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行政区划更严密、合理,中央更集权!(宋徽宗时代第2卷113)

 长弓有心 2022-09-20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第二部:时代拼图

在开始新一轮宋夏大战之前,我们还是花点篇幅来了解下北宋的行政区划,以便更好的理解西北战事。

北宋初年,太祖力平群雄,无暇顾及疆域区划,太宗则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将全国分为13道,即:河南道、关西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西道、岭南道。

道,是唐朝的制度设计,各道长官为观察使。起初,观察使是京官,由朝廷御史台派遣,用来监察地方行政,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地方首长。唐朝中叶以后,朝廷势微、藩镇做大,各地藩镇所辖之地虽也称道,但机构设置早已破败不堪,道已名存实亡。

宋太宗在道的基础上,将天下重新划分成路。路的设立、演变,也有个过程。到公元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

公元1020年,增至18路,真宗将西川、峡西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等四路,江南路分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

公元1074年,再增至23路,神宗将淮南路分为淮南东、西两路,陕西路分为永兴军路、秦凤路,京西路分为京西南、北两路,河北路分为河北东、西两路,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西两路。

公元1105年,徽宗将京城开封府设为京畿路。至此,大宋天下共有24路。

文章图片2

总体而言,相较唐之道,宋的路兼顾了地理、经济和人文的差异性,划分更加科学也更为实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南方国土得以进一步细化,北宋的江西、福建等地已和今天版图非常接近。此外,将吴越地区独立为两浙路,以皖南及周边徽文化核心区为江南东路,淮河下游为淮南东路,这在地理、风俗、语言、经济形态上,对今日区划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宋制,路在朝廷之下,州、县之上,承上启下,位置显赫。每路设有四个司,即:转运使司,简称漕司,长官为转运使,负责财赋;提点刑狱司,简称宪司,长官为提刑官,负责刑狱;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长官为常平使,负责仓储;经略安抚司,简称帅司,长官为安抚使,负责军事。

这四个司都是中央派出机构,各司长官也并非地方官员,而是京官。在地方,四司之上并没有领导机构或个人,四司分别对中央相应部门负责。如此设置,路的财、政、刑、兵等分属不同机构和个人掌管,没有统一的权力中心,也就不会对中央构成威胁。四司长官中,以转运使最为显赫,地方财政赋税都掌握在其手中,并由其转运到朝廷。同时,宪司和仓司还保留监察官员的职责,因此路也被视为监察区。

简言之,相比较汉之刺史、唐之道,宋之路的最大特点是,分责设立、独立行事、无中心化。

文章图片3

具体到西北前线,主要是秦凤路和永兴军路。一般情况,此秦凤路指设有转运使的路,可理解为大的“路”。在此之下,另设有秦凤经略安抚使路,与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熙河路等合称陕西六路。此六路所辖之地,连绵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是对西夏作战的最前线。

这是条千里边境线。很显然,宋夏双方不可能均衡有力。横山地区,才是双方百年拉锯争夺的焦点。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