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虎说】人性

 文武入道 2022-09-20 发布于河南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作家班创始人、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卧虎小传】卧虎微信:Wohu203

《卧虎辞典》· 人性

人的根本性质,即人性。何谓人的根本性质?概括起来,即善恶美丑。即佛魔一体,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因此,做为世界的主宰,人即善恶美丑的两极。也就是说,世间最好的是人,最坏的也是人。因此,那句“爱一个人就送他去好莱坞,恨一个人也送他去好莱坞”的格言,便是这人性与世界的一种缩影。翻开人类史,世界史,概括起来,也就是善恶美丑的存在史。这种历史的亘古不变,源自人性的亘古不变。而细分,所谓的文史哲,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皆是人性的产物与学科分支。

人类已从原始森林走出数千年,科技也已发展到上天如地,但人性的进化,却在根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善恶美丑,依然是人间的主旋律。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仍然是丛林法则。面对浩瀚的宇宙,人与世界是微尘般的存在,人与人性依然只是宇宙与环境的产物。之于人,马的善良在于它是食草动物,虎的凶恶在于它是食肉动物,这也是马性虎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而人性的形成与不变,又在于人类在世界是一种霸王的存在,他处在食物链的顶端,不需要有适应其它生命的改变。如无需像被征服而依附于人类的猪马牛羊狗猫花草们那样,在人类面前形成新的生存属性。

因此,人性的存在是天然的,幸运的,但对其它弱势生命的存在也是不幸的,悲惨的。毕竟,即使在人与人之间,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少,弱者抽刀向更弱者多。因而,这也是世间英雄者少而懦弱者多的原因。何哉?人性所在,丛林法则所在,人是可怜的环境的产物所在。因而,宇宙和环境成为人类人性天花板般的存在,而人类人性则成为其它弱势生命弱势生存天花板的存在。此情不移,人类人性不移。

故而,识水性者人如鱼,识人性者人如龙。所谓的世间,所谓的各行各业的翘楚,无不是深谙人性的高手。何也?人性所在,万事万物所在。此乃人性人道,亦天性天道。所谓道法自然,亦皆万事一理耳。故曰:人性,人的根本性质,是天性,自然属性的一种反映。人类人性,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人的身高,温度,生存,生活,善恶美丑等等。总之,亦天地不移,人性不移,天地改观,人性改观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