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你4大套穴=药!(穴药全集)

 雅博学苑 2022-09-20 发布于湖南

第一套:

【解表类】

一、合谷配复溜—麻黄

二、大椎—桂枝

三、太渊—紫苏叶

四、风门(灸)—羌活

五、风府—防风

六、天柱—藁本

七、风池(泻)—薄荷

八、少商(点刺出血)—牛蒡子

【涌吐类 】

一、手四穴(针出血)—食盐

二、內关(补)—藜芦

【泻下类 】

  一、阳陵泉(泻)配足三里(泻)—大黄 

  二、丰隆(泻)—火麻仁 

  三、中脘—巴豆 

  【清热类 】

第一节 清热泻火类 

    一、曲泽(针出血)—石膏 

    二、神门(泻)—栀子 

    三、上脘(泻)—淡竹叶 

    四、睛明(泻)—决明子 

  第二节 清热凉血类 

    一、神门(泻)配太冲(泻)—犀角(用代用品) 

    二、十二井穴(针出血)—牛黄 

    三、大陵(泻)配曲泉(泻)—鲜地黄 

    四、金津、玉液(俱针出血)—玄参 

    五、间使(泻)—牡丹皮 

    六、行间(泻)配中极—赤芍 

    七、鱼际(泻)配太溪(补)—地骨皮 

     第三节 清热燥湿类 

    一、合谷(泻)—黄芩 

    二、神门(泻)配曲池(泻)—黄连 

    三、委中(针出血)—黄柏 

    四、行间(泻)—龙胆 

    五、上廉(泻)—苦参 

第四节 清热解毒类 

    一、足临泣(泻)—连翘 

    二、少冲(针出血)—山豆根 

化湿类 

  一、胃俞(灸)—藿香 

  二、足三里(泻)配三阴交(补)—苍术 

  三、足三里(泻)—厚朴 

  四、膻中(灸)—白豆蔻 

  五、三阴交(泻)配隐白(补)—砂仁 

  六、阴陵泉(补)—草豆蔻 

利水渗湿类 

  一、內关(泻)配三阴交—茯苓 

  二、水分(灸)—猪苓 

  三、涌泉(泻)—泽泻 

  四、大敦(灸)—车前子 

  五、胆俞(泻)—茵陈 

  六、膀胱俞(泻)配委中(泻)—滑石 

  七、脾俞(灸)—薏苡仁 

  八、太溪(泻)配风市—防己 

  九、少泽(泻)—木通 

  十、小肠俞(泻)—瞿麦 

祛风湿类 

  一、风府(泻)配风市(泻)—独活 

  二、大敦配阳陵泉—五加皮 

  三、阳陵泉(泻)配三阴交(补)—木瓜 

  四、足三里(灸)配环跳—秦艽 

  五、环跳(泻)—海桐皮 

  六、大杼—虎骨(用代用品) 

温里类 

  一、神阙(灸)—附子 

  二、隐白(补)—干姜 

  三、关元(灸)—肉桂 

  四、阴陵泉(灸)配三阴交(灸)—吴茱萸 

  五、中脘(灸)—高良姜 

  六、曲泉(灸)—小茴香 

开窍类 

  一、十宣(针出血)配四关—麝香 

  二、水沟—石菖蒲 

安神类 

  一、大陵(泻)—朱砂 

  二、心俞(泻)—琥珀 

  三、复溜(补)配颈百劳—牡蛎 

  四、涌泉(补)—柏子仁 

平肝息风类 

  一、肝俞(泻)—石决明 

  二、百会(泻)配太冲(泻)—天麻 

  三、足临泣(泻)—白蒺藜 

理气类 

  一、中脘(补)配胃俞(灸)—橘皮 

  二、脾俞—大腹皮 

  三、天枢(泻)—枳实 

  四、章门(不补不泻)—香附 

  五、天枢(灸)—木香 

  六、俞府(灸)—沉香 

理血类 

  一、隐白(泻)—三七 

  二、阴陵泉(泻)—白茅根 

  三、气海(灸)配三阴交(灸)—艾叶 

  四、曲池(泻)配三阴交(泻)—川芎 

  五、内关(泻)配阳陵泉—乳香 

  六、支沟(泻)—红花 

  七、血海(泻)—延胡索 

  八、太冲—五灵脂 

  九、肩井(泻)—牛膝 

  十、大肠俞(泻)—桃仁 

补益类 

  第一节 补气类 

    一、神阙(灸)配气海—人参 

    二、膻中(灸)配隐白(补)—黄芪 

    三.公孙(补)配三阴交(补)—山药 

    四、三阴交(补)—白术 

    五、足三里(补)配三阴交(补)—甘草 

第二节 补阳类 

    一、命门(灸)—鹿茸 

    二、肾俞(灸)—肉苁蓉 

    三、腰阳关(补)—锁阳 

    四、肾俞(补后灸)配阳陵泉—杜仲 

    五、悬钟(补)配中极(补)—菟丝子 

第三节 补血类 

    一、中极(灸)—熟地黄 

    二、太冲配肝俞—白芍 

    三、肝俞(灸)配脾俞(灸)—当归 

    四、肺俞(灸)—阿胶 

    五、肝俞(灸)配肾俞(灸)—枸杞子 

第四节 补阴类 

    一、鱼际(泻)配足三里(补)—沙参 

    二、膏盲(灸)—麦冬 

    三、大杼—桑寄生 

消导类 

  一、中脘(补)配足三里(泻)—莱菔子 

  二、三焦俞(泻)—山楂 

  三、申庭—麦芽 

  四、痞根(灸)—阿魏 

化痰止咳类 

  第一节 温化寒痰类 

    一、中脘(灸)配足三里(灸)—半夏 

    二、丰隆(泻)配中脘—天南星 

    三、中府(泻)—桔梗 

    四、尺泽(泻)—白前 

第二节 清化热痰类 

    一、经渠配风门(泻)—前胡 

    二、支沟(泻)—瓜蒌 

    三、云门(泻)配水分(灸)—葶苈子 

    四、哑门—竹沥 

第三节 止咳平喘类 

    一、肺俞(泻)配气海—杏仁 

    二、痰喘(灸)—紫苏子 

    三、中府(泻)配肺俞—紫菀 

收涩类 

  一、肾俞(灸)配申极(灸)—山茱萸 

  二、尺泽(泻)配太溪(补)—五味子

  第二套:

(一)补益类 

1.补气穴:气海、气海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生津止渴穴:液门、照海、三阴交、然谷、太溪。        

4.壮阳穴:命门、肾俞、关元、气海、关元俞、神阙、中极。        

5.滋阴穴:三阴交、复溜、阴郗、太溪。     

(二)温通类 

1.温中回阳穴:气海、关元、神阙(皆灸);足三里、内关、百会(皆针)。       

2.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3.通经穴:天枢、水道、归来、血海、水泉、地机、太冲。        

4.通乳穴: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        

5.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三)祛痰、止咳、平喘类

1.祛痰穴:丰隆、中脘、内关、巨阙、脾俞、列缺、肺俞、上脘、天突。      

2.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肺俞、天突。        

3.平喘穴:列缺、膻中、肺俞、璇玑、气海、膏肓。     

(四)消导类 

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脾俞、璇玑、中枢、天枢、合谷。        

2.消散穴:散瘰疬:天井、少海     

二.随症取穴      

(一)感冒 (大椎、合谷、液门、外关、足三里、涌泉)      

(二)咳嗽 (三间、肺俞、涌泉)  

(三)发热 (百合、少商、曲池、液门、涌泉)      

(四)支气管炎 (膻中、天突、足三里、涌泉)      

(五)支气管哮喘 (神阙、膻中、鱼际、少商、三间、合从、曲池、翳风、足三里、肺俞)      

(六)肺结核 (肺俞)      

(六)肺结核 (肺俞)      

(七)咯血 (孔最、鱼际、足三里、涌泉)      

(八)心悸 (内关)      

(九)心绞痛 (内关、至阳、心俞、涌泉、隔俞)      

(十)急性心机硬死 (内关、膻中、腰阳关、至阳)       

(十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膻中、公孙、内关)      

(十二)高血压 (太渊、扶突、曲池、足三里、阴郄、白环俞、涌泉、太冲)

(十三)低血压 (百会、人迎)      

(十四)低脉压综合征 (内关)      

(十五)失眠 (神门、照海、大陵)

(十六)癫狂 (膻中)      

(十七)痫证 (百会、鸠尾、长强、臂臑、内关)      

(十八)癔症 (合谷、丰隆、内关、涌泉、翳风、水沟、大陵)      

(十九)晕厥 (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      

(二十)呕吐 (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      

二十一)呃逆 (神阙、中脘、鸠尾、膻中、天突、廉泉、至阳、水沟、少商、内关、合谷、曲池、天鼎、扶突、听宫、外关、翳风、人迎、缺盆、足三里、陷谷、睛明、攒竹、膈俞、涌泉、太溪、大敦、期门、印堂、鱼腰、中魁)

(二十二)胃脘痛 (中脘、足一里、胃俞)      

(二十三)胃炎 (中脘、曲泽)      

(二十四)胃肠痉挛 (中脘、合谷、梁丘、足三里)      

(二十五)消化性溃疡 (孔最、足三里)  

第三套:

穴位的药性作用 

(1)六味地黄丸。复溜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2) 十全大补汤:而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3)逍遥丸: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 

  (4)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如果心中发热烦燥,常用牛黄清心丸,但这药若常吃,有人担心其中的朱砂会对身体有损害。) 

(5)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 

(6)牛黄清心丸:壁虎爬行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有火似的睡不着觉。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7)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也可选用。(慢性咽炎) 

(8)通宣理肺散: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黄解毒丸: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10)补中益气丸:P2-14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山药薏 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1)补中益气丸:你反复问我哪几个穴位相当于补中益气丸,。。。。如果你是一个刚接触中医的人,我会径直告诉你,只要按么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2)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13)大补阴丸。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 

(14) 吗叮啉. 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5)。杞菊地黄丸。曲泉。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一方面,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6)二妙丸。曲泉,另一方面它还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17)开塞露: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用了。 

(18)消炎大药: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19)纯阳大药。申脉穴—— 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20. 补钙药。脾经大都穴-补钙要穴。

第四套:

足三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气海=当参: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熟地;养血、滋阴:   

照海=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复溜穴=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可以并能阴阳双补.   

胆经的阳陵泉=逍遥丸。  

 神门大都穴=牛黄清心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少府穴=牛黄清心丸。   

尺泽、复溜=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麦味地黄丸。   

中府=补中益气丸。   

太渊穴商丘穴=参苓白术丸:

肺经的太渊穴,脾经的商丘穴=参苓白术丸(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

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然谷=大补阴丸: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   

大陵穴=吗叮啉: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商阳穴=开塞露: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点揉按摩商阳穴,就有排便的感觉。

   百会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么病都能治。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注意百会穴不能重力按压。

太冲太溪曲池=降压药。   

人中=急救调气丸:按压人中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迎香、孔最=特效止鼻血药。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侧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臂中点的孔最穴,并将头抬起,1-3分钟内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则反之。

三阴交穴=补阴药:因为三阴交是三条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注意三阴交只能按摩。  

少商穴=金嗓子喉片:针刺少商穴排毒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极泉穴=速效救心丸。极泉穴在腋窝顶点。[操作手法]用手指弹拨左臂腋窝顶点极泉穴处的肌腱,酸麻感会讯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几分钟内缓解心脏不适。极泉穴,放射到中指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无名指或小指。如果不发麻只发疼, 如一查冠状动脉堵塞了50%。我们称随身带的救心丸。   

二个合谷二个太冲=柴胡:俗称[开四关]二个合谷二个太冲,组合在一起真是绝了,就象柴胡一样,能疏肝理气,缓解压力。   

合谷穴=止痛药:[止痛取穴法]找到第二掌骨的中点,紧握着骨头中点的边缘就是合谷穴,与第一种取穴法相比,这种方法取出的合谷穴止痛效果更好。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经痛、牙痛;还有组合穴位,这是药与穴位的组合,真是绝了。   

肩井=颈肩腰痛特效穴:[拿肩井按揉法]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边线的中点。和足底涌泉穴在同一条边线上。颈肩不舒服时可以用拿肩井的方法按揉,拇指和四指相对,放在肩正中,一边捏一边往上提,就可以让肩部放松,预防肩颈疾病。  

太溪穴=就是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