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过年这点事儿(11)

 逸闲堂 2022-09-22 发布于北京

聊聊过年这点事儿(11)

      今儿是春节的第三天,正月初三,民间有个说法,管这天叫“小年朝”或“赤狗日”。您听着新鲜吧!咱甭急,这里的事儿多了。

       咱先说说这“小年朝”是怎么档子事儿。想当年,正月初三那可是宋代宫廷的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降到人间,真宗赵恒下诏书,定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大小官员等公职人员休假五天。

        我这可不是咱瞎说啊!在《宋史》中有记载:“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军、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这后来正月初三就被称为了“小年朝”。这在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这里说的“岁朝”,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说这初三是小正月初一。按道家理论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人们对初三很重视,称为“小年朝”。

       您瞧,这有依有据吧!

        再说这“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大凡遇到他的人,那免不了会招致些不吉利的事儿,所以人们把初三这天定为赤狗日,不宜出门。还有说,在初三这天要是跟谁拜年,一准儿会跟谁吵架,所以习惯上在初三这天谁也不拜年。另外这赤字有贫穷的意思,现在不是有个词叫“赤字”嘛,估计就是打“赤狗日”这来的。所以民间在这天绝对不宴客,免得冲犯赤狗,给自己带来贫穷。

        有了这“小朝年”和“赤狗日”定弦,初三这天,民俗活动和禁忌也就随之而来了,您接茬再听我唠叨唠叨。

      烧门神纸,这纯是民俗活动。一般在初三晚上,人们把过年准备的松柏枝和节日期间所挂的门神、门笺纸画儿等,都得焚烧喽,表示这年就算过完了,又要开始一年的营生了,所以过去说的过年,就是初一到初三。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正月初三是谷子的生日,这一天得祝祭祈年,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不吃米饭,以此来纪念谷子。如果真破了这习俗,人们认为会导致谷物减产。

       老鼠娶亲。这是个有趣的传说,说的是每年的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每家都要早早地熄灯睡觉,以免打扰了鼠辈,同时还要在屋角洒一些米粒、糕饼等,供老鼠食用,这叫“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说到这,您是不是看着新鲜,不光您奇怪,我也觉得别扭,天下竟还有跟老鼠分享收获的!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年初三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因此,人们要早早的熄灯睡觉,这老鼠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就没法“成婚”了,这样老鼠才不至于生一大堆的“鼠子鼠孙”,免的偷吃米粮。嘿,这说法挺好,估计大伙儿能接受,您说呢?

       其实,古人的一些说法确有时代的印记,也不乏有一些迷信的东西,总归是传说嘛!实际上这一过年,人们从小年就开始忙活,大年三十守、初一到初二再迎来送往的,前后十来天不得闲儿,能不累吗?到大年初三了,无论是免出门也好,还是早睡觉也罢,不让老鼠成婚那是传说,保证睡眠、养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年开始,我看倒是正根儿。

        正所谓民谣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这意思就是说初一、初二都起大早,到了初三了,可以睡个懒觉,补补睡眠。

       贴赤口,这是南方民间的习俗。正月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人们认为,这一天里易与他人发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就是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写一些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在积了两天的垃圾堆上也得放上一张,在初三这天,随垃圾挑到外面一同倒掉。贴“赤口”,实际就是人们的一个愿望,祈求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与人和善、不争不斗、免除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猪日。民间传说,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不能杀猪。自秦汉以来,传统的说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这是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是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所以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

       合子。民间俗语说:“初一饺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往家转”,这说的是初三有吃合子的习俗。合子,简单说就是薄皮的小馅饼,也是咱中华面食的一种。在咱们国家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吃,特别是这北方城市,一提起韭菜合子,那是情有独钟啊。

       吃合子,最讲究的应该是吃烫面的,皮薄有弹性,馅大口味足,吃到嘴里那感觉,光想着都好吃。不过今儿,咱就只能说到这了,这吃的事儿,得机会那得单聊,关键是得有氛围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得嘞,大年初三的这点事儿,咱就聊到这儿,明儿见了您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