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的哲学,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近?

 skysun000001 2022-09-22 发布于北京

哲学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近?

在西班牙剧集《校园哲学家》中有这样一段对哲学的阐释:

「哲学能够让我们学会反思,反思生活的一切,怎样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和讨论事物的正反面,哲学是重新认识我们当下所知道的一切。

图片
☉图源:西班牙剧集《校园哲学家

可以说,哲学从来离我们很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柏拉图的哲学作品《理想国》就是从苏格拉底和他人的日常谈话中延伸而出。

在《理想国》的第一卷开头苏格拉底去拜访一位长者,他向长者问询老年阶段的生活过得如何,长者回答说他体会到「另一番自由随性的快乐感受」

苏格拉底接着问,您的幸福是不是因为家财万贯?长者说,他的幸福主要不是因为钱财,而是因为自己从不欺诈他人,问心无愧,没有恐慌。

这样简单的聊天就引出了《理想国》的核心问题:不说谎、偿还债务就是正义吗?正义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它具体到我们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也可以上升到法治层面。

《理想国》中的讨论都是这样具有普遍价值的议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曾如此评价《理想国》:

「《理想国》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几乎浓缩了所有学科的兴趣点和问题意识,无论什么学科和专业的学生都能通过这个文本找到本学科的历史源头。」

《理想国》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的源头。它启发了众多的思想家,比如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都从中提取了灵感。

怀特海对柏拉图有这样一句评判:「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

可以说,读懂了《理想国》也就读懂了半部西方哲学史。

今天分享给大家历史文化学者张新刚老师对《理想国》的一段导读,让我们循序渐进接近这本世界巨著,让它指导来我们当下的生活。


柏拉图如何讨论正义?

讲述/张新刚

《理想国》这本书一共有十卷,它讨论的主题很明确,就是什么是正义?

书的一开场是苏格拉底在雅典城外的比雷埃夫斯港,参加了一个宗教仪式,回城的时候去了克巴洛斯家里聊聊正义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正义?

在传统的社会里,有些人说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如果你和别人借了东西,把东西还给人家,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苏格拉底说,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在清醒的时候借给了你一件武器,但你想还给朋友的时候,朋友疯了,这时候你应该把武器还给朋友吗?

你还给他,他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那么这个时候似乎归还朋友的这个武器好像也不是正义的。

还有人说,说扶友损敌是正义。帮助朋友,伤害敌人,这是古希腊非常流行或者非常受大家认可的一种价值观,我们今天社会也是这样,帮助你的朋友,伤害你的敌人。

但是苏格拉底说,你的朋友肯定是个好人?我们当然会说我们的朋友都是好人。

那什么是好人?好人肯定是一个德行卓越之人,如果一个德行卓越之人,你怎么有能力去伤害别人?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西游记》唐僧有三个徒弟。那么试问每次去打妖怪的是谁?肯定不是唐僧,都是他的徒弟们来帮唐僧消灭这些妖魔鬼怪,然后在把妖怪打出原形的时候唐僧还要说一句阿弥陀佛。

那么试问唐僧有能力伤害敌人吗?可能是没有的。如果一个极善之人,纯粹的一个好人,他是没有能力伤害别人的。那么扶友损敌怎么算?你可以帮助朋友,但是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好人,你也是一个好人的话,你是一个纯善之人,你如何有伤害别人的能力?

紧接着一个特别有智慧的人闯了进来说:苏格拉底你在掰扯什么?正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图片

☉图源:日剧《胜者即是正义》

因为我们在每个城邦里看到统治者都是那些强大的人,而强大的人会为了自个儿的利益去颁布法律,把自己的利益用法律确定下来。你遵守这些法律那你就是正义的,你违背这些法律,那么你就是不义的。

这是一个非常赤裸裸的观点,我们今天其实很多人也信奉着这一点。马克思说,阶级统治的工具叫做国家,所谓的国家无非就是统治阶级要把自己的利益固定下来,让被统治阶级服从。

所以马克思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国家的社会,因为没有阶级统治了。

在这个意义上,这个智者说得好像也对,但是如果你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它是无法被人接受的。

如果我们说一个统治者为了把自己的利益确定为法律让被统治者服从的话,被统治者服从,遵守法律就是正义,不遵守法律就是不义的,那么请问,统治者是正义还是不正义的?

因为法律是他制定的,或者是说统治者利用自己的强力来制定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件事情本身是正义,还是不正义的?

我们会发现,这个对正义的理解其实是把统治者被刨除出去了,只有被统治者服从或者是违背法律,才有正义和不正义的问题,对统治者来说他超脱这个问题了。

智慧的人说,那好吧,正义就是他人的好处。那些弱者服从法律,其实是维护的是强者的利益,而这个事情本身可能是不正义的。讨论到现在,我们仍然找不到一个普遍的关于正义的定义。

这就引出了对正义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柏拉图的兄弟格老孔提出来的,他说苏格拉底「我特别想听到你来赞美一下正义,但是我又听到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头,在我们城邦里有很多人都说正义这个事情不太靠谱」。

正义不太靠谱是因为它的来源。他说正义是一帮弱者,他们在伤害过别人获得一些好处,同时自己也遭受了别人的伤害之后,比较了一下,觉得自己被别人伤害这个痛苦远远大于伤害别人所带来的那些好处。

所以这样一帮弱者就制定了一个契约,说我们就不要互相伤害了,这个契约就叫法律。

他说如果有一个人他能够伤害所有的人,而不被其他所有的人伤害的话,那么他是不会履行这些所谓的正义的法律的。

简单来说就是你之所以愿意做一个正义的人,遵守法律的规定,不是因为你真的愿意,只是因为你不得不这么做。紧接着他又讲了一个故事,他讲了一个牧羊人的故事。

他说有一天突然地震了,震出一个洞穴,牧羊人就走到洞穴里头发现了一个巨人,巨人手上有一枚戒指,他就把这枚戒指戴到了自己的手上。

戴到自己手上之后,他发现这枚戒指转向外面他就显身,转向自己他就隐身了。然后他有了这枚戒指之后,他就勾引了王后,杀了国王。柏拉图讲这个故事是为了什么?他是想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不是真的不想做坏事,而是没有能力做。

一旦我们有了这个可以隐身的戒指之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实现内心中邪恶的小念头。

所以设想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个戒指,你最想干什么?如果你有一点点不好的念头,就说明这个故事是成立的。■


本文整理自知鸦通识经典导读系列之《理想国》,主讲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