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方法与流程

 海底丛林 2022-09-23 发布于河南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花月季生产中病害防控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方法,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月季(rosahybrida)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是世界第一大切花。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产品品质成为切花月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不同栽培气候环境条件下,以及受设施的局限性,易导致病害、虫害的发生和肆意蔓延,这是影响切花月季产品品质的致命因素。

在我国切花月季主产区的云南滇中地区,在切花月季生产的联栋或独栋塑料温室无法实现环境调控的情况下,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季节性的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这三大病害更为突出。在温室切花月季生产中的这三大病害中,霜霉病的危害较为迅猛,是不可逆的毁灭性病害。引发霜霉病的病因是:温室条件下存在昼夜温差大,加上温室灌溉导致早晚湿度变化大,致使空气中的水分随温度降低而冷凝形成水雾沉降在月季植株及叶片上,促使月季霜霉病菌的滋生和蔓延。这种昼夜温差导致的霜霉病害极易发生在春、夏季和秋、冬季交替的季节。因温室内外存在温差而导致温室内膜形成冷凝水,并滴落到植株和叶片上时,也会对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温室切花月季生产中霜霉病防控难度大的首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切花月季霜霉病发生的成因,结合切花月季生产中霜霉病季节性危害规律,采用物理隔离和化学药剂喷雾的联合防控方法,来保障切花月季植株的健康生长,以降低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减少防控的物资和人力投入,减少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切花月季品质和产量,为切花月季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霜霉病高发季节,在温室内的顶部,水平安装厚度为0.05mm的塑料内膜,该塑料内膜上设置若干行距为40-50cm、孔距为20-30cm、孔径为0.8-1.0cm的通孔,使棚内的湿气穿过通孔流向上方的内膜与顶膜之间形成的空间,当温度降低时湿气形成的水滴只降落在内膜上,阻隔水滴降落在植株叶片上而引发霜霉病;

2、根据土壤栽培的植株生长要求进行水肥灌溉,每2-3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2分钟,每次滴灌均在晴天的上午9:00-10:00之间进行,阴雨天不滴灌水肥;

3、霜霉病高发期,于每天早晨6:00-8:00之间,打开温室天窗20-30分钟,排除温室内水份,降低温室内的湿度,防止植株叶片上形成水雾;

4、每15天对叶面喷施一次下列药物,进行霜霉病的药物防控:采用质量浓度为80%的烯酰吗啉的25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66.5%的霜霉威盐酸盐的2000倍稀释液,或者采用质量浓度为40%的三乙磷酸铝的10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70%的丙森锌的1000倍稀释液;

5、通过上述1-4步骤,有效防控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本发明具备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地通过简单的水平内膜的设置,有效隔绝温室内的滴水落到植株叶片上,在不影响湿气向温室顶部运行的同时,使切花月季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了80%以上,同时使灰霉病病菌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另外通过水平内膜的设置,使霜霉病防控药剂的用量、用药次数等大大减少,每年霜霉病药物防控成本减少了50%-65%,节省霜霉病的药物防控成本达600-900元/亩,同时避免了大量用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切花月季品质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河西村委会一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的50亩的切花月季种植温室中,进行下列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霜霉病高发季节,在温室内的顶部,水平安装厚度为0.05mm的塑料内膜,该塑料内膜上设置若干行距为40cm、孔距为25cm、孔径为1.0cm的通孔,使棚内的湿气穿过通孔流向上方的内膜与顶膜之间形成的空间,当温度降低时湿气形成的水滴只降落在内膜上,阻隔水滴降落在植株叶片上而引发霜霉病;

2、根据土壤栽培的植株生长要求进行水肥灌溉,每2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12分钟,每次滴灌均在晴天的上午9:20进行,阴雨天不滴灌水肥;

3、霜霉病高发期,于每天早晨8:00,打开温室天窗20分钟,排除温室内水份,降低温室内的湿度,防止植株叶片上形成水雾;

4、每15天对叶面喷施一次下列药物,进行霜霉病的药物防控:采用质量浓度为80%的烯酰吗啉的25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66.5%的霜霉威盐酸盐的2000倍稀释液;

5、通过上述1-4步骤,有效防控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上述实施例,因不会在植株叶片上形成水雾,再加上灌溉控制,结合采用质量浓度为80%的烯酰吗啉的25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66.5%的霜霉威盐酸盐的2000倍稀释液,进行霜霉病的药物防控,使切花月季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了85%,同时使灰霉病病菌发生率控制在8%,另外通过水平内膜的设置,使霜霉病防控药剂的用量、用药次数等大大减少,每年霜霉病药物防控成本减少了50%,节省霜霉病的药物防控成本达600元/亩,同时避免了大量用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切花月季品质和产量,98%的切花月季出棚销售,且品质好、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实施例2

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河西村委会一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的50亩的切花月季种植温室中,进行下列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霜霉病高发季节,在温室内的顶部,水平安装厚度为0.05mm的塑料内膜,该塑料内膜上设置若干行距为50cm、孔距为30cm、孔径为0.8cm的通孔,使棚内的湿气穿过通孔流向上方的内膜与顶膜之间形成的空间,当温度降低时湿气形成的水滴只降落在内膜上,阻隔水滴降落在植株叶片上而引发霜霉病;

2、根据土壤栽培的植株生长要求进行水肥灌溉,每3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分钟,每次滴灌均在晴天的上午10:00进行,阴雨天不滴灌水肥;

3、霜霉病高发期,于每天早晨7:40,打开温室天窗30分钟,排除温室内水份,降低温室内的湿度,防止植株叶片上形成水雾;

4、每15天对叶面喷施一次下列药物,进行霜霉病的药物防控:采用质量浓度为40%的三乙磷酸铝的10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70%的丙森锌的1000倍稀释液;

5、通过上述1-4步骤,有效防控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上述实施例,因不会在植株叶片上形成水雾,再加上灌溉控制,结合采用质量浓度为40%的三乙磷酸铝的10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70%的丙森锌的1000倍稀释液,进行霜霉病的药物防控,使切花月季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了88%,同时使灰霉病病菌发生率控制在9%,另外通过水平内膜的设置,使霜霉病防控药剂的用量、用药次数等大大减少,每年霜霉病药物防控成本减少了60%,节省霜霉病的药物防控成本达900元/亩,同时避免了大量用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切花月季品质和产量,97%的切花月季出棚销售,且品质好、售价高,经济效益好。

对比试验

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河西村委会一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的20亩的切花月季种植温室中,按常规进行切花月季霜霉病害的防控:采用质量浓度为80%的烯酰吗啉的2000倍稀释液+质量浓度为66.5%的霜霉威盐酸盐的15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5-7天喷施一次,结果:仍然使霜霉病发生和蔓延了,发病率为60%,导致该温室切花月季品质大幅下降,虽有85%的切花月季出棚销售,但品质等级低,销售价格下降,仅为实施例1、2的一半,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