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死之后,我母亲变傻了……

 安徽名医张守光 2022-09-19 发布于安徽

卒中后认知障碍

卒中后痴呆

图片

       “我母亲5个月前得的脑梗死,感觉当时恢复的挺好的,自己走路什么的都可以,可是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感觉她变傻了”王先生跟医生说道。

    “我母亲容易忘事儿,做饭有时候忘放盐,有时候会放两次盐,反应慢、走路慢,还容易发怒。

图片

图片

出现上面的情况,你要警惕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和卒中后痴呆

图片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在患脑卒中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它包括了从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至卒中后痴呆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图片
图片

认知障碍是什么?

      认知是机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到记忆学习思维语言判断等方面的大脑功能。
       认知障碍是上述认知功能受损,甚至影响个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类疾病,根据认知受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痴呆
      轻度的认知障碍可能只有当事人能感觉到,当认知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身边的人也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会说“怎么感觉她/他有点儿傻呢?”
      
图片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害
 
       卒中后痴呆患者的病死率较非痴呆的卒中患者显著增高。以5年生存率为例,卒中后痴呆患者仅为39%,而同年龄未出现痴呆的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为75%。
      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1.5年的病死率为8%,而卒中后痴呆患者1.5年的病死率则高达50%。

      卒中后认知障碍不仅增加患者病死率,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随着认知功能的降低,患者的功能独立性减弱,社会参与能力变差,生活满意度降低。此外,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还将加重患者的残疾情况

图片
图片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病变部位在左半球、病灶为多部位/大面积再发/复发/多发患者,其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则显著更高。
      除上述相关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亦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显著相关。在这些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中,分为:
      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与种族、遗传因素、教育水平;
      可干预因素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卒中病史,肥胖,代谢综合征,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饮食结构、体力活动等。 
      
图片
常用的筛查和评估量表
       记忆障碍自评量表(Alzheimer ' sdisease-8,AD8)是识别早期痴呆的一项简单敏感的筛查工具,常发给知情者自评。如评测结果出现“是”的次数≥2为认知损害的界限分值。

图片

       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ini-Cog)是极简短的认知筛查工具,满分5分,≤3分认为有认知功能受损。

图片

图片

如果评测后结果异常,建议咨询专科医师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认知筛查量表。总分30分,识别痴呆的划界分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评估总分≤22分,大学评估总分≤23分。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识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耗时约15 min,总分30分。评分若<26分,则提示患者已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图片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如何发生的?

     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脑血管病引起的病变涉及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或病变损害了足够的脑组织,导致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受损。

      当脑卒中发生后使以下环路或结构等出现损伤,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痴呆:

      1.Papez回路:尤其是前组丘脑核损伤时表现记忆障碍

      2.前额皮质和纹状体环路额叶损害时工作记忆力下降,纹状体与前额皮质联系广泛,在此部位合成多巴胺,并通过多巴胺-依赖环路影响认知过程。

      3.海马与内侧颞叶:海马或MTL损害将产生严重的记忆障碍

      4.幕下结构:小脑严重病变可导致小脑认知情感障碍综合征,表现为执行功能、空间认知、语言及情感调控行为失调等。

卒中后认知障碍如何治疗呢?

       能早期诊断,预后相对较好。

      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和对症治疗

  1. 病因治疗: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是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最根本的方法。包括:抗血小板、降脂、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

  2. 认知症状的治疗:一些胆碱酯酶抑制剂和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对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可能有改善作用。

  3. 对症治疗:出现抑郁症状、幻觉、妄想、激越、冲动攻击行为等,可分别应用相关药物剂型治疗。

  4. 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传统功法、认知功能训练、人工智能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电刺激、高压氧疗法、肌电图反馈技术、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

图片

参考依据:

[1]赵黔鲁,郑华光,王拥军。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J]. 中国卒中杂志, 2007,2 (6):507-510.

[2]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6):519-531.

[3]神经病学(第7版).

[4]马清科,金香兰,王莹,李施新.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与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17(7):409-412.

[5]张立,赵小娟,张继瑶,王璐,李季,关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治疗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179-182.

图片

图片

图、文:郭振方

审   核:张   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