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年康克清为3000孤儿心急如焚,内蒙主席:接来草原,这里有家

 黑龙江波涛 2022-09-21 发布于黑龙江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一部非常感人的剧情片。不光是尔冬升导演的功力,以及里面众多资深戏骨的因素。更是因为它的背后,是一段真实历史。

电影的背景,是1960年的“3000孤儿入内蒙”。翻开历史,那时期的中国,真实的情况比电影里更残酷。

而北上寻家的往事中,那些真实存在的的人物,没有电影的跌宕起伏,只是在生活苦难面前默默前行,却更显得深刻和动人。

文章图片1

《海的尽头是草原》剧照

“三年自然灾害”

“3000孤儿入内蒙”发生时间就在1959~1961年,而在三年,恰好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困难的三年,俗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全国大范围受灾,几乎所有的产粮大省都遇到旱灾,可想而知会造成什么后果?又会给百姓带去怎样的痛苦?

从1958年上半年起,就有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当然这个时候的旱情,主要出现在云南、四川、两广和福建等地。虽说情况严重,但产粮大省没受到多少影响。

然而到了下半年,旱情出现在了东三省、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

文章图片2

旱灾

到1959年,旱情进一步加剧,席卷了豫、鲁、川、皖、鄂、湘、黑、陕、晋等20个省区。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来,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旱情。

那一年的黑龙江,有150万顷耕地干裂,就是挑水浇地也赶不上暴晒的速度。旱情最为严重的地区,裂痕深达4、5寸。就连松花江也成了小溪流,一度断流,更遑论其他河流。

而在江苏,有37万座水库干涸。湖北塘堰、小水库的干涸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特别是8月中旬以后,小河小塘之类的,基本上都没水了。

文章图片3

旱灾

小塘堰、小水库的情况不容乐观,大江大河同样面临严峻形势。

在1959年,长江的水位下降了一大截,可以说是历史罕见。当时的161个明口,能自流放水的,竟然只剩下了13个。而121个水闸,也只剩50个能用。

旱了一年多,粮食大批减产已是必然。偏偏那时的中国恰逢“大跃进”,公社领导们虚报产量已是常事,甚至还有“一个萝卜千斤重”这种口号。

萝卜都千斤重了,农民们又怎么会没吃的?于是大批的粮食又被拉到苏联抵债,百姓的生活更是艰难了。

文章图片4

大跃进时期的海报

不过才旱了一年多,不少地方还有前些年的存粮,倒也能坚持下去。

但到了1960年,旱情不仅没缓解,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在上八年,几乎整个北方都遭受严重旱灾,有的地区甚至整整一年都没雨雪。

山东、河南等产量大省,部分地区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有800万人吃水都成了问题。而黄河这条母亲河,也断流一个多月。

这一年大陆各省区受灾面积高达3812.46万公顷,是建国以来最高记录,也是百年少有的情况。

文章图片5

断流的河流

到1961年,旱情仍未缓解,受灾面积高达3784.6万公顷。

其中湖北襄阳8个县区的325条河流,直接断流了98%,仅剩13条苟延残喘。到1962年,旱情稍微好转了些,但依旧有两千多万公顷的耕地受灾。

民以食为天,粮食减产这么严重,天灾人祸赶到一块了,老百姓的日子怎么不艰难?由于无粮可炊,无数人饿的全身浮肿,甚至还有人活活饿死

长垣有个作者老兵义雄,就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文章图片6

啃树皮的人

1959年秋季的时候,他考进了长垣四中。刚开始还行,但到了1960年,学校支撑不下去了,直接“裁班”,原本四个班变成了两个,老兵义雄也成了回家等通知的存在。

而那一年的长垣,受灾情影响,16岁以上的社员,每天的口粮只有4.8两。

小孩子就更少了,混个水饱都难。得亏他们离黄河滩不算远,还能收获点野菜。那个年代里,连榆钱叶、柳树叶这些,都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贝。

放眼全国,有几个数字最能表现这场灾难的可怕。1959年,新中国人口数量为6.72亿。而到了1961年,直接变成6.58亿。骤然减少了一千多万的人口,这在哪个时期都是极不正常的。

文章图片7

图文无关

成年人自顾不暇的时候,现实往往很残酷。就说在旧社会,如果发生这种大灾,易子而食也不无可能。但进入新中国后,父母有了别的选择——送进保育院。

毕竟进了保育院,孩子很可能活下来,但留在身边的话,后果就难说了。

随着灾荒加剧,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扔到了国家保育院门口,有的甚至才刚刚出生。然而保育院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哪能接收的了这么多孩子?

更别提还是在普遍缺粮的情况下。于是就有了“3000孤儿入内蒙”一事。

文章图片8

草原上的孤儿

来自内蒙古的爱心行动

康克清同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朱德的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负责妇女儿童工作。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保育院,孤儿数量逐日增加,而且这些孩子普遍营养不良,还面临着粮食不足的问题。

发现这一情况后,康克清心急如焚,现在各地都缺粮,该怎么让孩子们活下去?怎么给孩子补充营养?

有次在北京开会的时候,她遇到了乌兰夫。一看到这人,康克清顿时眼前一亮。乌兰夫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主席,那边牛羊多,盛产奶粉,正适合孩子补充营养。

文章图片9

康克清和孩子们

于是赶紧找到乌兰夫,希望他能给保育院的孩子们支援些奶粉。

一听为了孩子,乌兰夫立时答应。即便当时的内蒙古也遭受了旱灾,乌兰夫还是凑出几千罐奶粉,运往了千里之外的南方。

不过那么多孤儿,区区几千罐奶粉,不过是杯水车薪,奶粉吃完了孩子又该怎么办?

不如直接接到内蒙古养,乌兰夫这么一想,顿时觉得不错,于是召开了紧急会议。最终决定把孩子接到内蒙来,分派给牧民抚养。

文章图片10

乌兰夫

周总理知道这事之后,也觉得不错。不过事关重大,他一再强调:“要把工作组织好,要把孩子安排好。”

有了周总理首肯,这项来自内蒙古的爱心接力行动,开始一步步安排起来了。而乌兰夫也下达了指示,必须“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接下来由内蒙古卫生厅牵头,开始部署所有工作。当时内蒙古的保育院不够,便重新建起保育院,要求在孩子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为了迎接孩子们,保育院重新购置了大量物品,有小床、小毯子、桌椅、毛巾、枕头、澡盆等。

文章图片11

保育员和孩子们玩耍

1960年,差不多有3000名孤儿,分批踏上了前往内蒙古的列车。4月中旬,内蒙古包头市的工作人员率先出发,前往南方带回了100多个孩子。

这些孩子有大有小,最小的甚至才几个月。工作人员不敢有一丝大意,全都日夜轮流值班。

在最困难的那几年里,内蒙古接纳了差不多3000名孤儿。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最大的不过八九岁,最小的才刚刚出生。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全都饿成皮包骨头。

文章图片12

上海孤儿们

安全抵达目的地后,孩子们先要到大医院里检查身体,确定没什么问题后,才会被送到育儿园。至于生病的孩子,则会留在医院里进行治疗,等病愈了再去育儿院。

而这些育儿院,统一被叫做“兴蒙”。

哪怕身体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这些孩子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在那个年代,内蒙古同样受灾,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所以孩子们想要完全吃饱,也是比较困难的。唯一的好处是,这里牛奶羊奶不缺,孩子的营养还是能得到保障的。

文章图片13

乌兰夫和上海孤儿

但自古以来,养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伤风感冒、水土不服等,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

这些远方而来的孤儿,给马玉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马玉珍在呼和浩特市育儿院工作,据她回忆,当年那些孩子普遍都有蛔虫病,而且十分吓人。

当时有个女婴才五个月大,就得了蛔虫病。不管是牛奶还是饼干,统统喂不下去,更遑论打虫药了。求助于医生,可惜医生也没办法,如果放任下去,孩子这辈子就完了。

作为一个保育员,作为一个母亲,马玉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文章图片14

上海孤儿们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她突然想到母乳是否有用?马玉珍当时有个吃奶的儿子,自然是有母乳的。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把乳头放在了孩子嘴边。没想到真的有用,孩子很快就吃饱睡着了。

之后,马玉珍又想方设法喂下打虫药,孩子拉出了大团的蛔虫。但马玉珍母乳也不多,只能喂养一个孩子,喂了孤儿院的女婴,自己儿子就没吃的了。

左右为难之际,马玉珍还是选择了女婴。因为小姑娘已经够可怜了,身体还弱,如果断了母乳,她都不确定能不能养活。

文章图片15

接孩子的小队队员

马玉珍自己的儿子呢,由于市面上买不到奶粉,平时只能吃些玉米糊糊。没过多久,儿子就变得面黄肌瘦起来。马玉珍十分心痛,可也无可奈何。

小一点的孩子不好沟通,但大点的孩子还是能喂下打虫药的。不过毕竟都是孩子,看到自己拉出白色的、会蠕动的虫子,哪会不害怕?很多孩子边拉边哭,吓得叽哇乱叫。

有的甚至拉到一半拉不出来了,留半条蛔虫在外挣扎。这个时候,保育员只能忍着不适,上手拽出另一半。

完了还要哄哄孩子们,抚平他们内心的恐惧。为了这些孩子,保育院的工作人员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

文章图片16

保育院的孤儿们

如都贵玛,19岁被分配到四王子旗育儿院,负责照顾28名孤儿。那时候都贵玛还没结婚,但对这28个孩子,她做到了视若亲生。

孩子半夜生病了,都贵玛一点也不敢耽误,立刻骑马奔去几十里外的诊所找医生。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草原,狼群可不少见。尤其是夜晚的时候,一般人根本不敢外出,都贵玛这是冒着生命威胁去请医生的。

命都放到一边了,更别提平时的照顾了。不管是喂奶喂饭,还是卫生护理,都贵玛都精心至极。为了这些孩子,都贵玛可以说是不眠不休了。

这28个孩子,最小的才满月,最大的也不过六岁,照顾难度可想而知。但都贵玛从未抱怨过,还把孩子们照顾的很好,脸上都渐渐长肉了。

文章图片17

都贵玛(中)

马玉珍、都贵玛这样的不是个例,为了照顾好“国家的孩子”,保育院里很多母亲,都选择把母乳留给病弱的孤儿。

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无私为这些孩子献血,献血次数最多的一人,甚至达到了15次。

分派给牧民抚养

随着孩子们情况好转,渐渐适应了蒙古包里的生活,领养一事提上了日程。

从1961年春夏开始,陆续有牧民来到育儿院,收养这些来自南方的孤儿。这些牧民自然也是经过考察的,他们基本都没有子女,但性格很好且喜欢孩子。

随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离开,保育院变得空荡荡了。

文章图片18

被领养的孤儿和父母照

3000孤儿中,基本所有孩子都有了一对爱他们的养父母。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被“剩”了下来。

镶黄旗新宝力格公社育儿院里,就有这样的6个孩子,他们来自上海,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彼此鼓励,不愿分开。

但是哪个家庭愿意一下子领养6个孩子?于是他们就被“剩”了下来。这时候保育院张凤仙站了出来,她说:“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他们挨饿。”之后,便带着6名上海孤儿回家了。

文章图片19

张凤仙和仁钦·道尔吉

都说半个小子,吃穷老子,一下子养6个孩子,这可不是说着玩的,光粮食就是一大笔开支。更何况孩子正在长身体,还得补充营养。

于是张凤仙的丈夫仁钦·道尔吉,就买了一只猎枪,顶着凛冽的寒风去追黄羊、打兔子。

甚至连被豺狼吃剩的头蹄下水等,也被他捡了回去,只为给孩子补充营养。堂堂畜牧场场长,竟为孩子做到这一步,着实可敬!

与此同时,张凤仙还是个十分有远见的人。既然收养了孩子,那肯定要为他们的将来考虑,还有什么比知识更好?

那时候时局动乱,很多老师都被下放劳动,张凤仙家附近就有这么一个中学老师,被勒令去铲羊粪。

文章图片20

内蒙知青

那时张凤仙正愁孩子的教育问题,知道这个事后,立马把老师请到家中,希望他能辅导孩子们功课。

作为回报,张凤仙愿意提供茶饭,并在晚上的时候给他一车羊粪,好让他回去交差。有如此重视教育的养母,孩子们的未来又怎会差?

高考恢复后,这6个孩子有的考进了南京气象学院,有的考进了南开大学,有的去了物资局,有的入伍当兵。总而言之,个个都有不错的前程。

文章图片21

张凤仙和6个孩子全家福

还有锡林郭勒盟的三姐妹,当初因为患有小儿麻痹,被“剩”了下来,最后被一位朝鲜族大娘芮顺姬收养。

当时孩子们行动不便,大娘干脆背着去上学。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三个姑娘长得亭亭玉立,后来也有了幸福的家庭。

2000年以后,很多人都拖家带口回到出生地看看,不过遗憾的是,过了这么多年,找到亲人的寥寥可数。随着年龄渐长,他们也放弃了希望。当然,他们去寻亲并不一定要个结果,只是出于对自身来历的好奇,毕竟没有哪个孩子会不想知道亲生父母的情况。

而在2006年乌兰夫百岁诞辰的时候,“3000孤儿”中很多人受邀出席了周年活动。对这位伸出援助之手的同志,所有孤儿都是极为感恩的。

文章图片22

纪念乌兰夫百岁诞辰

如果没有乌兰夫,他们或许还会留在上海、江苏等地的保育院,但在国家集体缺粮的情况下,他们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更别提活得这么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