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自身免疫性胃炎向胃癌进展的危险因子

 昵称60542818 2022-09-23 发布于江西

导读




        20226Massimo Ruggegut团队在Gut杂志发表了《Autoimmune gastritis: long-term natural history in naïve Helicobacter pylori-negative patients》一文,先前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几乎所有研究报告中AIG都合并H. pylori感染史,这无法准确阐明AIG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该研究严格排除H. pylori 感染,纳入了211名单纯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患者,组织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长期随访证据表明AIG与胃癌风险无关联。同年7月,James Goldenring教授在Gut杂志发表关于H. pylori相关性胃炎和AIG与胃癌相关性的评论,标题为《No H. pylori, no adenocarcinoma for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gastritis》,文中阐述了H. pylori相关性胃炎经萎缩病变进展为胃腺癌,而AIG经萎缩病变进展为完全肠化生或类癌。这些结果表明,AIG患者中H. 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子。



图片

背景

胃炎病因分为宿主相关和环境相关。环境原因是迄今为止最普遍的,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宿主相关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泌酸腺被破坏,导致粘膜萎缩性化生。随着泌酸粘膜破坏的进展,低氧和随后的氯氢血症发生,内源性因子的产生减少或消失。这些变化在形态学上反映为胃体肠色素样(ECL)细胞的增生和内瘤变,最终导致恶性贫血综合征。自19世纪早期以来,AIG(特别是与恶性贫血相关时)一直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然而,基本上所有报告受试者未知并发或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不足以提供AIG与胃癌风险的准确信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阐明AIG的自病史和组织学表型,并阐明在没有H. pylori感染的情况下其潜在的肿瘤演变。

研究方法

211名无H. pylori感染史的AIG患者通过血清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前瞻性随访,同时进行了配对活检(T1:首次活检,T2最后一次活检,平均随访年数:7)。组织学方法区分非萎缩性和萎缩性AIG,萎缩性AIG进一步区分为假幽门腺化生和肠化生。肠嗜铬样细胞ECL状态分为弥漫性增生和腺瘤样增生,以及型神经内分泌肿瘤(Type1-Nets)。



结果1

长期随访中,AIG始终以胃近端泌酸粘膜主导的单核细胞浸润胃特征(Table 2)。

2 T1T2泌酸活性表中单核细胞浸润

图片


结果2

T1检查时,假幽门腺化生(PPM200/211)评分高于肠化生(IM, 179/211)。在T2检查时,PPM无变化(T1=200/211; T2=201/211),而IM评分增高(T1=160/211; T2=179/2110)(Table 3)。

3 随访期间泌酸部位萎缩(A, B, C, D)和胃窦萎缩(E, F)(T1:首次活检,T2:末次活检)

图片


结果3

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LGA)结果显示,T1T2时,大多数患者都是OLGA-Ⅱ胃炎(179/211175/211),T1T2只有OLGA-Ⅲ患病率<5%,未见OLGA-Ⅳ患者(Table 4)。

4 T1T2211患者内镜检查/切片检查的OLGA分期

图片


结果4

T1=167,T2=151名患者处于ECL弥漫性增生期,T1=14, T2=25名患者处于腺瘤性增生/发育异常期。Type1-NETs常伴随泌酸萎缩和腺瘤性增生/发育异常(Table 5)。累计随访10541人年,除甲状腺癌外,未见胃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

5 肠嗜铬样细胞(ECL)的细胞状态按嗜氧性萎缩评分(A, B)OLGA分期(C, D)

图片

讨论




(1)严格排除H.pylori感染患者中,并未表明AIG和胃癌风险相关联。而女性患甲状腺癌风险略有增加,这提示监测AIG患者(尤其是女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是AIG管理的一部分。

(2)缺氧限制性炎症、假幽门腺化生和ECL细胞增生/内瘤变,应被视为萎缩性AIG分期的组织学标志。

(3)与一般人群相比,以胃体为主的炎症或者萎缩并没有增加胃癌的风险,AIG 患者报告的过度 GC 风险可能是由于未识别的幽门螺杆菌合并症所致。



原文链接:

https://gut./content/early/2022/06/30/gutjnl-2022-327827

图片

《新英格兰杂志》“Clinical Practice”版块发表强调幽门螺杆菌的病例摘要

重磅!Lancet子刊发文证实现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的长期安全性

随访22年,北大肿瘤医学院学者发现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长期补充维生素和大蒜,可降低胃癌风险

撰稿:雷君文

校对:BHK

编辑:白越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