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五步法第三步!中讲了如何估计可变对价,就两种方法: 要么用最可能发生的金额,要么用期望值。 然而估计毕竟是估计,估计就意味着不一定准确,而会计是个严谨又谨慎的语言,对于资产和收益,宁可低估也不能高估。 于是在这估计之上就有个限制条件: 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应当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的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 这里的关键字在于“极可能”。 极可能的意思是远远超过很可能(发生概率50%),略小于基本确定(发生概率95%)。 也就是说记录的收入金额,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A是一家公募基金,规模5个亿,获得报酬的来源有两部分: ①每季度按照季度末该基金净值的1%收取管理费; ②基金当年的回报如果超过10%,则A可以获得超额回报部分的20%作为业绩奖励。 请问,A公司该如何确认收入呢? 有老铁说了,这还不简单,收入构成就两个部分: ①季度末基金净值*1% ②估计一下当年的回报,如果超过10%,那就用超过10%的部分乘以20% 怎么说呢? 如果能估计准确一个基金当年的回报率,其实也没有必要做什么会计了,下一个中国巴菲特就是你了! 炒过股的老铁都知道,股市像坐过山车一样,今天涨停,明天就可能跌停,今天的明星基金,可能明天就排名倒数了。 多少基金经理日夜钻营,也不一定能摸准市场的行情,就算历史业绩再好,也不敢保证当年就一定能重现以往的辉煌。 所以公募基金也早就想明白了,什么超额回报不超额回报的,做大规模收管理费才是硬道理,基金没涨又怎样,只要盘子大, 收入少不了。 股价的涨跌根本不在公募基金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对于一个控制范围外的东西做估计,然后用这个估计确认收入,会计不如直接改名叫编辑。 所以准则为了防止企业滥用估计,就出了一个限制条件: 用估计数可以,但心里要有AC数,确认的收入得是八九不离十能达到的,不能过于乐观,不能将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东西也加以确认。 |
|
来自: 徐甘木financ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