京接到消息,悲痛不已,本想立马回家奔丧。冷静下来感觉不妥,先不说手里的工作一大堆,一旦回去必然惊动地方领导们,还要劳民伤财大办葬礼。思前想后,许光达决定让自己的老部下回去帮忙安葬最为稳妥。

就这样,许光达为革命奉献了一生,错失了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但他心中是时时怀念父亲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