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巍教授:多学科专家团队为一位患者负责,MDT成为结直肠癌诊疗理想模式

 肿瘤医学论坛 2022-09-20 发布于广东

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年会特设MDT进展和实践专题。本期肿瘤医学论坛特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巍教授,为大家介绍在结直肠癌诊疗中MDT的必要性以及开展MDT的重难点,以鼓励更多医院加入践行MDT的行列。

特约专家

王巍

肿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胃肠肿瘤内科主任

佛山市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肝癌胃癌及肠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南名医联盟肿瘤学专科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肝癌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肉瘤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副主委、广州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常委、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

1994年开始从事肿瘤科工作,2003年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主持和参与数十项项国内外临床科研项目,和国内外相关专家有良好合作关系。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进修学习。擅长胃肠道及肝胆胰尿路系统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姑息治疗和靶向免疫治疗,以及相关的转化性研究,注重生命质量,掌握国际前沿的肿瘤精准医疗的流程和方法。

请您谈谈开展MDT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必要性。

王巍教授:

以往一位肠癌患者去到医院,首诊医生会对这位患者的诊治工作负责到底,包括联系其他科室做检查、手术、用药,这种诊疗模式称为首诊医生负责制

但是恶性肿瘤是一种综合疾病,临床上存在很多病情进展较快或病情比较复杂的疑难病例,仅一位专家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涵盖所有领域的先进知识和理念,这时候就非常需要多学科的专家聚集到一起来研究一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DT——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模式下,多科室专家充分沟通,共同协作,为患者制定相对完整、综合的诊疗方案。根据患者个体临床情况、生物学情况、经济情况和心理需求,各科室医生各司其职,如消化内科医生行肠镜检查后取病理活检;病理科医生分析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指示预后,药学专家分析合适的用药选择;影像科医生检查影像结果判断肿瘤是否扩散,或侵犯到大血管、心脏、膀胱及重要的脏器;外科和麻醉科医生判断手术的可行性;介入科医生分析局部血管介入和微创消融治疗的可行性;肿瘤科医生负责安排放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MDT能把现代医疗的精细分科综合起来,把各科室专家的智慧高效地综合起来。

因此,对肿瘤患者来说,MDT是一种更负责、更优效的诊疗。

您认为开展肿瘤MDT诊疗的重难点是什么?

王巍教授:

开展MDT的重点在于各科室医生对个体病例信息的充分理解和团队合作,做到个体化和规范治疗相结合。

而临床开展MDT的难点在于临床的各科医生医疗任务重,对医疗新进展掌握程度不同,办公地点分散,很难集中时间聚在一起讨论病例。

另外,MDT尚未实现广泛开展,与收费标准和医保政策等方面的不完善亦有关系,需要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但我们也都一直在共同努力克服这些障碍。

想要保证MDT的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团队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时间和地点,以及规范的工作程序

编辑:杜燕旋

请“关注”,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