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笔下的那些湘西往事

 静逸阅读 2022-09-20 发布于北京

最近,陆续读了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文学卷”丛书系列收录的作品。丛书收录的15部作品,大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比如我前不久读完的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屐痕处处》,以及这篇文章将要提到的沈从文的《从文小说习作选》。

《从文小说习作选》是沈从文自选集,是沈从文十年创作的总结。习作选收入沈从文中、短篇小说十余篇,及沈从文1932年创作于青岛的散文体自传《从文自传》。《从文自传》讲述的是1902-1922年沈从文进入都市前的人生经历,也即沈从文的湘西经历。

提到沈从文和湘西,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不过,另一部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短篇小说《三三》,同样也是以湘西为背景创作的。

这是沈从文创作于1931年的作品,三三是故事的主人公、15岁乡村少女的名字。三三幼年时父亲亡故,三三同母亲依靠父亲留下的碾坊过活,生活也可算作是无忧无虑。三三平静的生活,在十五岁这一年,在“城里人”来到后起了波澜。来堡子养病的“城里人”,为三三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城里人”的一言一行都令三三好奇,三三不自觉间对“城里人”暗生情愫、也对城市产生了向往。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城里人”同三三之间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次碰面,言语间也并没有两相情愿的喜欢,甚至于沈从文没有过多着墨于三三的心理描述,但它却神奇地传递出了纯真的、朦胧的、梦幻的少女心事。另外,当我们被这个故事吸引,掩卷回思之时会发现,沈从文留给我们的同样是一个朦胧、梦幻模样的三三。

葱绿衣裳、母亲眼中三三苗条如一根笋子的背影、脸睡得一片红,所有这些即三三的全部具像,三三的眉目面庞我们一无所知,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三三的喜爱,这也是沈从文作品独具魅力的地方。


1922年,脱下军装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这期间沈从文投寄的稿件全部石沉大海,生活极度困窘,无奈之下,沈从文给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郁达夫写了一封信。没想到,郁达夫收到信后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沈从文,郁达夫不仅带沈从文一起吃了一顿饱饭,还将余下的钱都留给了沈从文。而郁达夫那篇著名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所指的文学青年其实就是沈从文。在那之后不久,沈从文的作品开始陆续在《晨服》《语丝》《现代评论》上发表,沈从文也渐渐在文坛拥有了一席之地。

书中收录的《丈夫》一篇,也是极富湘西风情的作品。故事中河畔边停泊的妓船上的女子,并非因被拐被骗来到这里,而是由她们的乡下丈夫送到这里来的——一个不亟亟于生养孩子的妇人,到了城市,能够每月把从城市里两个晚上所得的钱送给那留在乡下诚实耐劳种田为生的丈夫……名分不失,利益存在,是极其平常的事了。

七丫头是其中一条妓船上的姑娘,丈夫从乡下来看她时,她除了“做生意”陪客人,还是“作生意”陪客人。丈夫初到船上时,看七丫头的一切行为都能坦然接受,他在七丫头“做生意”时缩在船角,在七丫头上岸时守船,在水保说晚上要来船上时同样将水保视作“客人”。然而,从一开始视一切理所当然,到后来突然捂着脸孔莫名其妙地哭了,没有人注意到丈夫的心路历程,及至故事于“两夫妇一早皆回转乡下去了”戛然而止,才了然丈夫在短短两日之内对这一“乡俗”从认可到不认可的思想转变。

《从文习作小说选》中收录的每一部分作品都值得反复品读,《从文自传》更是为我们走进、了解沈从文以及沈从文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它值得所有喜爱沈从文的珍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