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音揭秘天象与音律,观天之象执天之行,术法道观互证

 泰阳汉子 2022-09-22 发布于山东

六十甲子纳音,如果我们上网搜索“六十甲子纳音”的内容,屏幕上会很快跳出多篇相关文章同样地表述道“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故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对我国学术界是一个谜。

六十甲子纳音

其实揭开纳音之谜,要分两个层面,如:甲子海中金,海中我认为是先民总结生活经验给出的描述词,这些在我的实践验证中发现非常重要,绝对不是很多学者说的就是为了“术士”便于记忆,如果为了记忆叫“一二三”不好么?古人惜字如金,绝对没有费料,某些学者打脸不?金为音律部分,这也符合一阴一阳,一显一隐的两个层面,借助如下古籍记载便于各位理解,提供思路。

“名”的部分揭秘:

《日家一书》专解海中、炉中之类,其辞虽凿,亦自颇通因并录之曰“甲子、乙五,海中金者,子属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五,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金也丙寅、丁卯,炉中火者,寅为三阳,卯为四阳火既得地,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以时天地开炉,万物始生,故日炉中火也戊辰、己已,大林木者。辰为原野,已为六阳,木至六阳,则枝荣叶茂,以茂盛之木而在原野之间,故曰大林木也庚午、辛未,路傍土者,未中之木而生午位之旺火,火旺,则土于斯而受刑,土之始生,未能育物,犹路傍土若也,故曰路傍土也壬申、癸酉,剑锋金者,申酉,金之正位,兼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诚刚矣,刚则无遗于剑锋,故曰剑锋金也甲戌、乙亥,山头火者,戌亥为天门,火照天门,其光至高,故曰山头火也丙子、丁丑,涧下水者,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反衰,则不能为江河,故曰涧下水也戊寅、己卯,城头土者,天干戊己属土,寅为良山,土积而为山,故曰城头土也庚辰、辛已,白锻金者,金养于辰,生于已,形质初成,未能坚利,故曰白锻金也壬午、癸未,杨柳木者,木死于午,墓于未,木既死墓,虽得天干壬癸之水以生之,终是柔弱,故曰杨柳木也甲申、乙酉,井泉水者,金临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则水由是以生,然方生之际,力量未洪,故曰井泉水也丙戌、丁亥,屋上土者,丙丁属火,戌亥为天门,火既炎上,则土非在下而生,故曰屋上土也戊子、己丑,霹雳火者,丑属土,子属水,水居正位,而纳音乃火,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曰臂历火也庚寅、辛卯,松柏木者,木临官寅,帝旺卯,木既生旺,则非柔弱之比,故曰松柏木也壬辰、癸已,长流水者,辰为水库,已为金长生之地,金生则水性已存,以库水而逢生金,则泉源终不竭,故曰长流水也甲午、乙未,沙中金者,午为火旺之地,火旺则金败,未为火衰之地,火衰则金冠带,败而方冠带,未能祈伐,故曰沙中金也丙申、丁酉,山下火者,申为地户,酉为日入之门,日至此时而藏光,故日山下火也戊戌、己亥,平地木者,戌为原野,亥为木生之地,夫木生于原野,则非一根一株之比,故曰平地木也庚子、辛丑,壁上土者,丑虽土家正位,面子则水旺之地,土见水多,则为泥也,故曰壁上土也壬寅、癸卯,金箔金者,寅卯为木旺之地,木旺则金赢,又金绝于寅,胎于卯,金既无力,故曰金箔金也甲辰、乙已,及灯火者,辰为食时,已为禺中,日之将中,艳阳之势,光于天下,故曰覆灯火也丙午、丁未,天河水者,丙丁属火,午为火旺之地,而纳音乃水,水自火出,非银汉不能有也,故曰天河水也戊申、己酉,大释土者,申为冲,坤为地,酉为兑,兑为泽,戊己之土加于坤泽之土,非其它浮薄之土也,故曰大酮土也庚戌、辛亥,权金者,金至戌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则诚柔矣,故日钗金也壬子、癸丑,桑拓木者,子属水,丑属金,水方生木,金则伐之,犹桑拓方生,人便以喂蚕,故曰桑拓木也甲寅、乙卯,大澳水者,寅为东北维,卯为正东,水流正东,则其性顺,而川涧池沼俱合而归, 故曰大溪水也。丙辰、丁已,沙中土者,土库辰绝已,而天干丙丁之火至,辰冠带已,临官土,既库绝,旺火复与生之,故曰沙中土也戊午、己未,天上火者,午为火旺之地,未中之木又复生之,火性炎上,及逢生地,故曰天上火也庚申、辛酉,石榴木者,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此时木则绝矣,帷石榴之木反结实,故曰石榴木也壬戊、癸亥,大海水者,水冠带戌,临官亥,水临官冠带,则力厚失,兼亥为江,非它水之比,故曰大海水。

“音”的部分揭秘:

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义: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交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乾纳甲而坤纳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纳音之法。

以下我们需要创立一个模型:即《沈括‬》的‬气、律合一观,沈‬括将阴阳二气与音律的关系表述在《梦溪笔谈》的相关律学论述中,凡气始于东方而左行,音起于西方而右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

气音偕行

这个气很好理解,春天甲乙木生发,音从金起为什么呢?其实这个也很简单,就是阴阳的相对关系,或者说是蝴蝶效应,或者是量子纠缠,气是显的,音是隐的,那么气从东方升起,音必从西方起,而且方向相反,这是阴阳相对,互存,互生,互战的直观理解。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说计算机的底层逻辑是“0”和“1”构成了虚拟世界,那么“阴阳”就是现实世界‬生活的二进制,可见华夏先祖洞察天机的智慧。

阴阳互存

还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看,音从金起的原因:

华夏的《礼乐》文化

曾侯乙编钟

世界闻名的我国独有的曾侯乙编钟,秒杀西方古钢琴的创造时间线,是最古老的乐器,并且在当下还可以演奏出所有的乐谱,这是华夏多么深邃的创造力与智慧啊,我只能说词穷了,那么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器,五行属“金”,这也是音从金起的原因。

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洛书河图

先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推演的是万物生发收藏之“气”的演化,先天八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顺序,即乾兑为金,离为火,震巽为木,坎为水,艮坤为土,仔细一瞧是不是,金—火—木—水—土的顺序?这不就是音律相生的顺序吗?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跟先后天八卦的关系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拿河图来说就是先天八卦的数理之证,拿洛书来看就是后天八卦的数理之证,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10为土。为什么?用生活中的常理来解释非常简单,农历一月雨季开始,农历六月雨季最旺,农历二月开始变热,农历七月最热,《客师万言歌诀》中的一句话,“七月流火九月衣,天地何时有违期”这就是最朴素的实证求实的华夏思维。农历三月树木开始大面积发芽抽穗,农历八月树木葱葱郁郁,农历四月金气开始萌发,农历九月万物肃杀,金气最旺,农历五月土气开始蕴藏,农历十月土气最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华夏先祖非常注意观察自然,并且记录自然变化,几千上万年传承下来,这是多无上财富,作为一个华夏儿女应该无比自豪,应该无比文化自信!

轩辕黄帝后裔敬拜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隔八生子,同位娶妻”六十甲子的内隐规律与音律的契合

六十甲子同位娶妻隔八生子

要求证如上先上俩图

以下两图记载均来自古籍,几千年流传下来,直接继承就好,就是生活的实证!

吕氏春秋

淮南子

根据如上,再根据我们老祖宗的阴阳理论,得到如下:

金之仲阴阳纪对应

由阴阳辰扩充到六十甲子,为什么“甲子乙丑”纳音为海中金?因为甲乙木气一旦确定,根据阳配阳,阴配阴的六十甲子配对规则,子丑落位与甲乙配位为甲子,乙丑,金气即出,纳的音自然为“金”,此金为商音,商音五行就是金,这个很好理解,就像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儿子被叫做父亲,他开个公司,她被叫做老板,但都是一个人,叫法不同而已。

阴阳纪律吕六十甲子推理图

可看到,六十甲子的前个干支组合,即从甲子到丁巳,其五行的仲孟季对应三个二阳在十二律之中第一是黄钟大吕,第二是姑洗中吕,第三是夷则南吕,而六十甲子的后个干支组合,即从甲午到丁亥,其五行的仲孟季对应三个二阴在十二律之中第一是蕤宾‬林钟,第二是太簇夹钟,第三是无射应钟。三个双阳对三个双阴,这一阴阳六合十二律的体现。将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内容结合起来看,“六十甲子纳音”内隐结构的分为三个双阳与三个双阴的旋相为宫法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第一步,黄钟大吕“同位娶妻一夷则“隔八生子”、下生。

第二步,夷则南吕同位娶妻姑洗''隔八生子”、上生。

第三步,姑洗中吕''同位娶妻黄钟'隔八生子”、下生,由于以阴阳律吕论,中吕为阴吕,故也可视为上生回到黄钟律位。中吕回到黄钟,表示五行中的一行仲孟季结束,开始第二行的仲孟季。

如此循环但干支在变化完成以个干支组合所纳的五个行的仲孟季三元后,再由中吕上行小二度转入阴纪的蕤宾‬。

第四步,阳纪中吕阴纪蕤宾‬阳纪转阴纪、下生,第五步,蕤宾‬一林钟“同位娶妻一太簇“隔八生子”、上生。

第六步,太簇夹钟“同位娶妻一无射“隔八生子”、下生。

第七步,无射一应钟“同位娶妻一蕤宾‬“隔八生子”、上生。五行中的一行仲孟季结束,开始第二‬行的仲孟季。

如此循环但干支在变化完成以三十‬组‬干支组合所纳的五个行的仲孟季三元。就这样,先以一至三个步骤,形成将黄钟至黄钟的八度分为三个大三度的三阳律黄钟仲、夷则孟、姑洗季,以及辅助这三阳律的三阳吕大吕仲、南吕,孟、中吕季,共为阳六律其次,以上行小二度的第四个步骤,将旋宫从阳纪转到阴纪领域,再以第五至七个步骤,形成将蕤宾‬至蕤宾‬的八度分为三个大三度的三阴律蕤宾‬仲、太簇孟、无射季,以及辅助这三阴律的三阴吕林钟仲、夹钟孟、应钟季,共为阴六律,如此合为阴阳六体十二律。同时,每律为宫、为商、为角、为微、为羽,五音十二律共六十律。这就是在六十甲子外显结构形态之下,隐伏着的内隐结构的六十律生成过程。所以‬下图‬完全成立‬!

六十甲子纳音声律成立图

阴阳纪太极两仪二进制律图

上图提炼出,阳辰阳,简称阳阳,同为阳阳提炼出“申子辰”,同理可得,阳阴,“巳酉丑”,阴阳“寅午戌”,阴阴“亥卯未”,可以看到“阳阳,阳阴,阴阳,阴阴”这不是四象吗?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理法揭秘,再定睛一看:“三合局”是啥啊?三合局是天象。

三合局

四组地支三合成四个等边三角形。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三合局可以看成是五行力量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稳定状态。

地支三合只有水木火金,没有土,为啥呢?

因为每一个三合局里,都有长生→帝旺→墓库

长生类似种子主生发,墓库类似土壤主防御,它们都是助力帝旺的,所以地支三合都是合成帝旺的属性。我们知道,地支墓库有:辰、戌、丑、未。故三合局只合成水木火金

那从天文学角度来看,为啥有地支三合局呢?

那是因为岁差的存在。

什么是岁差?岁差,是一种天文学现象。它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

有点难理解对不对?没事,一起来了解下:

地球不断运动着,常见的运动有三种:

1、绕太阳的公转运动;

2、绕地轴的自转运动;

3、地球自转轴进动(地轴进动)。

前两个好理解,我们看第三个地球进动。

什么是地轴进动?

地轴进动,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看图

图一地轴进动图

我们知道,地轴指向北极星并垂直于天赤道面。而黄轴垂直于黄道面(太阳运动的那个面)。于是天赤道面和黄赤道面有个23°多度的交角(黄赤交角)。

其次,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球体,赤道部分由于自转的惯心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环形隆起,也就是说赤道周围是凸起来的(如图绿色部分)。

第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月球和太阳经常在赤道平面以外对赤道隆起施加引力。月球对两部分赤道隆起施加引力,以地心为中心,引力P1产生力矩M1(向月部分),引力P2产生力矩M2(背月部分)。

图二月球引力

由于M1>M2并且地球在自转,合力矩的作用使地球产生了进动(自东向西)。

因为地轴自东向西进动,导致春分点自东向西移动,从而导致了岁差的产生,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沿黄道西移50″.29,大概25800年在黄道上移动一周

图三岁差

因为有岁差的存在,而回归年的度量(以春分点为参考点)也持续西移。

我们知道,一回归年约有365.25日,假设子年对应0°。

图四,一年三百六十五日

我们把每1°又分为100刻(图5红色箭头指向的一小段),放大后如图6,然后看一下回归年的刻度变化:

图五

第1年:子年

从1刻开始开始,一年后,转动了365度25刻;

第2年:丑年

从26刻开始,一年后,转动到365度50刻;

第3年:寅年

从51刻开始,一年后,转动到365度75刻;

第4年:卯年

从76刻开始,一年后,转动到365度100刻,也就是转到366度上面。

第5年:辰年

又从0刻起(因为366度是整数),一年后,转动到366度(也就是1度)25刻。这个1度就是岁差导致的。

图六

如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图七地支对应年起始刻度

看看图七‬:

子辰申,它们的起始刻度都是1,故申子辰合;

丑巳酉,它们的起始刻度都是26,故巳酉丑合;

寅午戌,它们的起始刻度都是51,故寅午戌合;

卯未亥,它们的起始刻度都是76,故亥卯未合。令人惊奇的是,在《黄帝内经》里,有地轴进动导致岁差并且导致气候变化的详细说明,并且把地支三合都说明了,如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那为什么申子辰合水呢?

《黄帝内经》说:辰申子岁气会同。意思就是辰申子这三年在日月于天球中的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日月对大地的作用便有相似性,故在岁气会同年中六气交司时刻是一致的。正如《类经·运气类》曰:“六十年气数周流,皆如前之四年。”可见岁气会同年是回归年与朔望月的协调周期。朔望月周期为29.5日,其中包括晦朔、上弦、望月、下弦4个特征点,在一个回归年当中,月相经历了49个特征点变化,比1年12个朔望月周期的48个特征点多出一特征点,因此同样需要4年,使月相复位,日月相均每4年相合1次。既然申子辰岁气类似,所以它们有能够相合的条件和环境。那具体什么原因呢?表面上因为申金生子水,辰土克之(理解为大坝)。实际上,我们看看地支藏干:

图八地支藏干

申:壬水;

子本身属于水,并且地支藏有癸水。

辰:癸水。

可见,水是它们的共有特性,三者如果相合,自然合成水。

那为什么亥卯未合木呢?

相合的条件同上,再看地支藏干:

亥:甲木;

卯木+乙木;

未:乙木。

可见,木是它们的共有特性,三者相合,自然合成木。

那为什么寅午戌合火呢?

相合的条件同上,再看地支藏干:

寅:丙火;

午火+丁火;

戌:丁火;

可见,火是它们共有的特性,三者相合,自然合成火。

那为什么巳酉丑合金呢?

相合的条件同上,再看地支藏干:

巳:庚金;

酉金+辛金;

丑:辛金;

可见,金是它们共有的特性,三者相合,自然合成金。

相合,自然是有作用的,而地支三合的作用,就是加强金木水火(也就是四正地支——子午卯酉)的作用,更能体现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运动特点。

纳音三元掌诀

至此《阴符经》讲的:“观天之象,执天之行”完全成立,古人通过唯实朴素观察实证观,而且带入实证的严密逻辑推理,解决“纳音”从天象到生活的完美演绎,除了命理学,音律学还有天文学,古礼学,历史学等等的完美融入指导,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学之人忘了那些古人的智慧结晶,顾此失彼,唯己独尊的浮躁心性,导致这一门学问的蒙尘,“纳音”总括为律历通融,历为天地准的绝对法则,并且与生活仅紧紧结合,作为华夏子孙,这无疑是无上瑰宝,本人不才,一点浅薄见解,还望方家指导鞭策,我致力于古法纳音传承,也录制了一部完整版视频详细讲解纳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