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膳】水芹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食疗药膳

 一葉一如来 2022-09-22 发布于广东

水芹

【别名】芹菜、水芹菜、野芹菜、马芹、河芹、小叶芹。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甘,凉。入肺、肝、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主治】感冒,暴热烦渴,吐泻,浮肿,小便不利,淋痛,尿血,便血,吐血,衄血,崩漏,月经量多,目赤,咽痛,喉肿,口疮,牙疳,乳痈,痈疽,瘰疬,痄腮,带状疱疹,痔疮,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克: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
【营养】全草含挥发油0.066%,其中有α-蒎烯、B蒎烯、月桂烯、异松油烯、苄醇等。另含3个酞酸酯:酞酸二乙酯、正-丁基-2-乙丁基酞酸酯和双(2-乙丁基)酞酸酯。还检出多种游离氨基酸。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绞汁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动静脉的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是由于血管腔发生闭塞引起的以局部组织缺血、肢体末端紫黑溃烂甚至坏死、趾(指)关节脱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慢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且以男性为多。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特发部位为四肢末端,尤以下肢更易罹患;本病与寒冷、吸烟有关,寒湿地区发病率较高,吸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1.阳虚寒凝
【临床表现】

肢端发凉、疼痛、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患肢局部皮肤温度下降,皮肤颜色苍白或萎黄,中、小动脉(跌阳脉、太溪脉等)搏动减弱或消失,舌质淡紫,舌苔白润,脉弦紧。

【食疗药膳】

山鸡桂红汤:山鸡肉250克,桂枝10克,红花15克。先将山鸡肉加水煮八成熟,再加后两者共炖。
鸡丁饭:鸡脯肉250克,糯米250克。将鸡肉切小丁,加少许盐、葱、姜、黄酒,拌匀放置1小时后,加糯米及适量水焖熟成饭。
图片
2.脉络血瘀
【临床表现】

患肢发凉、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加重,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痛甚,患肢皮色暗红,或紫红,或青紫,足背动脉波动消失,舌质青紫有瘀斑或瘀点,脉沉细或沉涩。

【食疗药膳】

红花酒:红花30克,白酒500克。红花泡入白酒中浸泡7日。
川芎黄芪粥:川芎10克,黄芪15克,糯米50克。前2味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取汁,加糯米煮成粥。
图片
3.脉络瘀热
【临床表现】

患肢酸胀、麻木、烧灼疼痛,遇热痛甚,遇冷痛缓,夜间痛剧,皮肤发绀,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舌质红或绛,舌苔黄,脉沉涩或细涩。

【食疗药膳】

丹参酒:丹参30克,白酒500克。丹参泡入白酒中浸泡7日。
红丹百合汤:百合20克,红花10克,牡丹皮10克。百合加水煮沸10分钟,加后两味再煮10分钟,取汁,加白糖调味。
图片
4.脉络热毒
【临床表现】

趾(指)紫暗或色黑,筋枯肉萎,呈干性坏死,溃破腐烂,痛如火灼,夜间痛甚,常抱膝而坐,严重者腐烂蔓延,可五趾(指)相传,渐见肢节坏死,自行脱落,并伴有发热、口干、便秘、尿赤等,舌质红,舌苔黄燥,脉细数。

【食疗药膳】


银花丹参茶:金银花10克,丹参10克,黄柏10克,绿茶20克。丹参、黄柏煮沸20分钟取汁,再用此汁泡金银花、绿茶。
马齿苋玄参粥:生马齿苋250克,玄参10克,生甘草10克,麻油10克,醋10克。玄参与生甘草加水煮沸20分钟,取汁,放入切成3厘米段的生马齿苋,起锅加麻油数滴,醋少许。
图片
5.气血两虚
【临床表现】

身体消瘦虚弱,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畏冷自汗,患肢肌肉萎缩,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生长缓慢,经久不愈,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

驴肉芪归汤:驴肉25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后两者布包,与驴肉同煮,以驴肉烂熟为度。
白斩羊肉片:羊肉1000克,黄芪50克。羊肉与黄芪同煮,肉烂切薄片,调味即可。
图片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