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往事如烟 ” …. 某个秋日的暮晚,独自走在城市的小巷中。 身边有呼啸而过的追风少年,阳光而又明媚,青春在他们脸上开了一朵小花。 夕阳铺陈下一片金色,往事在云端卷边泛黄。 曾几何时,也曾穿着百褶裙在人群中顾盼生矜,挺着稚嫩的胸脯迎风而立。 现在,播放器里剩下的,大多都是一些单调的曲律。 年轻总是好的! “去跃青骢马,金鞭美少年。牵系玉楼人,绣被秋夜寒” 一晃就到了而立之年,习惯了踩着“恨天高”对人微笑,学习着如何温婉,不再迷恋那些妖娆的封面,和买醉后的呜咽与呐喊。 更多的时候,会警告自己不要那么单纯,要懂得去埋葬自己的心事,把委屈和被动的伤害转化成为动力,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概也是许久不再为爱情而伤感了,会给自灌输,离别都是蓄谋已久,可相遇又总是猝不及防。 就这样的,在人间跌跌撞撞,不太敢再让自己去犯一回傻,因为那是自己承受不起的代价。 就算遇见很优秀的人,也总是告诉自己,是你的就是你的。 然而现代明显缺乏耐心,所以不值得等待的,终是不值得。 幸好,一直有保留一份纯白在内心里,于无边寂寥的岁月中与往事抗衡,并坚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信念。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美好,都会被世界温柔以待的。 今天我们就讲一首和“往事”有关的古诗词,看看古人都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过往。 - 诗词赏析 - … 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出自吴文英的《浣溪沙》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醉木犀,词牌很美,曲意悠长。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南唐后主李煜开始有韵,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皆常用。 吴文英:南宋诗人,一生未第,偶为幕府,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飘蓬于江湖,所以史料记载并不多。 吴文英的词风师承于周邦彦,为宋词大家,下笔华丽,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且细腻生动。 如同这首《浣溪沙》,便是他笔下的佳作之一,像一台老旧的唱机一样,诉说着风吹来、梦醒后的故事。 让人想一读再读,醉在词中一直沉沦。 诗词大意可解为: 魂牵梦绕来到了旧时的庭院,花丛掩住了木门,已经物是人非。暮晚的斜阳沉默地落向天际,就连晚归的燕子也不再啼叫,似乎也有自己的忧愁。纤纤玉手轻轻掀开帘幕,暗香盈袖,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悠悠的柳絮缓缓坠落,像是一滴滴别离的眼泪。月亮含羞带俏躲进了浮云里,只留下朦胧的光晕,料峭的春风拂面而过,这份微凉更像是人在清秋。 词人用落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幽长的梦境,也是对往事的回眸。词风温婉,深有蒙太奇之美,飘忽不定,却情感沉重。 “门隔花深梦旧游” 第一句,诗人就写得很美,梦中回到旧时庭院,那是留住他青春的地方,可是不见人来,只有经年生长的花丛掩住了柴扉。 失落之情在这里显而易见,甚至有一种沧桑寥落之感。 “夕阳无语燕归愁” 夕阳本就是无语,春燕也不会忧愁,这些都是诗人自己的情绪。 并不夸张的拟人,使人一下就融入了“暮晚燕归”的寂静氛围里。而沉默是更复杂的悲伤。 “玉纤香动小帘钩” 这一句已然不是诗人的梦境,而是作者往昔的回忆,“爱屋及乌”之情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伊人仅仅是撩动帘幕的小动作,就被诗人记了这么多年,可见爱之深、情之切。 而这样的行为在离别之前,可能只是一种日常。但是现在,连梦中都不得见了。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这依然是一种人格化的描写,借飘絮喻人泪,漫天飞舞,愁绪无边,然而回忆却又那么甜美。 猜想月亮也会相思,不然为何要躲进浮云里? 真是巧妙的比喻,两句可妙传千古。 所以这几句衔接下来,一个残缺的故事已经被诗人展现出来,像是什么都没说,不过是一个纤手迎帘的动作,但又好像把什么都说尽了。 这种深幽的意境,被诗人拿捏得很准确到位。 “东风临夜冷于秋” 这一句是诗人对自己感受的概述,东风即是春风,春风刚刚还在落泪,此刻却像秋寒一样沁人心脾。 钦佩诗人能有这样的心理描绘,不动声色却扣人心弦,让人陷入其中久久不愿出来。 好词就是这样,经得起千百年的锤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