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基本情况:患者,女性,47岁,双髋关节疼痛 MRI图像: 图1 T2WI-FS TRA 图2 T2WI-FS TRA 【检查所见】 双侧坐骨股骨间隙变窄,左侧约10mm,右侧约13mm,双侧股方肌受压、变形,内部见斑片状T2-FS高信号,边缘少许渗出。 【影像诊断】 双侧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概述】 坐骨撞击综合征是由股骨-坐骨间隙变窄引起的疾病,是引起髋部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年女性;轻到中度髋部疼痛,可向远端放射(累及坐骨神经);多无外伤病史;发病时间长,但是临床重视不足,容易与椎间盘病变混淆。 【解剖基础】 坐骨-股骨间隙 坐骨结节、股骨小转子之间的间隙; 股方肌与坐骨神经走行于其内,是股方肌的病变压迫坐骨神经造成症状的解剖学基础。 股骨小转子有髂腰肌附着,坐骨结节有腘绳肌附着,所以该疾病在影像上应该注意到髂腰肌肌腱、腘绳肌肌腱的损伤或撕裂 【测量标准】 ① 坐骨-股骨间隙 中立位时,坐骨结节外侧皮质到小转子内侧皮质的距离,小于15mm即可判断变窄; ②股方肌通过最小间隙,中立位时,腘绳肌止点表面至髂腰肌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10mm即可判断狭窄; 【影像表现】 坐骨-股骨间隙狭窄,股方肌变形,T2WI、T2-FS信号增高,可伴髂腰肌肌腱、腘绳肌肌腱的损伤或撕裂。 时间较长者,可出现股方肌萎缩,脂肪浸润。 【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FS减压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