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女如兰》“苏轼之母”

 解忧小公主学孝 2022-09-22 发布于江苏
《德女如兰》




天下太平看女人

家庭盛衰看母亲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之一,他出生不久,父亲苏洵便到京都游学去了,母亲是他唯一的启蒙老师。

有一天,苏轼和几个孩子在山上玩游戏,顺手拔了一棵小树苗玩耍,他挥舞着小树苗和小伙伴们玩耍。

母亲程氏把儿子叫回来,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叫你回来吗?”小苏轼低着头说:“我不该拔小树苗。”母亲说:“这只是错误之一。每棵大树都是从幼苗长成的,你把树苗拔了,你拔掉的可能是一棵未来的大树。也许,一棵栋梁之材就毁在你手里了。”

你知道树木有哪些用处吗?”母亲又问。

“树木可以盖房子、做家具。”小苏轼答道。

母亲继续道:“你每天在林中玩耍,满山绿葱葱的树荫,给人带来凉爽。如果山上没有了树木,哪有荫凉呢?你拔掉一棵树苗,就是破坏了一片绿荫啊!”

“娘,从今以后,我要年年月月栽树。”

从此,苏母和儿子一起植树。从第一次植树到为官,植树成为苏轼一生的行持。

无论官做多大,每到一处,都植树造林,苏轼所到之处,荒山变绿野,废土成良田。他任杭州太守,西子湖万紫千红、浓荫遮盖、山清水秀,他一生栽了数万株松树。

那时还没有“环保”的概念,但苏母却能从树木的用途及其成长不易去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珍爱,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一次,苏母陪儿子读《范滂传》。范滂为官期间,为民伸冤被奸党诬陷处以死刑。临刑前,范母说:“人以气节为本,寿命长短有何足惜?舍命取义,死而无憾!”

读到这里时,苏母潸然泪下。年幼的苏轼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

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舍身就义,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那时,苏轼只有十岁。

苏轼做官是褒是贬,是安是险,他都以坦坦荡荡、刚正不阿,以一颗赤子之心做人做事。最好的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漫长的影响!苏母做到了。

谢谢大家!

图片

愿108个故事唤醒您的生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