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头晕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颈椎不好造成的,有的是因为高血压,有的是气血不足造成的,有的是一紧张或一生气就加重了。我给你说一个典型例子吧。话说,在张教授门诊就有这样一位女患者,姓陈,42岁。陈大姐的头晕是什么样的?她是因为这一年操劳过度了,反复出现头晕,偶尔还会头痛。而且只要一累或一恼怒,症状就会加重。

追问病史,了解到陈大姐有高血压,平时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一般控制在130/80mmHg。这不,最近5天因为工作紧张,情绪不好,头晕又加重了,现在是头也胀痛,眼也胀痛。她说自己脾气急躁,容易发火🔥,经常口苦,吃饭一般般,睡觉不好,梦很多。早上起来眼屎多,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头一伸出来,舌质红,苔黄燥;脉象也非常典型——脉弦数。患者近1年来事务繁忙,头晕反复发生,偶有头痛;平素口苦,纳食一般,眠差。5天前因工作紧张,情绪不佳以致头晕加重,头目胀痛。遂求治于我处。既往高血压病史,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130/80mmHg。
头晕,头目胀痛,多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急躁易怒,晨起目眵多,少寐多梦,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 张景明教授临床验案 ——
钩藤10g 石决明30g 焦杜仲10g 川牛膝10g 结果如何?患者吃了7剂后,所有症状都明显改善,头目胀痛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帮你分析一下里面的门道。

患者以“间断性头晕1年,加重5天”为主诉,诊断也非常明确,中医病名叫“眩晕”。可眩晕分很多类型啊,她属于哪一类呢?你看她有明显的情志不调表现,平时急躁易怒,一生气或一劳累,头晕就加重,这是什么?这是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导致的
。你看,她就诊时的舌象——舌质红,主热证;苔黄燥,是在告诉你身体里邪热旺盛,导致津液被伤,燥结腑实。通俗点说,就是上火了,大便干。而小便黄也在提示你这是个实热证。
大家煮饭时有没有把锅烧干,饭焦黑糊底的经历?反正以我的做饭水平,这事常有。下面的火一直烧着,锅里的水都要没了,不烧干咋滴。人体也一样,体内火气太猛了,会迅速消耗津液,体内水少了,大便不就干了?是哪里的火气大?
结合患者口苦、头痛、晨起眼屎多、急躁易怒,以及舌脉表现,这是🔥肝火太旺了。关于这点,张教授在CCTV10《健康之路》节目中已经介绍过,可以点击视频复习下。
火都是往上走的,所以中医说“火曰炎上”🔥。火是属于阳的,肝火旺了,肝阳最会仗势欺人,一路往上横冲直撞。头又在人体的最上部,所以最容易受到肝阳的骚扰。
头也不是白白等着挨打的,它会用眩晕告诉你赶紧管管肝阳吧,严重时还会用头痛发出警告。肝阳一路上来,经过心的时候,也会把炙热的蛮横传给➡️心,热邪扰动,心神不安。当然心也不是吃素的,它会用失眠多梦来向你告状。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肝有热,你得清热;肝阳亢逆了,你得摆平它。
用什么方?
为了迅速平息这场身体内战,张教授派了两大治肝的名方——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加减。

龙胆泻肝汤本该是龙胆草打头的,但考虑到龙胆草大苦大寒,又加上这味药太苦,张教授便派了相对平和的夏枯草来打头阵,同样能清肝泻火解毒,而且还能更好地兼顾眼屎增多一症。然后派黄芩、栀子两员大将,来辅助清热泻火,改善患者的急躁情绪。身体有热,如何让它尽快排出去呢?张教授派了泽泻、木通这两个交通管理员来渗湿泄热,引导肝经湿热迅速从小便排出去。
上面都是清热药,有没有什么问题?
有。
肝就像一个藏满了人体宝贵阴血的器皿,专业术语就叫“肝藏血”。现在有火在烧灼它,阴血当然会被白白地消耗蒸发。大量清热药虽然把火去了,但同时也会伤阴血,因为它们还有苦燥渗利伤阴的弊端,你怎么克服这个弊端?

▲肝脏示意图
张教授只派了一个兵,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药那么好用?
就是生地,它能滋阴,使火邪去而阴不伤。

肝就像将军一样,性子爽朗不羁,最烦受人压制,用中医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而恶抑郁”。现在有火邪在压制它,肝胆的气机本身就不舒畅,又骤然派了那么多苦寒降泄的药,气机又被抑制,还会折伤它们的升发之机,怎么办呢?张教授派了柴胡来疏畅肝胆之气,和生地联手,能养护肝阴,保障肝阳正常工作,还能引诸药归肝经。

为了迅速摆平头晕的症状,张教授一边派出钩藤、天麻这两员猛将来止晕止眩;一边呼叫石决明平肝潜阳,把上亢的肝阳拽下来。然后再用川牛膝、焦杜仲补益肝肾以治本,牛膝还有引火下行的杀手锏。
患者还有个睡眠问题,该怎么解决?
用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改善睡眠。休息好了,精力恢复,也利于缓解头目胀痛。
最后,张教授还派了生甘草,有三层用意,你看出来了吗?一是调和诸药;二是护胃安中,谨防苦寒药伤胃;三是生甘草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果然,吃完7付药后,患者非常高兴地前来复诊,说头晕明显改善,头目胀痛消失了,睡眠好了,也没那么烦躁了,早起眼屎少了很多,大便干缓解了,小便也不怎么黄了。张教授就开了逍遥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以善后,并且嘱咐患者要调节好情绪,不要过度劳累,要休息好。
大家发现没有?要想运筹帷幄、战无不胜,就必须了解你手底下的兵,像张教授这样做到对每一味药的优缺点都了然于胸,该派谁不该派谁,如何扬长避短,派哪些组合能打胜仗,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了,限于篇幅,今天就先分享那么多。头晕这个事儿比较复杂,文中的方药适合陈大姐,但不一定适合你。吃药不像吃饭,饭吃得不对胃还难受,更何况是吃药呢?所以仅供参考,不要拿去随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