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基础入学、英语强势孩子的语文逆袭之路

 昵称67344721 2022-09-20 发布于广东

编者荐语:陕西六六妈鸡娃语文的小结。

孩子情况:坐标陕西西安,三年级男孩,市公立重点小学。

孩子从小走原版娃路线,英文输入量很大。很多日常词汇,是先学会英文表达才学会中文的,比如“彩虹、蘑菇” 等。日常交流也经常冒英文词汇,认为中文无法准确表达他的意思。

孩子零基础入小学后,跟其它上过幼小衔接班、有较大识字储备量的孩子比,考试看不懂试卷,中文表达很差,拼音、字词、看图写话处处是弱项。加上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抓语文又细又严格,会特别看重语文优秀的孩子,课堂上会经常因为回答问题正确受表扬,而且会被委以班委重任。

这些都让孩子觉得很受伤,认为自己就是很普通的孩子,非常没有自信,孩子一度出现了厌学情绪,非常排斥学中文。我不是那么看重孩子小低的成绩,但担心孩子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负面评价,小小的他会给自己在班级寻找位置,认为自己是中等生甚至差生,然后按照差生的标准来做。正所谓优秀是一种习惯,被忽略标记为差生也是一种习惯。妈妈一度也很内疚,在检讨:是否太过于疏忽了幼小衔接?过度强调了英文输入而忽视母语的学习?

我们及时调整状态,做了很多功课和努力。现在孩子非常喜欢语文,没有上过大语文类任何培训班,校内考试、学科竞赛,都位列年级top 1%。

01


前期的努力

一、严格要求做《默写能手》、写二类生字帖,打好字词地基。

小低阶段就是要写字词,字词基础不牢靠,到高年级心智成熟、思维跨越的黄金期,再回过头来刷字词太浪费时间了!语文学习就是字词、句子、短文、阅读、作文。地基不稳,上层建筑无法搭建啊。

象形文字的中文与拼音性质的英文不同,是必须要落实在纸上的,相近字、同音字很容易搞晕孩子,有个大概概念,不如用烂笔头写默。具体做法是严格要求孩子每天写一页两页的同步训练。需要说明的是,双减政策后,特别是22年春季开始,很多教辅的字变大了,有限的篇幅有价值的内容也在减少。还好我21年囤了全套旧版《默写能手》,内容没有缩水,也算是歪打正着。

很多好学校会要求孩子默写二类字词,而不仅仅是一类生字,每学期多几百字的要求,几年下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也被慢慢拉大。我去市面上找了二类字帖,每天让孩子写一写,既练字又能记忆二类字帖,一举两得。

二、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语文老师会要求孩子预习生字词,他们班里的学生大多拿着《教材帮》之类的教辅,预习时照抄生字组词,速度非常快。孩子要求我也给他买这类资料,我拒绝了。

在我那个年代,阅读资料匮乏,但是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原因就是我从小把家里那本砖头厚的《现代汉语词典》当成读物来看。因为当时我对自己的名字不满意,爸爸扔给我一本字典,让我找个自己满意的名字。于是我整个小学都在字典里翻。反反复复的看字典让我的字、词基础非常扎实。

所以我要求孩子必须用字典查字预习,可能会比较花时间。但是他在查字典的同时,对部首、拼音、一字多义都会有更深的理解,还会发现很多不知道的词语,额外拓展多少啊。我坚定的执行着必须查字典的原则,孩子也越来越爱上查字典,打算整个小学阶段贯彻到底!

三、利用早上记忆黄金期用337的方法坚持早读。

337的方法就是利用每天10分钟,

第一个3:三种体裁(古诗词、文言文、现当代散文);

第二个3:每种体裁,各选3篇文章(数量建议根据自家的时间和篇幅灵活调整)。

7:每周7天,固定朗读固定的3中体裁文章。

必须是朗读不是背诵,出声朗读,对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段记忆力特别好,不用理解,也不用在意读的好不好,连续7天基本都能达到很深的印象。所以,不以背诵为目的,却胜过背诵。

语文是一定要强调积累的。我们前期用天天练学完了所有的大语文,孩子对很多诗词本身就有点印象,然后我精挑了市面上的诗词、散文教辅。小学校内必备、初中校内必备,小红书、清华诗词散文那套小紫书、四季美文一起下手。

需要说明的是,校内必备背诵完毕后,小红书小紫书不一定需要按照文章顺序。可以适当挑选当时符合心境和季节的,将来也有利于打乱顺序让孩子再背一遍,防止是因为位置而记住了材料。

我们主要利用早上10分钟,特别是假期早点起床,孩子特别享受每天早上的早读时光。大声的朗读后很快会记住,我就彩虹屁的使劲夸他,让他觉得自己记忆力超群,孩子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早读!

四、培养中文阅读兴趣,迁移英文阅读习惯。

孩子有阅读英文的好习惯,也非常喜爱阅读,我只需要让他把阅读兴趣迁移到中文上来。不得不说童书还是外文书做的好,更符合孩子的兴趣点、语言行为习惯。在挑选中文童书上,我做了很多功课。

到二年级上学期,在加强字词和查字典、坚持337早读的好习惯加持下,孩子的中文识字量持续增加。是时候给他推出一些优秀的儿童读物了。我挑选阅读书要求比较多,既要语言优美,又要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价值观取向还要符合社会大方向要求。

为了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要挑选出符合社会时代要求价值观导线的孩子。给孩子第一套书是张曼娟的系列《成语学堂》,这套书是用一个个故事串联起了成语讲解,社会场景、用词用语都比较符合现代社会,而且文字很有美感。

当时推给孩子我还不是很确定,因为里面生字还不少。没想到孩子把英文猜词的习惯迁移到了中文,尤其《爷爷泡的茶》、《我是光芒》这两本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还强烈要求我也必须要看,看完跟他讲讲我的感受,讨论故事情节、人物特征。从张曼娟的书开始,孩子的中文阅读之路开启了。

我一般推书给孩子的时候,也考虑必须要符合现代考题的要求。跨学科类的书是我比较喜欢的,文学、历史、地理融合在一起,也是大语文的导向。读文学类作品也会帮助孩子情感发育, 让他感情细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善、美。读科普类作品孩子会开拓孩子眼界,追求真、美。个人的体会是都要兼顾的,特别是科普类的非虚拟阅读,国外孩子是要求随着年龄的增加,比重要占的越来越大。

我的理解是孩子会随着时间推移,改变阅读口味。我孩子小时候不喜欢科普类,现在也经常喜欢抱着《万物》这类杂志浏览,看的津津有味。

有几年时间,我的大量业余时间都是在挑书、选书,我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凡是市面上看到好的书、杂志我都会买回家,科普的、文学的、数学类、童话类、数理化启蒙……我都有一些经验。后续如果情况允许,我再专门写一个书单,希望能给选书的家长一些参考。

我跟孩子在语文方面做了这些努力后,效果慢慢显示了出来。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孩子考了全年级五百多人唯一的一个满分。大大的鼓舞了自己的士气,慢慢的每次作文都能被老师表扬,考试也越来越有感觉,他也越来越自信。三年级起都会被选拔去参加全校的语文学科竞赛。竞赛考题比较难,孩子能轻松拿到前几名的成绩。重要的是他越来越喜欢中文书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02


后期的想法

一、对比本地升学考试试卷,查漏补缺。

本地目前看来是有小升初选拔考试的,我购买了市面上的往年真题,对比孩子目前的程度做了一些规划。本地小升初考试语文考察,基础知识占试卷的35%左右,阅读占35%,作文占30%。

基础知识就是字词、诗词的积累,所占的比重比其它省份都大,说明要求基础必须要牢靠。下一步打算给孩子在错别字词方面打好基础,诗词也要有计划的默写。必须把口头的背诵得落实在纸上,必须让诗词长效记忆在脑区,随时都能调取。

对字词我的经验就是让孩子只记住正确的字词读音,并且大声念出来,时间紧张都不用用手写。只记正确的答案,加上声音传递到脑海里,相当于双重记忆,效果会非常好!

二、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占的35%里,文言文阅读有10%,剩下的现代文占25%左右。

文言文考题的难度不算难题偏题,但是初高中文言文就是重难点了。鉴于小学阶段孩子时间相对充裕,文言文要作为阅读里的重点内容来学习,能走多远走多远。后期可能要借助机构,因为家长做文言文的辅导难度太大,借助机构教给孩子正确的释议,会省去很多弯路。

现代文阅读,就我个人看到的很多说法,总结起来低年级还是要大量、广泛的阅读。高年级为了应付考试,是需要有个梳理性的、整体的阅读回答技巧整理。所以这块我打算还是不做计划,等到5年级暑假时,给孩子大火补上。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面向高考,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文字优美。

语文能力的最终呈现就是作文和阅读,特别是输出特征明显的作文。我们的目标是面向高考,现在高考满分作文越来越难。

一方面要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必须文字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既要展示自己强大的知识储备,又不能有卖弄的嫌疑。根据我面向高考作文的思维导向,我个人理解还是必须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强大的逻辑后,串联起来的知识才是最让人信服的。

所以学好语文必须要学好数理化,知识都是相辅相成的。我现在能想到的具体做法就是做数学思维类题目,发展培育他的思维。

另一方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个人的体会是孩子还是要经历一些事情。遗憾小低阶段的旅游黄金期因为疫情不能出门,但是在生活中,我会有意无意的让他多一些生活体验。比如带去参观看各种展、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养小动物、植物。去到陌生的环境,让他主动的跟外人接触。相信有体验有生活,他会成长为一个丰富、有趣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们为语文所做的努力,以及后续学习的想法。目前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希望我们能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