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申论三大“迷信”,方能如愿取得“真经”(文后公开课)

 领悟公考 2022-09-19 发布于浙江

这篇文章不讲方法技巧,讲一些关于申论的理论分析,但却是学习申论必须要有的思想觉悟。

许多人把申论称之为玄学,比如越复习分数越低,比如无法相信自己的成绩,比如不知道申论错在哪里。

关于申论,常见的有三大迷信。

一是迷信申论教材

市面上的申论教材形形色色,既有主流机构出版的,也有小机构和私人出版的,说实话,我基本上都买过来看过,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主流教材的特征是非常系统全面,一看就是正经的教科书类型;非主流教材往往会冠以“独创”、“秘诀”之类的噱头,并辅以大量的学员好评。

但共同的问题是,知识密度太低,动辄几百页;可操作性不强,看完之后依然不知道从何做起。

实际上申论在方法层面乏善可陈,就那么一点东西,可能十页纸就写完了,难在运用上。

所以真正好的教材应该是有大量的真题解析,解析的越详细越好,而且这些解析是遵循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可复制、可学习的,不能是一道题目一种说法,否则让学习者情何以堪?

二是迷信机构答案

答案是申论学习最核心的内容,从答案可以倒推出很多东西,比如出题人意图、做题方法等等。

但遗憾的是,真正的答案市面上流传的太少了。

许多同学迷信一些大机构的答案,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些答案许多都是辞藻华丽、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不是说这样的答案不好,而是实用性不强。

真正好的答案应该明确指出要点,也就是采分点,哪怕是申论的标准答案,其实也有起码一半的内容是废话。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的答案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哪家机构的答案是完全正确的,哪怕正确率超过80%都很难,所以有些善于思考的同学会对一些答案产生疑惑,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起,这也成为申论学习的一大困惑。

三是迷信素材积累

许多小伙伴认为申论就是要语言优美,才能博得考官青睐,所以疯狂去积累素材。

不仅大作文要用,而且小题目也要用。

但问题是,小题目的来源和依据是材料,精准抄材料才是高分基础,随意变更原材料的遣词造句,是会出问题的,所谓的积累,不是说完全没用,而是性价比太低,低到令人发指。

至于大作文,重点是论点和分论点、开头、结尾以及整体的语言,你写几句所谓的金句,或者通篇去堆砌辞藻,这都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得不偿失。

所以,学习申论,老老实实的把材料吃透,哪怕是你要的素材,其实历年的申论材料都够你用了,能把这些申论材料的精华都抄下来背一背,比其他地方摘抄来的更好。

比如那些所谓的规范语句表达,还有比原材料更规范的吗?

所以,申论复习最好的教材和方法,其实还是真题,任何一套真题,都蕴藏着大量的方法和技巧,远不是做一遍就够的。

从材料的布局谋篇,到段落内部的逻辑层次,再到修辞手法乃至于各种词汇的用法,都值得我们反复去剖析。

吃透五套真题,是我对申论学习最基础的要求,起码要做到这五套真题的每个材料都能烂熟于心,每句话都能说出个道道来,才算是完成了申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