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向往田园?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古典书城 2022-09-20 发布于河北

好久没看到李子柒了,想起前几年,追着看她视频的日子。虽然更新周期长,但每一次的视频,一定是精品。

在山里隐居,造世外桃源,这是多少城市人的梦。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从李子柒开始,田园博主层出不穷。乡野生活以各种形式,呈现在网络上,演绎在每个人的手机里。

田园生活,乡野山居,为什么这么令人向往?或许,要真正站到山野里,才能够知晓答案。

01我们为什么向往田园?

我们为什么向往田园?陶渊明的回答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孟浩然的回答是:“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李太白说:“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王摩诘还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这些答案,若以当代语言一语概之,那一定如借山而居的张二冬所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当代生活,太焦虑了。睁开眼睛,就要打开手机,查看是否有漏掉的消息未回,然后起床、洗漱、忙碌……

似乎每件事,都有一个截止时间,容不得拖沓,更不允许放下。

前几日的假期,终于寻到了一日空闲,迫不及待地逃离城市,坐上回老家的客车,回到了从小生长的山野里。

仲秋之时,山楂初丹,蜜桃绯红,草色尚绿,林叶丰茂,偶尔清风,间断鸟鸣,站在半山腰,望山脚下的乡村,心情开阔,欢喜释然。

那些源于尘网的喧嚣与焦虑,统统抛之脑后,此时此刻,只有心安。

彼时,方才真正体会到,为何自千余年前,再至今时今日,人们为何总是喊着回归山野。

山野的每一阵风,都能带走一页页心事;山野的每一团雾,都能抚慰一阵阵焦躁;

山野的树、山野的草、山野的鸟鸣与花香、山野的翠色与空气,能让人回归到最舒服的状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人们的喜欢,总是基于:它能为我带来什么。

而我们喜欢乡野,向往田园,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生活,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心安,而且它永远在那里,只要你想,就能回归。

02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这是近来很流行的一句话,时不时就会刷到,人们只觉得诗句的意境好,却未见过有几人深挖诗句含义。

青山何日老?青山永远不会老。

于是,我们便安下心来,想着,等一等,等老了、等闲了、等有时间了、等忙完了,可是等来等去,等得青山已经烦了,于是他问:你到底何时有闲?

何时有闲呢?想来,何时都不会闲。所以,内耗加剧,只能捧着手机,羡慕着旁人的“闲”。

可是,总会有人能找到平衡,比如那个,逃离尘世喧嚣,借山而居的张二冬:

在终南山顶,租下杂草丛生的宅院,修葺装饰,自给自足,养了鸡鸭猫狗,种了蔬菜遍地。

观察一张蜘蛛网的编织,辨识几只鸟的啼鸣,不慌不忙地守着田园,过着日复一日,却常有惊喜的生活。

比如那些,“城五乡二”的九零后:

工作日时,在城市里奔忙,赶地铁、吃便当,忙忙碌碌,追追赶赶。

双休之时,就驱车到郊外,租一片地,翻地种菜,让汗水滴在泥土里,连带着烦恼与压力,一同被埋在土地中,成了养分。

工作总会有无用功的时刻,但是土地不会。土地从来不会骗人,只要洒下汗水,留下时间,一定能收获果实。

如“城五乡二”的践行者恬恬所说:“我依然有生活的选择权,生活可以通过打理呵护,让它变得不一样,凡事都有可能。”

03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每次提及乡野生活,田园牧歌,总会有人强调:没那么美好,很累,很辛苦……

的确,山村生活,并非易事,甚至是难事。

网络上的田园博主,有唯美浪漫如李子柒,也有写实朴素的张同学。

无论何种画风,无一例外的,在镜头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与无数个泥土满身的日夜。

可是,我仍向往山野,原因无他,唯心安而已。

亲眼见到的杂花野草,美过精致如画的碧野蓝空。亲手种植的蔬菜瓜果,甜过昂贵高档的塑封美味。

在这样的体验里,让人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在活着,生龙活虎,热气腾腾地活着。

陶渊明将理想的人间,命名为“桃花源”。并不是说,那里没有劳累辛苦,有如仙境般的悠闲无事。

反而,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那不是仙气缭绕的天堂,而是烟火氤氲的人间。

我们说回归田园,也并非一定要寻处山林隐居,而是觅得那样的心境,随心所欲,自在心安。

想见青山便去见,不必等青山将老,寻一处自己的桃源,至于秘诀,无非那一句:“何处让你心安,何处就是你的桃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