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电影 | 跟踪孔令学

 郭睿之 2022-09-21 发布于甘肃


文/郭睿之

作为一个吃了大半辈子粉笔灰的语文老师的儿子,我太清楚教师这个职业了。

“教师”是小时候灌输到我脑袋里的第一个铁饭碗工作,饿不死也富不起,就像《跟踪孔令学》里的中学教师孔令学,年逾不惑,无座驾以代步,无豪屋养妻女。甚至一直在我心中用“贴饭碗”来代替“教师”长达九年之久,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进入高中,开始对未来工作有了更为现实的畅想,从科学家,画家,落到了更为具体的职业。那时候我们一些伙伴就聊起过教师。我们一致觉得,在高中执教优于大学,大学执教优于小学,小学执教优于初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学学生流动性太强,难以建立师生感情,太过陌生,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形式感大于教师实质。小学学生太小,当容易建立威信,但是费心,且教化性不高,只求一个开心快乐成长即可;初中最坑爹,因为是九年义务,同时又处在性格的形成期,所以“三教九流”都有,而且都得面对,搞不好遇到几个像《跟踪孔令学》里的阿祥一样的混混,甚是头疼。而高中不一样,中考将学生以ABCD排序,同时筛掉了一些类似阿祥的学生。因为高考,高中有着比初中更为紧密的师生线,往往感情最深。

所以要当就当高中老师。

我不清楚《跟踪孔令学》里的双全文武学校属于哪个阶段的学校,看着像小学之后跳过九年义务念的所谓“非正规”普通中学。

于是让人头疼的一些事发生了。

范伟饰演的语文教师孔令学因为在课堂上批评正在听手机音乐白卉子饰演的刘萌而被暗恋刘萌的社会青年阿祥跟踪报复。孔令学的软弱及护犊心切而选择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忍让不报警,到后来被迫选择找社会人士“摆平”,不料事情越弄越糟,一系列阴差阳差带来的黑色幽默也着实让孔令学被幽默了一把,让他面临失业和失去家庭的双重焦虑。

有人说这部电影要是没有范伟就搞砸了,诚然,范伟饰演的孔令学确实将通中学语文教师的刻板、卑微、倔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那些经常弄巧成拙的老实人的小心眼,又不经意地流露出范伟老师所特有的喜剧能量。

这部电影反映的社会现象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是社会中某些人的欺软怕硬,专挑软柿子捏,将他人的善良拿来取乐,将他人的认真拿来藐视;一方面是弱势群体在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及沟通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心理上的纠结焦虑和长期的隐忍时常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想每一个人的初中老师里都有一个这样的老师,被学生以各种形式的欺负,却并不采取一些实质性的应对措施,碍于老师的身份及自尊选择一再的礼让,于是这样的柿子从起初被一个人捏到被一群人捏,越捏越软。


孔令学被阿祥逼得焦虑不堪


每天被跟踪的孔令学,只会躲却不去面对

不和家人一起商讨,也不找对方家长,面对直接的“威胁”也不报警,这是孔令学这个卑微的小人物的处事之法

前一秒还被误认为是故意砸场子的记者,后一秒一篇朱自清的文章就感化了组织卖淫的足浴老板,孔令学这样的人物虽然有正三观,却也只能做些如唐僧般的驱魔方式——儿歌三百首。


电影:《跟踪孔令学》

建议wifi下观看



郭睿之其他文章,点击即可阅读

《我的父亲母亲》

那年高考

你的生活是一个不断被引导的生活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