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男孩身面浮肿1个月,这种病因一辈子只能见一次(下)

 天地爱尔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医生要怎样,才能诊断出自己没有诊断过,甚至没有听过的疾病呢?
 

在昨天的《3岁男孩身面浮肿1个月,这种病因一辈子只能见一次(上)一文中,我们介绍了一例特殊的案例:

患儿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身面水肿,入院监测饮水量及尿量发现,多饮多尿症状也非常突出;体格检查身面水肿和体重身高稍落后;辅助检查方面,突出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及相关并发症,以及免疫紊乱。

我们由此推出,患儿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损伤,前者导致低蛋白血症,后者导致尿液浓缩功能异常而多饮多尿。

文章发布后,大家也纷纷在评论区对患儿的病因和最终诊断进行了讨论:

图:昨日文章发布后精彩的评论区(截选)

那么,患儿是什么原因导致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呢?又为何会出现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呢?难道只是免疫紊乱?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敢说“这种病因一辈子只能见一次”?

这个特殊的案例,是如何从常见的症状、体征中,发现疾病真凶的蛛丝马迹呢?病因诊断是如何突破的?医生要怎样,才能诊断出自己没有诊断过,甚至没有听过的疾病呢?

今天,小新继续带大家一起来探案!


1

肾小管损害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肾小管损害的原因是什么呢?追问病史发现,患儿3个月前,曾有感冒、脓疱疮,家人曾自行给予不明中药外敷及口服。

那会不会是中药导致的肾小管损害呢?但这似乎解释不了患儿体格发育落后,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及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而且,也不知道患儿吃了什么中药或偏方,不清楚究竟是否会导致肾损伤。所以,这点也只能暂时搁置。

如前所述,多种抗体阳性,又有营养不良,主任考虑可能有自身免疫紊乱,建议择期复查。距离上次检测1周后复查,小龙复查的自身免疫抗体结果回报,仍可见之前的6种抗体阳性,并且对其中两种狼疮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也提示为阳性。

图:狼疮抗体定量检测阳性

根据上述分析,小龙肯定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加上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会不会是风湿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脏损伤。

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的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干燥综合征,而ds-DNA和ANA抗体定量阳性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由此,请免疫科及肾科会诊,医生认为小龙存在狼疮肾炎,以此来解释其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小管损害。

从另一个角度说,小龙SSA抗体阳性、肾小管损害(低钾、多尿)、贫血、发育落后,似乎用干燥综合征也可以解释。

那么,小龙会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干燥综合征,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重叠结缔组织病吗?

从SLE角度而言,根据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的诊断标准(注:10年前还没有2019年的ACR标准),笔者本科归纳记忆为“两炎两斑两病变,光敏口溃血免抗”(有兴趣者自己对照诊断标准学习)

该分类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和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SLE。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患儿只符合3条,血液系统改变,患儿既往史曾有贫血及输血史,但是最近3次检查都没有三系改变。

因此,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显然还达不到狼疮的诊断标准。

哈哈,讲个题外话:病例讨论时,为什么人家总是猜得对,你总是猜不对呢?贺银成曾说过,大家都去参加病例讨论,知道发病率、好发人群、好发性别的主任,经常都会猜中,并不总是因为他们高明。

他们是先判别疾病种类,然后按照概率角度猜一下,往概率大的角度猜,所以人家总是猜对;你如果只是靠直觉,没有对疾病流行病学了解,会经常猜错。

因此,从“猜”这个角度,有一条需要特别谨慎的,5岁以下,而且是男孩,这种情况诊断SLE需要非常谨慎。因为我们知道,SLE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女童,男童而且年龄又小,这种情况从统计学角度来说不是不可能,但是可能性很低!

此外,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点,许多免疫性疾病,如SLE、川崎等疾病的诊断,都是按诊断标准来确立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比如感染、肿瘤和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等。

你拿着疾病的诊断标准,到处去“套”,即使其中一两条标准不符合或不典型,你可能也会牵强附会去“凑”标准,这样就能“达到”你预期的标准了。

当医生,最怕的就是感性的“先入为主”,你需要做的是扎实基础,理性分析,由点入面,从常见病到罕见病,由基础到临床,由临床到基础,循证地分析可能的病因(笔者就曾遇到,患儿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后来诊断脓毒血症,还有一例也是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最后诊断淋巴瘤)

扯远了,言归正传。对于不明原因的肾损伤,我们一般会考虑肾脏穿刺,对肾脏组织进行活检,了解去光镜、电镜及免疫病理情况,对我们分析疾病的原因有帮助。

但是,该检查是有创检查,需要谨慎选择。而且,需要提醒的是,SLE和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病理活检并不是关键。

那么,我们有没有无创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小龙肾小管损害的原因呢(尿崩症通常不伴有低钾血症,伴有低钾血症的多饮多尿常常提示有肾小管损伤)

我们不妨回到本科最开始学习的《生理学》角度来看,肾小管不仅有重吸收小分子蛋白的作用,对于氨基酸、磷酸盐、葡萄糖、有机酸及电解质的调节也至关重要。

我们前面提到,患儿做了尿液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电泳,但是这些并不能分析尿液里是否可能含有一些有机酸、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物质。

那么,我们为何不用串联质谱去分析一下尿液的成分呢?因此,主任建议送检尿有机酸分析,了解尿液是否有异常的有机酸、氨基酸排泄。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尿有机酸分析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的检查,一般的检验方法无法检测到尿液氨基酸水平,只能检出常见的有机酸尿症、尿素循环障碍。

如果需要了解尿液的氨基酸排泄情况,需要采用特殊的“尿素酶法”,这点需要特别与实验室沟通。


2

代谢谱危急值,能引出最终答案吗?


那天中午,内分泌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患儿的尿液有机酸检验结果显示,尿中见大量乳清酸、微量尿嘧啶,符合尿素循环障碍代谢图谱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显示,谷氨酰胺、丙氨酸含量明显增高,鸟氨酸含量下降,提示尿素循环障碍。

为什么是危急值呢?因为这项检验结果意味着患儿可能存在严重高氨血症,可诱发高氨脑病!

图:患儿血浆氨基酸分析提示谷氨酰胺、丙氨酸明显升高,鸟氨酸含量下降。

当即,主任要求立即检测血氨,并由专人送检,半个小时后,结果回报,严重高氨血症,患儿血氨高达193.5umol/L(正常参考值:10-47umol/L)

当即,请内分泌科医生急会诊!转诊至内分泌科,内分泌医生考虑为尿素循环障碍,给予低蛋白饮食、精氨酸等降血氨对症治疗。次日,血氨便控制到正常水平。

但是,内分泌医师发现一个细节,小龙如此高的血氨,竟然没有临床表现。我们知道,高氨血症常常表现为意识障碍、活力下降、恶心、呕吐、纳差等,严重甚至抽搐、昏迷不醒等。

但是,小龙竟然没有任何高氨血症的症状,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先排除假阳性,即由于标本送检延迟导致的“假性高氨血症”。但是,由于当时串联质谱报告危急值,血氨是现抽现检,因此,不考虑检验问题所致的假性高氨血症。

那么,剩下的就一种可能性:小龙长期都有高氨血症,已经耐受!

真性高氨血症,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由于肝功能衰竭或者瑞夷综合征,导致的肝源性高氨血症;

第二,尿素循环是排泄氨的重要途径,尿素循环障碍可以导致原发性的高氨血症;

第三,其他遗传代谢缺陷病,影响到尿素循环障碍,从而导致高氨血症。
那么,小龙属于哪种情况呢?

首先,患儿肝酶虽然有一过性增高,但是随后复查完全正常,而且也没有瑞夷综合征的表现(注:Reye综合征特点,笔者总结为“临床是脑病,生化是肝病”,伴有低血糖和高氨血症)

其次,患儿串联质谱提示血浆氨基酸分析为谷氨酰胺、丙氨酸增高,尿有机酸分析提示大量乳清酸和微量尿嘧啶,这些都提示血氨是真性增高。那么,患儿究竟属于尿素循环障碍本身问题,还是其他遗传代谢缺陷病导致的呢?

图:尿素循环代谢图,当代谢出现异常时,尿素循环障碍,导致氨甲酰磷酸堆积,转化为乳清酸和尿嘧啶,尿液有机酸分析检测到这两种物质,提示该代谢通路有问题。

基于上述代谢谱改变,医生认为小龙可能为尿素循环障碍。

但是,尿素循环障碍在我们科见得很多,无论是科室医生经验还是文献,都从来没有遇到过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水肿。更没有见过以身面水肿、低蛋白血症、肾小管损伤为表现来就诊的,这点与既往遇到的所有案例都不同。


3

肾小管损害、高氨血症、狼疮肾炎、
干燥综合征,四者同时存在?


狼疮肾炎、尿素循环障碍,又没有肝功能异常。这两种奇怪的疾病,发生在同一个个体,这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哪一种疾病,可以解释患儿的病情?一般来说,多数案例都是一元论,很少会有患者同时发生两种非常罕见又非常凄惨的疾病。

鉴于病例的特殊性,病房医生决定请我们科最资深的罕见病大咖——刘丽教授亲自查房。查房后,两个细节透露出小龙所患疾病背后的真凶

其一,刘教授询问病史发现,患儿从没有反复呕吐及蛋白不耐受病史,小龙1年前曾因“腹泻”在外院进行“氨基酸、白蛋白”输注无不适,患儿并没有出现急性高氨血症的危象!

此外,患儿没有明显的夭折家族史。本次病程,在外院曾给予输注白蛋白,但是并未出现高氨血症危象。这一点,完全不符合原发性尿素循环障碍的特点。

其二,刘教授发现患儿身高和体重均在-2SD附近,轻度营养不良貌,没有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免疫性疾病表现。

紧接着,刘教授分析,从尿素循环角度讲,尿素循环障碍共有6种酶:

·其中N乙酰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均为尿素循环的起始酶,这两种酶缺陷通常很严重,常常在新生儿早期起病,表现为呕吐、嗜睡、拒乳,尿乳清酸和尿嘧啶不高,小龙不符合这种情况;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TC)缺乏症缺陷,这种最为常见,占尿素循环障碍的绝大多数,该病为伴X连锁遗传,男性发病通常也很早、很重,而且常有夭折家族史,且鸟氨酸通常升高,患儿鸟氨酸正常下限或下降,因此也不符合OTC缺陷;

·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和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常伴有瓜氨酸明显增高,后者伴有精氨酸琥珀酸增高,精氨酸裂解酶常有智力低下及精氨酸水平升高,这三种都与患儿的表现不相符。

图:各种尿素循环障碍的代谢谱鉴别点(建议收藏)

因此,综合病史采集、病例特点及基于代谢谱的分析,刘教授判断小龙不符合原发性尿素循环障碍,更可能是其他遗传代谢缺陷病导致的继发性尿素循环代谢紊乱。

此外,患儿经过低蛋白饮食及精氨酸治疗,只用了1天时间,血氨就从很高的水平完全将至正常,这点也提示并非原发性尿素循环障碍(原发性的,血氨更难下降至正常)


4

特殊检验方法现「真凶」


患儿存在明显的肾脏病变,这绝不是用狼疮肾炎、干燥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或其他肾脏疾病可以解释的,这提示这种代谢病累及肾脏。

因此,刘教授建议再次检测患儿的尿液,但是与一般的尿有机酸分析的检测方法不同,需要采用特殊的“尿素酶法”(如果不知道这一点,用一般串联质谱检查了尿液,也诊断不出来)

为什么用这种办法呢?因为,这种办法除了能检出常见的有机酸之外,还能检测到一些其他代谢产物,比如氨基酸等更小分子的代谢产物。

不久后,患儿的第二次尿有机酸分析(尿素酶法)结果回报,患儿尿液检出大量赖氨酸;在血氨下降至正常后,尿液已经无法检出乳清酸和尿嘧啶;再次复查血浆氨基酸分析提示,患儿鸟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低于正常或正常低限。

这提示什么?提示患儿可能通过肾脏排泄过多的鸟氨酸、精氨酸及赖氨酸。那么,这3种氨基酸有什么特点?如果你说生化基础知识足够好,你就会知道:这3种氨基酸均为血浆中阳离子氨基酸!

这时候,作为小儿遗传内分泌科医生,就知道肯定是转运阳离子氨基酸的转运体——溶质载体家族7氨基酸转运体出现异常,该转运体为阳离子氨基酸(CAA)的交换器,其亚基为SLC7A7基因编码。

SLC7A7基因可以影响肠粘膜、肾小管上皮、肝脏及免疫细胞的阳离子氨基酸转运障碍,从而出现营养不良、肾小管损伤、氨基酸紊乱继发的尿素循环障碍免疫紊乱

四点几乎和患儿全部的临床表现一一对应上!可以解释患儿的所有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至此,患儿诊断SLC7A7基因突变赖氨酸尿性蛋白不耐受(LPI)!后来,经过基因检测,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图:16例赖氨酸尿性蛋白不耐受的临床特点

图:LPI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囊性病变、间质性肺炎,也容易误诊漏诊

图: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的功能

图:LPI患者表现为反复腹胀、呕吐、腹泻以及严重的生长落后

图:以家族性嗜血细胞综合征为表现的LPI


5

特殊的案例,学的是诊断思路


赖氨酸尿性蛋白不耐受是一种非常非常罕见的疾病,全球报道约200例,我国公开报道的不到10例。

十年前,该案例就已经明确诊断,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的第一例,也是国内最早诊断该疾病的单位之一。只是,我们这个案例并没有公开发表,在此分享给大家。

疑难的病例,几乎都无一例外表现为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常容易漏诊误诊。我们要做的是,从这些看似常见病的病例中,发现异常的、无法解释的蛛丝马迹,进而明确诊断。

一个高水平的医生,Ta能够通过自己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诊断出自己未曾遇到、或只在书本上看到、甚至不认识的疾病。

本文这个案例之所以称之为“一辈子只能见一次”,不只是因为赖氨酸尿性蛋白不耐受这个病非常罕见,更因为以“身面浮肿1个月”起病,检验发现肾脏损伤、免疫紊乱(狼疮肾炎?)以及高氨血症为表现,也是绝无仅有的。

好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该文章的标题会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即“这种病因一辈子只能见一次”。该病的知识点在病例的分析过程中已经有所涉及,如果觉得不够,又很好学的医生,可以去找文献来学习(文末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Mauhin et al.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2017)12:3

[2]Pediatric Pulmonology.2017;52:E94–E96.

[3]Pitkänen HH,et al.Haemophilia.2018;00:1–10.

[4]Noguchi A,et al.J Hum Genet.2019.

[5]J Hum Genet.2019 Nov;64(11):1137-1140.

[6]Int J Hematol.2022 May 9.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科蜡笔小新
责任编辑:向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