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加急《中国教师》22年9月刊 初中信息科技 《搭建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项目学习实施案例 山东省昌乐二中 修建 262400 东阿县南湖行知学校 张晨晨 252200 [摘要]:本项目学习案例是针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的研究、探索与实施,从项目介绍、项目探究路径、项目实施心得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项目学习;智能浇花 一、项目介绍 2022年4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在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的引领下,信息技术学科以落实“项目学习”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课程研究、教学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笔者以《搭建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为例,阐述了对于《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的研究、探索,本项目来自271集团初中信息科技校本化教材。 本项目通过解决“如何实现智能浇花”问题,利用物联网设备、终端与IOT云平台,设计并实现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理清物联系统搭建的一般过程及实现原理;深刻体会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纽带和媒介;能通过IOT云平台传送、接收数据、智能终端远程操控,实现感知、交互及控制等功能,展现物联网技术的独特魅力。 二、项目探究路径 基于问题情境的项目式学习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情境,寻找解决思路开展学习活动。项目探究路径要经历聚焦问题、探索方法、设计方案、实施交流四个步骤。 (一)聚焦问题 活动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创设情境:鲜花娇嫩,忘记浇水会导致鲜花干枯、发黄,从而失去养花的喜悦,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能时刻监督、管理花草,实现智能浇花? 2.明确任务:搭建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实现智能浇花、实时监测、远程操控等功能。(具体要求:略) 活动二:观察体验、问题分析 观察、分析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教师范例,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阐述说明: 1.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 2.通过哪些硬件实现的? 3.如何获取、传输数据?获取哪些数据? 4.实现智能浇花的条件是什么? 5.如何实现远程控制? 设计意图:以问题情境导入,引出项目学习任务;通过观察、体验智能浇花系统(教师范例),明确项目完成后所达成的成果是什么样,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引领学生从整体去问题分析,为后续的方法探索做好铺垫。 (二)探索物联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 1.分析智能浇花物联系统的组成 结合“智能浇花物联系统”的体验及资源等,分析各个部分的组成及功能,并填写好下表:
2.理清物联系统的工作过程 结合问题分析及对“智能浇花物联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梳理物联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智能浇花系统工作过程 (三)设计方案 小组合作,任选一盆鲜花,结合影响鲜花生长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共同完成智能浇花小型物联系统的设计方案。 1. 针对不同的植物,查询不同植物对温湿度、空气湿度、光照等的要求,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填写下表:
2.结合系统搭建,形成“智能浇花物联系统的设计方案”。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