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王笃年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本文发表于《高中数理化》,也是即将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用原子的眼睛看世界》的一篇。

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对化学平衡状态变化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对于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如果改变外界条件,致使vv,则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体系会通过继续发生净向右或净向左的反应,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个过程叫作“化学平衡的移动”,如图所示:

关于化学平衡的存在及其变化规律,早在19世纪就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Le Chatelier1850-1936)是较早研究平衡移动规律的科学家之一,他归纳总结了各种外界条件对平衡体系的影响,于1888年提出了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的原理,其内容为: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
后人为纪念勒夏特列,把此规律命名为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平衡移动原理
让我们以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 H = -92 kJ·mol-1 为例,分别讨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情况,来对该原理做一充分理解。

其实,勒夏特列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它几乎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如物理学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生物学里的细菌和病毒耐药性增长规律;甚至社会学领域里的一些规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逆反现象)等,无不显现出该定律的影子。
请大家在学习有关学科过程中认真体会。
从理论上讲,任何过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可以说,包括化学反应在内的一切宏观变化,都是平衡移动的结果。
1. 运用勒夏特列原理,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的规律。
气体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是放热的(因为气体分子必须跟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才能够溶解,而发生水合作用则要形成相对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任何微观作用力的过程都是要释放能量的),用X表示某气体物质,可写出如下溶解过程的平衡表达式:
X(g) + nH2O(l) X·nH2O(aq)   H< 0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就会向吸热的方向(左)移动,这将导致气体水合物的破坏,气体分子从溶液中逸出,溶解度下降;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左边体积为1而右边是0)的移动,故将有更多的气体分子形成水合物而溶解。
2. 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深化与拓展
我们熟知,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是“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生成的反应可以进行到底”,在此基础上还引申出很多具体说法,比如强酸制弱酸两种盐要想发生复分解反应,二者必须都可溶,而产物中至少一种难溶等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发现,上述很多说法并不严谨。
比如,H2S + CuSO4 = CuS↓ + H2SO4,就是不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的复分解反应;再如复分解反应AgCl + KI = AgI + KCl可以顺利发生,而AgCl并不易溶解于水;而NH4HCO3+ NaCl = NH4Cl + NaHCO3的反应产物,看上去又都是可溶的。
之所以会有上述特殊的反应,其根本原因是K在起作用。
H2S + CuSO4 = CuS↓ + H2SO4中,因CuSKsp极小(10-36),即使H2S酸性极弱,所电离出的S2-对于形成CuS沉淀也是足够的。Cu2+ 不断结合S2-,将其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导致H2S的电离平衡不断右移,溶液里H+浓度越来越大,以至于发生了弱酸制得强酸反常现象。
AgCl + KI = AgI + KCl的本质是AgCl + I- = AgI + C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于Ksp(AgCl) >> Ksp(AgI),故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极大,反应可以顺利进行。
而反应NH4HCO3+ NaCl = NH4Cl + NaHCO3 所以顺利进行,原因是NaHCO3在该反应条件下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它不断从体系中沉淀析出,导致体系内Na+HCO3-浓度不断下降,平衡右移。
3.为什么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我们知道,催化剂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
但对于可逆反应而言,正、逆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幅度是相等的,根据活化能(Ea)对反应速率常数(k)的影响规律(见下列公式)可知,使用催化剂时,因它不能改变反应物、产物的状态,故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量是一样的,故催化剂能同等幅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v= v的等量关系,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状态。
换句话说,催化剂只能加速可能发生的反应,而不能使非自发的反应得以进行。
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状态的结论,也可借助前边介绍的△G = -RTlnK关系加以理解。
因△G是状态函数,只跟体系的初始状态、终了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而催化剂能够改变的只是反应路径,不可能改变反应体系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故使用催化剂后△G不变,平衡常数K也不会变,当然平衡状态不会改变。
虽然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但它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这是可以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历史上,关于催化剂的研究项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