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改变了,孩子的抽动症就会变好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这个暑假,有家长反馈孩子的抽动症状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也有家长反馈,对孩子一直比较宽松,但是孩子居然有抽动症。

那么,抽动症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除了孩子本身体质和神经发育方面的因素之外,抽动症跟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以及家长相对应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性格内敛,不善于表达,情绪调节方式不太好,长期压力的情绪得不到疏解,会容易患抽动症;也有的孩子很开朗,自尊心很强,却又受不了批评和管束,遇到压制型的管教方式也会引发抽动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儿童心理疾患的发病率趋势远高于成年人。虽然成年人压力大,但是,成年人抗压能力也大,而且发泄压力的方式也很多。

反而,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容易忽略。一方面,孩子的表达和调节能力不够,情商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另一方面,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倾诉,觉得孩子的事都是芝麻绿豆点大的事情。等到孩子到青春期严重的爆发,很多家长在回顾中会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早就埋下了伏笔。

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或者是在小学阶段能有一些问题的呈现,我们家长越早发现越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尽早地帮助孩子去干预。

家长提问:

抽动症的干预是不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改变长期压抑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先改变家长的管教方式啊?

海英博士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抽动症的患儿,一般来说疗愈的时间会比较长。

比如说,在第一个干预阶段里,可能孩子情绪改善的比较好,那么在后面两三个阶段里,重点要去帮助孩子增强他的抗压能力。

为什么说抽动症需要长时间呢?

因为抽动症有个特点:越早发病,病症持续的时间越久,那么病症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也跟孩子的性格特点有关。

如果孩子天生就属于比较压抑、听话的性格,孩子会把所有心事都藏在心底,很难跟父母倾诉。亲子之间的沟通,就像一道墙。如果孩子再合并多动、兴奋的性格,对于家长来说,管教方式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家长往往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久而久之,孩子的抽动症可能会固化下来,发展成慢性症状。

如果家长的性格比较急躁、完美主义,那么亲子之间相处起来,就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

所以,抽动症的疗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孩子自身性格是一个因素,同时,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一个因素。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解:我们都已经改变了,为什么孩子还是抽动?

家长需要改变教养方式,但这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条件,我们还得去帮助孩子去缓解压力。

可能这个孩子本身就是很焦虑的个性,再加上家庭环境里父母比较追求完美,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变得焦虑,追求细节和完美。孩子在遇到学习压力、同伴交往的压力时,不知不觉就抽动。

所以,家庭的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而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如果抽动症强度比较大,缓解就会比较慢一些。

我们在给孩子做干预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另一方面还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指导家长在家怎么做。

孩子的症状在逐渐减轻的时候,同时,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的缓解,这是一个相互过程。

家长提问:

您好,我家孩子七岁,抽动症有两年多了,时好时坏,现在暑假,孩子基本无症状。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家长现在对孩子太过宽松,孩子一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就特别爱发脾气。对于学习很反感,不爱学习,每次让他写作业就很不愉快,他自己也跟我们说不喜欢学习,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海英博士回答:

虽然孩子现在只有7岁,但是抽动症时间有点长。

一方面,可能有孩子性格本身的问题,在患抽动症的两年时间里,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情绪可能会受到影响,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就开始闹情绪。

在刚起病的阶段,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不怎么发脾气,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很严厉,孩子的情绪和抽动行为可能会变得严重。

孩子的抽动状态会影响情绪,情绪也会影响抽动状态。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且,孩子患抽动症,也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意义。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尽量没给孩子增加压力,孩子虽然抽动症状好了,但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孩子的抽动可能压抑住内心不开心的情绪,等到环境比较宽松的时候,或者他自己情绪压不住时,孩子脾气就会爆发出来,所以,并不是家长一味的宽松,孩子就好了。孩子可能有他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这儿曾经接过一个案例,有个小男孩患了抽动症,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要放松心情,我们不会给你压力。父母很不理解,已经不给孩子压力了,孩子还是抽动?

这是因为孩子内心有一股潜在的压力,虽然父母没有给他压力,但是学业压力和同伴压力,也让他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个孩子性格比较敏感、不自信。他心里的负面情绪一直都得不到释放,就会通过躯体来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过度保护孩子,然后孩子一点压力都承受不了,就像温室里的花骨朵,脆弱易折,还是需要给孩子一点压力。而且,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强大起来。

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孩子的学习问题,学习动机不强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孩子本身注意力水平可能不是太好,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多的困难,加上孩子不自信的特点,就在学习中产生了强烈的畏难情绪。针对这方面,我们需要想办法让孩子在学习当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就感,再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过早或者过多地给孩子进行了课外辅导。很多父母特别焦虑,害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过早地给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过早地对孩子进行认知方面的训练,结果压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给孩子减压,并且想办法让孩子慢慢对学习产生兴趣。

如果父母给孩子灌输的学习内容超过了孩子年龄范围的认知水平,孩子就会产生压力,会觉得学习没意思。孩子除了校内学习,业余时间就奔波在各种补习班里,孩子也会觉得喘不过气。

在这里,我们也真诚地建议家长,适当地给孩子减负,尤其在小学阶段适当地补课,防止孩子厌学。孩子最后能不能成才,最关键的还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

家长提问:

孩子五岁半,内向,好胜心比较强,抽动症状出现了有3个月了,近两周的症状明显,孩子不想去幼儿园,要求放暑假。在家没有症状,但一提幼儿园,又开始频繁的眨眼,这种情况是属于心理的原因多一些吧,是孩子不够自信吗?

海英博士回答:

这个家长分析的很正确,孩子确实有点不自信。引发孩子抽动的一个主要心理原因是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里可能会觉得有点压力。

每个孩子的性格承受能力不太一样,有些孩子在幼儿园特别开心,有些孩子并不太适应幼儿园。但是,每个孩子的表现形式也不太一样,有些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早上起来就哭闹,这个孩子表现方式是眨眼,说明他内心很痛苦,很抵抗。

孩子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一方面可能知道自己拗不过父母,另一方面可能不太清楚怎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不管哪个方面,都需要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

另外,这个家长提到孩子内向,好胜心比较强,说明父母对孩子也比较上心,在细心地观察孩子。

孩子有很强的好胜心,可能是他对输赢有认知的偏差,“只有我赢了,我才是最厉害的”,“只有我赢了,别人才会喜欢我”,“如果我输了,那就说明我不如别人,我很差劲”。所以,孩子就格外想要赢。

家长要在鼓励,认可的基础上,推动孩子去战胜困难。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孩子害怕失败,不能接受输赢。背后是孩子面对挫折的一种态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抗挫折能力,这也是自信心的一部分。我们在专业情商训练里需要通过孩子的认知改变、成功经验的积累、行为的塑造等一步步来进行。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