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故都|何以如此独特?

 行者aw7sg93q3w 2022-09-23 发布于辽宁

图片

“由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民族共同修筑的统万城,是民族文化的丰碑,也是当地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值得认真地开展深入研究。”

——侯仁之教授

经过多年的考古挖掘、环境治理和保护利用,这座位于陕西靖边、毛乌素南缘的匈奴故都——统万城,将以别样的风采重返人们视野。

由于统万城具有重大的考古文物价值,得到了陕西省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 “310”重大文化项目之一。

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榆林市和陕文投集团的大力指导支持下,靖边县携手榆林文旅公司,历时5年共同规划建设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也将于近期开园。

图片

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

图片

绿色环抱中的统万城遗址博物馆

统万城究竟有什么独特魅力?又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追寻答案。
01
TONGWANCHENG

从历史文化的内涵说起

草原丝路重要节点 民族融合实物例证

统万城是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大夏国的都城,拥有1600多年悠久的历史。该城始建于公元413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北宋几个朝代,到北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被废,行政建置前后分别称为统万城、统万镇、夏州城、察罕脑儿城。

图片

统万城遗址


虽然大夏国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20余年,但其都城作为北方军事重镇却有近600年的历史。在建成之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重镇之一,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融汇集的经典范例。

图片

统万城与丝绸之路

统万城体现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融合的草原文化, 同时它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该城南望关中平原,北控草原大漠,正好位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出繁华京都。它的城市形态反映了南北文化交流的特点,既体现了中原汉族文化的都城营造制度,又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同时也反映出中原地区天人感应、法天象地的思想。

图片

统万城遗址博物馆内匈奴群雕

统万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和匈奴民族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虽然残缺不全,却是历史文化的“真品”。它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风貌、历史文化知识、文化底蕴、史载轶闻、民间传说故事等都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02
TONGWANCHENG

从考古文物价值说起

遗迹众多文物丰富 揭开历史神秘面纱

统万城是世界上遗留下来的早期匈奴古都,具有相当大的文物保护价值。是研究大夏和西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城市、建筑、生态环境变迁、民俗和匈奴民族的重要文物资料和第一手实物资料。

图片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规模十分宏伟,城墙数里,敌楼耸立,今城垣仍存,分内外两城,东面土城为外郭城即皇城,西面土城为内城即宫城。经过多年的考古挖掘和文献考证与研究,现在已经发现该遗址主要存在墩台、城墙、敌楼、马面、钟鼓楼遗迹、宫殿遗址、瓮城遗迹、永安台、服凉门、平朔门、 朝宋门、招魏门、凤阳门、护城壕等遗迹。

图片

永安台遗址

图片

西门瓮城遗址

匈奴民族是一个在中国北方驰骋了10个世纪又消失了15个世纪的民族,由于历史上基本无匈奴民族的详细文献资料,统万城的挖掘将有助于揭开匈奴族神秘的面纱,将有力地促进匈奴民族的研究,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

城内遗留下来的文物相当丰富,历年出土汉至宋代的文物有铜印章、钱币、兽角、石碑、瓷器、陶器、花方砖、瓦当、壁画残片等。以统万城遗址为中心,向东近15km,向南近20km的范围内都分布着比较密集的古墓群,也是考古发掘研究的重要内容。

图片

图片

统万城遗址博物馆展陈文物

图片

03
TONGWANCHENG

从建筑艺术的魅力说起

建筑史上重要实例 古代城防系统典范 

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记忆。

统万城是虽然是土城,但是用砂、粘土、石灰组成的“三合土'筑成的城墙,具有着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

这种筑城方法比明代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古代建筑及筑城史上的一个重要实例,更是我国古代土工建筑的一大奇迹。

图片

夯土夯筑示意

图片

统万城“城墙的秘密”互动装置

统万城具有高大的多层悬挑式角楼,不仅高度空前绝后,而且年代最早,在中外筑城史上非常罕见,同时也是唯一一例悬挑式的多层木构角楼。

图片

楼阁搭建示意

为了抵御外敌,增强战备力,高大坚实的马面和城垣,组成最致密和最完整的城垣防御体系,而马面的空间则作为战备仓库囤放兵器,这在之前的古代建筑和军事文献中都没有类似的记载,可见,统万城是我国筑城技术和战争防御工程设计的重大发展。

经过15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白色城垣和角楼残迹依旧轮廓毕现,部分建筑墙址犹存,护城河也隐约可见。

图片

统万城马面、城垣、瓮城

那屹立在沙漠中的皇城雄姿,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众多的马面,独特的“崇台密室”的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勒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图片

永安台搭建示意

统万城匠心独运、富有创造性的规划设计,也对现代的筑城技术和战争防御工程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图片

现存遗址与复原图对比

04
TONGWANCHENG

从生态环境的意义说起

生态变化实验场所 环境变迁反映尺度

统万城高耸于沙海之中的白色城垣与角楼残迹,折射出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强烈反差,同时也反映出当地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它的兴废不单是一个城市的历史问题,而是揭示了北方生态环境敏感带地区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

图片

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

秦汉时期,它是“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建城时,它是“背名山而面洪流”;到8世纪时,它是“大风积沙”;9世纪时是“堆沙高及城碟”;到了10世纪,已经是“深在沙漠”;如今,统万城则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图片

图片

四季变换的统万城

统万城的兴废作为反映环境变迁的一个尺度,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能够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也是具体探讨和区分自然因素与人类因素对环境变迁影响强度的比较理想的实验场所。

05
TONGWANCHENG

从科学研究的意义说起

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民族交融经典之作

发现、考古、研究、展现,统万城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秘密。

作为农耕与游牧交界地,统万城可称为凝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杰作,这里留下了匈奴、党项、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与中原汉族相交、相处与融合的足迹,是西夏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经典之作。

图片

居住在统万城的少数民族

统万城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继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特定的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对研究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科技、军事和考察古代建筑艺术、研究城市 发展规律、生态环境变迁都有重要的价值。

图片

统万城遗址博物馆

06
TONGWANCHENG

从旅游意义与价值说

历史文化纪念丰碑 旅游价值意义非凡

统万城虽然饱经风霜,仍卓然挺立、雄浑苍茫,残垣断壁间仍然透出雄伟气势,昔日繁华依稀可辨。这座古城遗址是一座历史文化纪念碑,可以让游客抚古思今、感慨万千,别有一番旅游情趣。

蓝天白云下,空旷的荒原上,万里黄沙,十里白城耀眼夺目。旷野孤城,空寂无人,天地广袤,惟有历史的长风迎面吹拂,让人体味到“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的悲凉和“寒声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栏怅惘中。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这历史的苍凉与悲壮。 

图片

晚霞的统万城

统万城遗址给人以悠远、神秘之感,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它“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历史辉煌与“荒沙掩影,砾石绕肠”的现实悲哀。游览统万城遗址可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欲望,甚至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美壮观的景象。 作为一处历史文化遗产,统万城体现的是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

统万城千年古都旅游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它不仅具有景观之美,更重要的是具有历史人文景观的内在美。统万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重要的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及重大的生态环境意义都赋予了它重大的旅游价值和意义。

图片

穿越体验游览统万城

匈奴是怎么来的?

他们是怎么筑造的统万城?

统万城1600年经历了什么?

现在的统万城是什么样子?

今后将如何开发保护?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等待更多的游客走进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里去寻找和发现。


来源 | 榆林文旅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