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创新研发让晚期肺癌不断创造奇迹!肺癌大咖:高龄老人得晚期肺癌也不要怕

 阳光雨露253 2022-09-23 发布于浙江
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的“壹脉相承 智驭未来”首届MET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共探肺癌诊疗新进展,目前MET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靶点。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高龄老年的肺癌也不要怕,未来将努力在高龄病人中推动分子检测,也能拥有重获新生的希望。

中国创新研发让晚期肺癌不断创造奇迹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被认为是重要的治疗靶点,而MET基因中剪切位点的突变可以导致 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主要驱动机制。在选择性MET抑制剂上市之前,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肺癌患者缺乏高选择性的靶向治疗药物,而选择性MET抑制剂赛沃替尼的出现,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成为中国罕见靶点创新药的重要标杆。

从8个月到5年,这个靶向新药一直在缔造生命奇迹。沈老伯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肺癌晚期患者,他是参加“赛沃替尼”临床研究的第一位病人。“从2017年2月至今,沈老伯的疾病稳定已有5年。”从沈老伯开始参与临床研究至今,陆舜教授也很欣喜,“现在,老伯的病情很稳定,只要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沈老伯得的是“肺肉瘤样癌”,发病率占肺癌的2%。根据基因检测,他有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这类肺癌患者的治疗一直存在困境,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术后肿瘤容易转移,以往只能使用传统化疗,但总生存期只有8.1个月,是世界性难题。

2017年,沈老伯确诊后,医生虽然快速给他进行了化疗,效果却不理想,首次化疗后,他出现了双侧肾上腺转移,最大转移灶达3.6公分。好在出现了转机,陆舜教授领衔的“赛沃替尼”相关临床研究启动了!他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第一位患者。

沈老伯进入临床研究后,仅服药1个月,转移灶就缩小到2.4公分。服药3个多月,自2017年5月开始,这个转移灶大小就缩小至1.8公分。此后服药四年多,肿瘤就始终维持在这个大小。

去年这个靶向药物在中国取得了全球范围的首个注册审批后,更多的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更加精准的治疗,创造了生命延续的“奇迹”。

陆舜透露,

“临床当中应用效果很好验证了注册研究的结果,可能比注册研究结果好一点。在非肉瘤的肺癌当中中位生存期达到十七点几个月。另外,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中国医生也在不断地在临床实践当中加以优化,包括给药方式的探索。”

此外,赛沃替尼目前正在肺癌、胃癌和肾癌等多个瘤种进行全球注册性试验,陆舜教授希望国产原研药不仅能惠及更多疾病领域的中国患者,也能够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好药。

本土创新药扬帆“出海” ,让世界感受“中国智造”力量

随着“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利好频出,加速了中国创新药品研发和上市的步伐,国产创新药历经了“跟跑”到“并跑”再到如今“领跑”的新阶段。

在药品监管新政掀起的产业变革下,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的跨国企业与深耕本土创新药品研发的中国企业强强联手,俨然成为了共同推动新药研发、上市与出海、快速惠及患者的行业新趋势。

比如华领医药与拜耳就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多扎格列艾建立战略合作、礼新医药与美国Turning Point公司针对创新抗体偶联药物LM-302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

而已经露面一年的中国首款选择性MET抑制剂赛沃替尼,则是和黄医药与阿斯利康战略合作的成果。中国首款且目前唯一获批上市的选择性MET抑制剂——赛沃替尼于去年6月在中国获批,不仅标志着赛沃替尼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注册审批,同时也成功填补了国内选择性MET抑制剂的治疗空白,还有望成为首个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肺癌靶向药物。多方为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国际化发展不懈努力,助力中国创新药扬帆“出海”,更提升“中国智造”的世界影响力。

大会还齐聚肺癌领域顶尖专家、学者、菁英医生、企业代表等,围绕MET异常NSCLC治疗进展、MET异常肿瘤精准诊疗、精准MET检测如何助力精准治疗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涵盖了临床、检测等多个核心维度,共话MET靶点的精准诊疗与中国创新药研发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