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农村改革试验】江苏第三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案例推介(三)

 昵称37581541 2022-09-22 发布于江苏

本文字数:155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图片

2019年8月以来,我省支持24个第三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持续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家庭农场电子记账模式——家庭农场随手记已经在全省推行,并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昆山市、常州市武进区、南京市六合区基于农村改革试验打下的基础,分别成功入选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7项改革试验成果被设区市及以上推广。近期省农业农村厅将推介一批案例,为各地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启发借鉴。

江阴市:

村社分离改革:让农村发展更具澎湃活力

图片

江阴市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财务事务相分离改革,形成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村(居)委会全面履行民主自治和服务管理职能,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专注于发展增收、增加农民股份收益的新格局,初步建立了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均衡保障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乡村治理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强村富民成效显著。突出重点环节:实施事务分开,出台《江阴市村社分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居)委会财务事务分离改革试点意见》,将现有村级事务分别落实给村(居)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财务分离,原村(社区)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确权到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市级逐步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市财政通过生态补偿、薄弱村扶持等渠道每年安排2亿元左右资金保障村级运转。开展人员分流,理顺村(居)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机构设置,做到“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财务核算、议事决策、资产管理”五分开。突出改革创新。共梳理出12项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职事项清单,27大类村民委员会依法协助事项清单,推进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出台1个改革试点意见、6份指导性文件,形成“1+6”政策体系,及时总结改革经验,逐步实现村社分离改革的实践、理论、政策成果制度化。突出资产监管。建设覆盖市镇村的全方位的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资金支付全部通过“E银通”转账,财务记账全部通过“记账通”全流程信息化操作,村级“三务”全部通过有线电视“户户通”平台进行公开,纪委通过“预警通”对全市的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程监管。

淮安市淮安区:

“土里刨金” 走出强村富民路

图片

淮安市淮安区坚持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盘活利用土地资源为切入点,通过面上统筹、项目集成整合投入3300余万元,广泛运用“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在14个村居探索实施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模式的农村集成改革,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子。建好“一个支部”,各试点村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项目上,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抓手,有效集聚农民,发挥集体“统”的功能,夯实乡村善治基础。搭建“两个平台”,成立了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搭建集体统一经营,以粮食规模种植为主导、特色种植和加工、对外服务等为补充的产业发展平台。打造“三大中心”,因地制宜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0个、农机库14个,配置了农用机具224台(套)、大米加工流水线2条,配套建设了工厂化育秧中心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并对周边镇村开展社会化服务,强化产业硬件支撑。实施“四个绩效”,落实村干部“增量绩效”“包干管理绩效”“红旗绩效”“发展绩效”等激励举措,推动了政策和机制创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整合“五项改革”,引导带动农民、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加入改革实践,形成了村集体控股主导,农民和其他主体共建共享的股权格局和利益格局。截至2021年底,14个试点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在50万元以上,带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4500元。该区相关做法入选全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全省农村改革精选案例,被写入2020年淮安市委一号文件在全市推广,在《江苏改革简报》《江苏农村要情》等进行了刊载。

厅政策与改革处 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