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来活一场的

 郭睿之 2022-09-21 发布于甘肃

上个月阅读时间实在是太少,买了一本《湘行散记》一直没怎么翻,回来时火车上看了几篇,勾起了我对以前“鲁郭茅,巴老曹”时代纯文学的怀念。于是我办理了一张书咖会员卡,在炎炎夏日里暂时躲进书咖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网络信息的高度发达,让知识碎片化了,让表达网络化了,好不容易读一篇长文,行文表达也总能感受到一种微信朋友圈的味道了。所以,我想你和我一样慢慢的忘记了《我与地坛》,忘记了《纪念刘和珍君》······,忘记了王朔、王小波、钱钟书、沈从文、余秋雨、周国平,张爱玲······。

大量阅读是在高中。那时候被钱钟书横扫图书馆的传奇所震撼,于是在几乎整个高一和高二我都经常出入图书馆。钱钟书是在新华书店里“认识”的,不出所料的是《围城》,那时候还是夹着一张钱钟书清华毕业证影印海报的版本,随后我在地摊上买了一本《围城》,那本书我翻了三遍,虽然是盗版,纸张也非常粗糙,但我至今留存着,上面还有我因《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看书随手写笔记而故意养成的书评习惯而写下的一些稚嫩的文字。

随后我找遍了图书馆关于钱钟书的书,然而除《围城》之外,我没有发现一本。他的《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谈艺录》我都是在书店里预定,需要预定后的一周才能拿到。

不得不提的是王朔,在图书馆中发现的这个瑰宝,那是一本很旧的《王朔文集》,后来我在出差常德的时候在地摊上看到了一本和高中图书馆里一模一样的《王朔文集》,花了五块钱买了回去,如获至宝。

这些年,读到的很多书都没有以往的那种味道了,所谓的畅销书大都是微信热文,不是从你的世界走过就是在你的心里扎过的那些所谓现象级爆款文章。毕业多年,阅读习惯未减,但好书难觅了,最让我爱不释手的一本还是去年西安买的《皮囊》。

今天在书咖里看了几篇三毛。印象当中知道三毛是在初中,同学委托每周末回县城的英语老师帮忙带书,同学想要的是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结果却带了一本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于是,后来同学把《幻城》、《夏至未至》、《小时代》统统都看了。而那时我才从他那借来第一版的《三重门》不久。一直未读过三毛,可以说,我有种偏见,对于女作家的作品我总感觉有一种水土不服的感觉,女作家中我唯一读得多的是蒋方舟,从她的文字里,你看不出她是个女生。不瞒您说,第一次看张爱玲也是在《小团圆》炒得最火的时候。今天初读三毛,突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如她在初到墨西哥时说的:我是来活一场的。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越渐浮躁的时代里,读书显得如此的不合时宜,也就只有韩寒会在自己的书里藏一块黄金,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大家“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对的。


把时间都花费在热爱的事物上,

才是值得虚度的一生。

· end · 

再看几篇呗

畸人隐者,诗酒一代

二十几岁,没有十年

睿之笔记 ∣ 你的阅读笔记
 微信ID:guoruizhi2016  

郭睿之 | 偏执的理想主义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