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兴汉室再造乾坤,人格魅力爆棚的光武帝刘秀为什么毫无存在感

 昵称TiFNlDv4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光武帝刘秀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他从南阳一个无名之辈一步步走到东汉开国皇帝的地位,缔造了一个个传奇般的神话。

起兵反莽、昆阳大战、鏖战邯郸、收服铜马、河北称帝、争夺关中、平陇灭蜀、扫平赤眉、统一全国、厚待功臣、爱民如子……

可以说刘秀的传奇一生精彩程度一点都不输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且刘秀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靠自己本事一刀一枪拼杀出江山,完成中兴大业的皇帝,将奄奄一息的汉家江山又延续了一百多年,这一点无论是东晋的司马睿还是南宋的赵构都无法相比,他们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大家都清楚,都是趁北方大乱捡了便宜罢了。

而且刘秀也是历史上仅有的几个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之一,东汉的开国功臣几乎都得到了圆满结局,这也是刘秀的可贵之处。

另外刘秀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开国皇帝,临终前特意留下了“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的遗言,明确要求效法汉文帝的薄葬做法,在厚葬风气盛行的汉代,刘秀能有这样的认识,真是愧死那帮雄才大略的明星皇帝们了。

既然刘秀如此完美,拥有如此崇高的人格魅力,那么为什么今天我们却对这位完美皇帝所知甚少,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刘秀的事迹呢?

我认为大致有四点原因:

一,史上最低调的开国皇帝

刘秀绝对是史上最低调的开国皇帝,低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爱折腾呗,当然老百姓最欢迎的就是不爱折腾的皇帝。如果一个皇帝好大喜功,今天搞这个运动,明天搞那个运动,老百姓苦不堪言啊。

假如刘秀开个账号,不爱折腾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展现量,没有展现量请问我们谁能在亿万人海中找到他刘秀的主页?

而讽刺地是,历史一次次无情地证明越喜欢折腾,折腾的越厉害,折腾地地动山摇、民不聊生的皇帝展现量越高呀,几百上千万的展现。下面的评论也是热火朝天,各种关于这个网红皇帝的绯闻、家长里短、逸闻轶事、搞笑八卦,然后紧跟着就是各种畅销书、热门影视剧改编……

火得一塌糊涂,一夜间全国人民妇孺皆知,不信你看看“基建狂魔”秦始皇、隋炀帝,还有“战争狂人”汉武帝、唐太宗、乾隆帝,最差的“工作达人”明太祖、雍正帝也都是爆表的展现量,你再看看刘秀有多少展现量?

就问你服不服?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事实上老百姓那是真喜欢刘秀这种不爱折腾,与民休息的好皇帝呀,凡是皇帝不折腾的时代基本都是老百姓生活最幸福的时代,比如汉文帝刘恒、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明孝宗朱佑樘这几位皇帝,无一例外都创造了一个个盛世治世,可是也无一例外都展现量少得可怜,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过他们的名字。

这个现实很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因为你改变不了现实。

二,东汉公司名声不佳,连累了老板刘秀

从历史上看,如果把历朝历代都看做企业,那东汉怕是搞得最糟糕的公司之一,虽然刘秀这位白手起家的老板很出色,能力也是杠杠的,可惜富不过三代,东汉公司这家家族企业就丢尽了刘秀的老脸,也直接影响了刘秀的知名度。

众所周知,东汉自第五代皇帝开始就进入了“儿童模式”后面的七八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幼小,导致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朝政,把东汉公司搞得乌烟瘴气,到了破产边缘。

其结果就是东汉在历史上的名声形象非常糟糕,当然这离不开罗贯中手里那支笔的杰出贡献。一本《三国演义》将东汉的形象撕得粉碎,也将刘秀父子三代人的心血努力全部化为灰烬。

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言必称强汉(西汉),盛唐,一提到东汉,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太监乱政、军阀混战,子孙不争气却连累了祖宗的名声,你说刘秀冤不冤呐。

三,东汉开国功臣大多数不出名,影响到刘秀

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几乎都有一个豪华顶配的功臣团队,刘邦手下有萧何、张良、韩信、彭越、陈平、樊哙;李世民手下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魏征、秦琼、尉迟敬德、李靖、李绩、程咬金、侯君集;赵匡胤手下有赵普、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曹彬、王全斌、韩令坤、慕容延钊;朱元璋手下有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冯胜、邓愈、宋胜、耿炳文。

那么请问刘秀手下都有谁?估计很多人都说不出几个吧。

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 祭遵、景丹、 盖延、 坚镡、 耿纯、  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 傅俊、杜茂、铫期、王霸、任光、李忠、万休、  邳彤、刘植

上面这28人是为刘秀打天下功劳最大的人,有幸入选最高荣誉的“云台二十八将”高手榜,可我们看看这份名单,你认识几个?

这还是功劳最大,最有名气,在《后汉书》列传里名列前茅的一批顶级功臣,我们尚且一脸懵,更别提那些功劳小一级的功臣了。

难道是刘秀低调的崇高人格感动了他的功臣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模仿学习刘秀的作风,导致一个比一个低调吗?

还有一点,我个人感觉这帮功臣的名字也太绕嘴了,可能影响了知名度吧,如果功臣们都非常出名,他们和皇帝的各种逸闻趣事会在民间野史疯传,正史加野史的组合那曝光度可想而知,而低调的刘秀搭配低调的功臣集团,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四,《后汉书》存在感太弱,影视题材无人问津

记录刘秀和东汉历史的《后汉书》或许是“二十四史”里描写大一统王朝史书中存在感最弱的一部史书,和热门的《史记》、《汉书》、《明史》比起来,实在有点惨淡。

这也导致与刘秀乃至东汉相关的书籍、影视剧题材都非常少,除了一部《三国演义》和近年来新拍的《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外,只怕我们很难再找出描写刘秀或东汉的作品。

知名度高的皇帝除了自己爱折腾外,影视剧的加分作用也不容小觑,不信你看看清朝那帮皇帝,十二位皇帝几乎被各种各样的清宫剧演烂了,尤其是乾隆这位影帝级的最佳男主角,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惜低调的刘秀没这福气,东汉题材影视剧的无人问津直接导致刘秀的知名度低、曝光度低,种种因素造成刘秀这位本该冲上热搜的完美皇帝却沦落到无人问津,展现量低迷的窘境,究竟该怪谁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