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将10万具骨灰撒进大海后顿悟:人生短暂,除了生死,再无大事

 谢耳朵馆长 2022-09-22 发布于四川

提起海葬,很多人是陌生的,送葬人陈琦,做海葬的职业已经25年了。过去的25年里,他每年要帮逝去者的家属,将约7000具骨灰撒入大海。即使是受到疫情限制,每年也要抛撒4000具骨灰。过去的几十年,海葬在中国发展迅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环保,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是带着情愫的,这些人生前不惜斥巨资,嘱托家属驱车千里到海里安葬自己......

在他们的眼里,海葬是为了回归自由,生命起源于大海,也应该归于大海。陈琦的团队算是最早一批入行的海葬团体,在土葬还是主流文化时,很多人接受不了海葬。25年前,陈琦意外地接受了这个新行业,不过那时候的他可没有现在这么受欢迎,开着海葬的船,到哪个码头都会被嫌弃,都会被人觉得晦气,就像瘟神一样。现在他都能回想起,第一次海葬的狼狈经历,当家属把骨灰撒向海里时。海风掠过,骨灰没有落入海里,反而把家属吹得满身都是,船甲板也蒙上了薄薄一层灰。

很多家属不满意这样的服务,都斥责陈琦……不过到了现在,一系列流程都完善了,每次出航,陈琦的船只满载着生灵和亡魂,带着对他们的敬重,驶入那条再熟悉不过的航线。陈琦也因此听到了不同的人生故事,对死亡有许多新的看法。“人生太短暂,太脆弱了,一定要好好地活在当下。”

尽管要经常面对无数的死亡,在听到某些故事后,陈琦还是忍不住和家属一起流泪。毕竟人的情绪是共通的。

“对于这种生死苦难,多个人分担不是坏事。”善良的陈琦说。海葬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到了目的海面的鸣长笛三声,鸣笛声止,便开始投放骨灰,将骨灰罐放置海面的过程中,许多家属还会抛撒数以万计的千纸鹤,表示对逝者的礼敬,尊重。鞠躬之后,陈琦会开船绕行投放地点一周,作为对逝世者的最后告别。至此之后,船只朝回去的方向返航,逆水而行,而骨灰罐顺水而下,生和死朝着两个方向各自前进,亡者进入大海获得安宁,生者回归现实继续前行。

或许很少有人有陈琦这样的经历,他像一位摆渡人,看尽人间疾苦,最终将亡魂渡彼岸。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情愫,不少人选择海葬的方式,仅仅因为便宜,陈琦曾对一位逝者家属印象深刻,这位家属在登船前站在祭品售卖台前踟蹰。他最后支支吾吾询问:“我钱不多,能不能给我半份贡品。”善良的陈琦最终还是将整份贡品递给了对方,毕竟生死最后一刻,没有必要为了这点钱为难对方。

在经历了这么多生离死别之后,陈琦印象最深刻的道理,就是要活在当下,而他自己坦言,将来也一定会选择海葬的,毕竟自己送走了那么多人,也想过去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给他们带带亲属想说的话。至今为止,仍有不少人接受不了海葬,受中国传统“入土为安”理念影响,很多人觉得海葬会失去和逝去者的链接,踪迹难寻,并且他们认为海葬有这样的意味:四处漂泊,无根无靠,逝去者不想见无依无靠。

土葬虽然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心理,但是也让大国的土地资源愈来愈紧张。从心理学上说,土葬能最大程度上保持持续性联结。而持续性联结,是生者与逝者爱的桥梁,对于有亲密关系的两人,最怕的便是一方遗忘另外一方,丧亲是人类最悲痛的议题。而遗留下来的骨灰盒不仅仅是伤痛,更是深深的爱。海葬的好处:充满仪式感,让生者成长,逝者安息。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将逝者的骨灰抛向大海,悲痛的同时,也带着某种浪漫,回归大海,亦是自由的集中表现 ,生而为人,其实一生都活在外界的束缚之中,只有真正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才能清楚的知道内心想要,但有的时候,为时已晚,生者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更加珍惜当下,而逝去者为完成这样的夙愿,祈求海葬海葬帮助人们正视死亡,更好地体会活着的意义。海葬其实有一点和土葬不同,骨灰抛洒的那一刻,便是在做最后的告别,这也意味着,生者要正视死亡,正确看待分离,进而才能真正回归于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沉浸在死者的悲伤中无法自拔,无法过好当下,正视死亡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体会死亡的含义,面临告别,才能更好地去体会活着的意义。心理学上说,人面对死亡时,内心会有一个哀伤的双程加工模型,丧亲者的生活被分成了丧失和恢复两个部分,两个部分都有一些应激源。死者的遗物通常是应激源“我一想到他,看到和他有关的东西,我就很痛苦,就会落泪”等。恢复部分的应激源在于,生者体会到了现实中有意义的存在,“虽然他不在,但生活还要继续;以前是他陪我做什么,现在换成了其他人”等观念。

人在不同的应激源当中来回摆动,逐渐适应,最后,能够坦然接受死者的离去。海葬的意义或许就是加速了这样的模式,能让人更快的接受现实。死亡带给人的意义有好有坏,但愿生者能够释怀,将这份对生命的敬重,传递人间,除了生死,再无大事。作者 | 汤米编辑 | 不下雨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