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说,孩子只会离你更远!

 为什么73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兰花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 2022-09-21 11:00发表于上海
收录于合集 #教育 1个
这样说,孩子只会离你更远 音频: 00:00 06:14
♬ 点击可收听音频

小海是一位三年级的学生,他已经烦恼了很长时间——
我又和妈妈吵架了,她总是说一些让我不好受的话,比如:“作业做完了吗?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你不好好学习以后能干什么?”“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我是为了你好……”
我听了后总是很难控制情绪,忍不住顶撞她——
“我不要你为我好,我宁愿没有你这个妈妈!”

小海的这些经历大部分人可能都有过,当时情境中的我们很容易被情绪操控失去理智。

甚至有些话说出口,只是为了气气家长,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校门口见到妈妈,小海随口说了一句:“好冷啊!

妈妈气呼呼地说:“我早就跟你说过,出门多穿点,你就不听!现在知道冷了,自找的!”

小海立马翻个白眼,阴阳怪气地说:“今天太热了,一点也不冷。”

图片

这些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声?

面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变化,父母该如何调整教育方式?

言语的背后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

大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是黑点吗?

仅仅是黑点吗?

框内的大片留白有注意到吗?

这个黑点就像冲突发生时,我们会集中在引发矛盾的一句话上,而忽略了这句话背后的真实想法,即黑点周围的大片留白。

校门口的妈妈难道想说“冻死你活该”吗?她想表达的是:你早上出门如果听我的多穿一件衣服,现在就不会受冻了!

而妈妈的“我是为了你好”“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应该听我的”,又真的让小海读懂了吗?

事实上,孩子不仅不理解,还产生了危及亲子关系的叛逆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逐渐不再愿意成为一个服从者,而是更渴望成为一个选择者。虽然他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但仍然渴望被给予成人般的信任和尊重。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如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话语,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是藏在更深层次的,不为人所见。

若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内在的成长变化,不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加剧双方的不理解,不理解带来隔阂,隔阂引发叛逆,叛逆又加重了不理解。

“我早就和你说过”“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快点!要迟到了!早就知道你会这样”

这些话语听起来让人觉得束缚、压抑,却是家长群体里普遍存在的。

家长预知了某个行为的后果,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才说出自己的“先见”之明,也就是俗语说的“事后诸葛亮”。

这些话语的口气隐含着炫耀自己的先知先觉,反衬出孩子的后知后觉,甚至带有霸道的掌控意味——我让你这样做,那肯定是正确的,你就应该照我说的做。

如此抱怨、责备、甚至“看热闹”的姿态都容易令孩子产生叛逆、厌烦的心理。

孩子并非喜欢叛逆,只是在面对家长的逼迫时,只能选择对抗来表达愤怒。这时,他们不在乎对还是错,只想和家长对着干。

或者面对强势的家长,孩子产生强烈的无力感,缺乏成功的体验,也会让他们觉得等来的只有失败和家长的不满意。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家长应该保持的心态——

1.不苛求,保持耐心

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情时,家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当孩子在简单的事情上犯了错之后,家长立马气急败坏地指责批评。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保持习惯,这并不容易,对孩子来说也不那么简单。

家长的责任是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问题是问题,孩子是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问题。

2.多关注,表扬细节

如果家长不苛求,孩子不恐惧,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问题。从前孩子写作业需要30分钟,现在只需要29分钟,这也是进步。这些细节上的地方也需要让孩子知道,他比以前的自己更好,从而帮他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3.不愤怒,真心表达

收起烦躁和愤怒,家长要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家长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并成为今后沟通的模式,孩子才能够看到自己的需求。“言语的背后”蕴含着对彼此的深爱。给孩子一些信任,他们会用时间证明自己。


// 最后的话:

良性的亲子关系好似游泳,可以自如地选择在水面上呼吸或者潜入水底徜徉。

而亲子之间一旦关系紧张,就如同跳水,有时是10米的跳板,会扬起一池的水花,更甚者是从百米高空一跃而下,带来的只会是双方的破碎。

·end·

文字 / 兰花
审校 / 吕佳、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