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仙法诀广集》兴南子注(外篇·增·100、何为“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心静自然凉1985 2022-09-22 发布于广东


做事准则双挂哨,别人好坏仔细评。

忠贞富带三乡友,穷理君子无奈何。

这是《玉仙法诀广集》里的最后一首诗。感谢广毅先生出资玉成,故这些法诀名曰“广集”。广毅的名号出自严新大师的“广才儒释道,前握毅悟德。”

从2022年9月23日开始,连载《玉仙灵应法诀之自明诀》,因自明玉成为名之。自明,取意《道德经》“自知者明”。自知,包括明心见性的极致境界。口诀难得,希望好道者认真阅读。

心中不要存他人的不是,是重要修养,也是修行法窍。心存他人不是,就是心里想着他人的不好、不对、不善等等,就会引起我见、我相,接着即是人相、众生相。还有,心存他人的不是,即很难平心静气,容易从显与隐两个层面引生是非矛盾、恩怨情仇。

看得见的是非矛盾是显,看不见的“信息”的影响更严重,那会是“无形的心灵战、意念战”,会干扰修行者入静入定。老子《道德经》里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所以,不要与人结怨,不要心存芥蒂,不要在心里不原谅他人,要原谅他人,用宽恕的、忏悔的、同情的、慈悲的心来化解被人对你的不好。这对修炼非常重要。

严新先生在这方面,有很多开示。彼此有怨的人,人与人的思维波、思维信息也会“精准定位”而相互干扰。修到一定境界自然以明。人与人相互友善、关爱、慈悲,那思维波、思维信息会相互加持。这在修道境界,很常见的事情。

做事准则双挂哨,

做事有准则、讲原则,但也要看到隐与显、阴与阳两个层面的存在,所以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忽视了这两个方面。这就是“双挂哨”。吹哨有时候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惊醒自己。很多人看重显,忽视隐,其实隐态的干扰才重大。

别人好坏仔细评,

别人的好坏,你可以内心评判,这是智慧,是认知。但评判不等于评论。评判是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有了结论,可以“存而不论”,不必讲出来。评和论不一样。评是价值判断,是估量,而论是议论,要说出这个判断、估量。

《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不见世间过之不见,不能于视而不见,而是不主观臆断,不去议论。

但可以“见贤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也。”这就是“自非心”,自己观察自己的过错,从而清净三业。这样就能打除自己的烦恼。

忠贞富带三乡友,

一个人能做到忠诚、贞洁(清净、正确,贞,正也。比如从事正道事业)、富裕,还能带动身边的乡邻友人走这样的道路,这就是非常广大的胸怀,已经走在利人利己的道路上了。这也是小范围的菩萨行。

实际上,人性的弱点导致那些富裕了的人不愿意带动别人富裕。富裕是一方面,还要有忠诚与贞洁的品性才能走上正道。

贞洁,过去多指女性的道德观,特别是女性的性道德观。其实,这是局限化理解。贞洁也就是清净心、正道心。贞,有正、顺等意。洁,净也。

如果修行者把富,不局限地理解为财富的富裕,而是道法、佛法的富裕,自己走正道,忠于信仰,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修行,这也是菩萨行。我一位朋友学佛,就这样带动了身边很多亲朋学佛,建立“佛化家庭”,大家都过得幸福。

穷理君子无奈何,

这是感叹之语,君子穷尽了万物之理,却发现对世间的人事常常是无可奈何。特别是现代社会,信仰普遍缺失而官方又不能正确认识宗教信仰的社会价值,片面地把宗教信仰当成了“人民的鸦片”,而忽视了信仰在净化人心、安顿人心方面的重要意义。

何况,宗教文化里蕴含的人类文明的大智慧,是一切哲学、科学之源。现代人知识多而信仰少,束缚多而自由少,这样的环境下,即便一个真正的明道之人也很难弘道,更谈不上“普度众生”。

这“无奈何”之叹,也是我之感叹。即便如此,还是要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肩挑道脉,倍道而行(加速而行意,见《三国演义》)。

感谢岸灯、玄华、自明和我一起注解这些法诀。尽管对某些法诀的理解有同有异,但弘道的心是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