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西一里2l6sluho 2022-09-19 发布于上海

公元1723年10月,雍正元年,一支精锐的清朝骑兵正日夜兼程地驶往青藏高原,为首的大将正是新上任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此次他的目的是为了平定盘踞于此的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将青海纳入大清版图。

青海,连接着南疆,陕甘,川蜀,西藏,是新疆地区往来西藏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其地理位置便十分重要。这片土地上的政权也在不断交替。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青海处于西部地区的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青海)

明朝末年,和硕特蒙古的首领固始可汗统一青 藏高原,青海隶属于和硕特蒙古。清朝入关后,忙于剿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无暇顾及远在西南的和硕特蒙古,采用招抚的政策笼络和硕特蒙古,后者也表示服从清朝,并且接受清朝的册封。双方建立了附属关系。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17世纪生活于青海的和硕特蒙古人,是现在青海北部蒙古族的祖先。

(和硕特蒙古人)

公元1716年,罗卜藏丹津继承了和硕特蒙古的汗位。不久,和硕特汗国受到了北边的准噶尔汗国的入侵。和硕特与准格尔的交战失利,丢失了西藏。罗卜藏丹津向清朝求援,清朝也想打击自己的劲敌准噶尔汗国。于是康熙皇帝派军队入藏,与罗卜藏丹津并肩作战,将准噶尔的军队赶出了西藏,护送六世喇嘛达赖入藏,并在西藏设立噶伦管辖制度,将西藏直接纳入大清版图。自元朝后,中原王朝又一次实现了对西藏的直接统治。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此时大一统国家形成的趋势加强,康熙皇帝为了更好地控制青海,又册立和硕特蒙古部贵族察罕丹津为清朝的亲王,与罗卜藏丹津共同治理青海。

清朝的举动引发了罗卜藏丹津的严重不满。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本是和硕特蒙古的继承人,现在准噶尔军队被驱逐,青藏高原的主人就应该是自己,而清朝不仅吞并了西藏,又在青海册立察罕丹津大汗,显然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于是,一颗反叛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中。但此时的清朝国力强盛,而且康熙皇帝英勇善战的皇十四子胤禵也驻扎在西宁,纵有怨言,罗卜藏丹津不敢轻举妄动。

很快,罗卜藏丹津的机会来了。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他的第四个儿子爱新觉罗·胤禛继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帝继位后,急需巩固自己的皇位,打压自己的政治对手。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镇守在西宁的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胤禵被召入北京,遭到囚禁。罗卜藏丹津看到时机成熟,联络准噶尔汗国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准备起兵叛乱,策妄阿拉布坦虽然不敢轻易与清朝开战,但他也乐于看到两虎相争的局面,于是暗中支持罗卜藏丹津的军事行动。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罗卜藏丹津走上了反叛道路,他召集了青海地区的喇嘛,王公大臣们来到寮罕托克海会盟,要求这些权势人物停止使用清朝册封的王爷、贝勒等爵位,改用和硕特蒙古时期的称号,许多人迫于武力,服从了罗卜藏丹津。短时间罗卜藏丹津纠集了20多万军队,开始向西宁进攻。

但是和硕特部的另一个首领察罕丹津拒绝出席这次会盟,这为罗卜藏丹津发兵进攻察罕丹津提供了借口。 双方交战后,察罕丹津不是罗卜藏丹津的对手,跑到甘肃向清廷求救。此时的雍正皇帝担心皇位不稳定,便采取了调停和解的方式:派兵部侍郎常寿前往青海劝说罗卜藏丹津罢兵,岂料罗卜藏丹津非但不听,还把常寿给拘禁起来,这个举动惹怒了大清帝国的新皇帝。深思熟虑后,雍正皇帝决定采用武力手段解决叛乱。

雍正元年10月,雍正帝任命一代名将、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负责青海平叛。年羹尧是雍正帝的大舅子,军事经验丰富,曾经在康熙末年的“驱准入藏”中立下军功,又在“九子夺嫡”中辅佐雍正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拥有军事与政治上的双重优势。为了协助年羹尧顺利平叛,雍正帝任命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从松潘出发,经甘肃南部,北上与在西宁的年羹尧部队会合。岳钟琪,是南宋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曾经参与康熙帝时期'驱准入藏”的战争,这名弃文从武的将军很快在实战中展现了自己的卓越才华。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年羹尧)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岳钟琪)

年羹尧初到西宁,清军的主力还没有集结,叛军日夜攻城, 年羹尧率领清军苦战,同时命令军队严守甘肃各地,防止叛军进攻内陆。同时,又派遣富宁安扼守吐鲁番,防范准格尔部队南下与叛军会合。清朝的云南提督进军昌都,防止叛军入藏。三路并进,对罗卜藏丹津形成'关门打狗”。

雍正元年12月,北上的岳钟琪到达西宁,年羹尧趁机反攻,罗卜藏丹津损失惨重,被迫西逃。最终不得已向雍正皇帝求和。雍正皇帝没有答应罗卜藏丹津的请求,而是继续派遣大军剿灭罗卜藏丹津。岳钟琪率6000精兵出日月山,连行12日,到达罗卜藏丹津的藏身———柴达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击渍罗卜藏丹津的余部,罗卜藏丹津见大势已去,慌忙在侍卫的保护下,穿上女人的衣服,骑白骆驼,穿红柳林,逃亡准噶尔汗国。岳钟琪大获全胜,斩敌数万,还俘获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和妹妹。

雍正二年2月,青海叛乱平定。至此,清朝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镇压了青海叛乱。

青海归入清朝版图后,为了巩固统治,清廷仿效外蒙古的制度,在当地设立27个旗,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同时将青海南部的许多地区划归四川,奠定了近代青海与临近省份的边界。为了更好地开发青海,清廷还召集了犯人来到这里耕种,生产,居住。在当地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从此,青海开始处在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下,跨越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一直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清朝的历史贡献:雍正帝平定青海叛乱

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的版图基础。

青海平叛,是清王朝开疆拓土的真实写照,是雍正帝、年羹尧等统治阶级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无数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普通人的赞颂。每一个为自己的民族而奋斗过的人,是值得纪念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