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外科)

 山野老翁 2022-09-23 发布于湖南

说明:资料是用PDF OCR软件识别,经过人工校对,但校对者是外行,错误就在所难免,请读者自行校对更正。

目  录

外科

胆囊炎

姜春华教授验方…223

朱伯让中医研究员验方…223

杨济平名老中医验方…224

姜春华教授验方…224

谢起昆名老中医验方…224

谢海洲名老中医验方…225

章真如主任医师验方…225

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225

刘渡舟教授验方…226

吴克潜教授验方…226

李新然名老中医验方…226

康焕章名老中医验方…227

张羹梅名老中医验方…227

简裕光名老中医验方…227

胆石症

简裕光名老中医验方…228

叶朗清名老中医验方…228

汪其浩名老中医验方…228

苏文海名老中医验方…229

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229

黄耀燊副教授验方…230

张志秋主任医师验方…230

楼百层研究员验方…231

蓝云祥名老中医验方…231

关汝耀教授验方…231

叶益丰名老中医验方…232

盛循卿主任医师验方…232

邓启源老中医验方…232

姜春华教授验方…233

张志秋名老中医验方…233

张凤先名老中医验方…233

姜春华教授验方…234

胆汁郁积综合症

冯视祥名老中医验方…234

胆道蛔虫症

郭霭春教授验方…234

沈炎南副教授验方…235

黄建华名老中医验方…235

姜春华教授验方…235

殷子正名老中医验方…235

龚志贤名老中医验方…236

洪桂兴名老中医验方…236

万希文副主任医师验方…236

先天性胆道阻塞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37

硬化性胆管炎

张羹梅主任医师验方…237

肠粘连

张沛虬主任医师验方…238

著名老中医陆渊雷验方…238

肠梗阻

李师防名老中医验方…239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39

黄秉良名老中医验方…239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40

万有生名老中医验方…240

郭霭春教授验方…241

于己百教授验方…241

幽门梗阻

陈泽霖副教授验方…241

阑尾炎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41

杨春雷名老中医验方…242

霖魁名老中医验方…242

朱仁康名老中医验方…243

敖保世名老中医验方…243

翟兴明老中医验方…243

谢兆丰副主任医师验方…243

岳美中教授验方…244

李新然名老中医验方…244

董建华教授验方…244

胃术后倾倒综合征

黄秉良名老中医验方…245

胃癌术后胃功能失调

魏长春名老中医验方…245

肠癌术后内脏功能失调

魏长春名老中医验方…246

胆囊术后发热

印会河教授验方…246

肠梗阻术后全身痉挛

焦树德副教授验方…246

外伤或术后感染

王中礼大夫祖传方…247

胃穿孔合并脓胸

李鸣皋名老中医验方…247

腹膜炎

叶午庄名老中医验方…248

腹股沟疝

周选堂名老中医验方…248

敖保世名老中医验方…249

陶景宏老中医验方…249

巨结肠症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49

脱肛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50

肝脓肿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50

胰腺囊肿

沈楚翘名老中医验方…251

胰腺假性囊肿

吕承全名老中医验方…251

脾功能亢进症

王香石名老中医验方…252

肾脓肿…253缺页

朱久之名老中医验方…缺页…253

赵思俭名老中医验方…缺页…253

输尿管结石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254

王为兰名老中医验方…254

风湿性关节炎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55

朱久之名老中医验方…255

姜春华教授验方…255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56

宋孝志教授验方…256

赵泰伯名老中医验方…256

刘志明副主任医师验方…257

王心铭名老中医验方…257

李紫莹名老中医验方…257

李书芳名老中医验方…257

孙润斋副主任医师验方…258

张朗轩主任医师验方…258

颜德馨名老中医验方…258

张从善名老中医验方…259

钟鹏名老中医验方…260

周子芳老中医验方…260

刘志明名老中医验方…260

陶景宏名老中医验方…261

王少华名老中医验方…261

江耀南名老中医验方…261

周百川名老中医验方…262

管铭生名老中医验方…262

类风湿性关节炎

高升三名老中医验方…263

刘志明副主任医师验方…263

蒲辅周教授验方…264

陈伯涛名老中医验方…264

江世英名老中医验方…264

著名老中医施今墨验方…265

姜春华教授验方…265

章真如主任医师验方…266

刘弼臣教授验方…266

吴克潜教授验方…266

谢海州名老中医验方…267

周仲瑛教授验方…268

骨质增生

彭履祥教授验方…269

骨髓炎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70

肖波名老中医验方…270

吴香山名老中医验方…270

张启兴名老中医验方…271

周炳炎名老中医验方…271

刘培滋名老中医验方…272

刘沛然名老中医验方…272

骨折

胡黎生名老中医验方…272

李如里名老中医验方…273

骨关节结核

徐少鳌主任医师验方…273

骨结核

赵永宽名老中医验方…274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74

腰椎结核

陈振华名老中医验方…275

脊髓空洞症

王为兰名老中医验方…275

颈椎病…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76

王德光名老中医验方…276

巫百康名老中医验方…276

软组织损伤

著名伤科专家魏指薪的外洗方…277

宋孝志教授验方…278

石冠卿教授验方…278

腱鞘炎

邓长城名老中医验方…278

肩关节周围炎

李从惠老中医验方…279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79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79

肖波名老中医验方…280

肋软骨炎

著名老中医顾伯华验方…280

关节积液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81

下肢溃疡

郑俊彦名老中医验方…281

梁静山名老中医祖传验方…282

王道平名老中医验方…282

疔毒

张希科名老中医验方…283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83

王良佐名老中医验方…284

王兆鹏名老中医验方…284

朱仁康名老中医验方…284

关汝耀教授验方…285

方霖魁名老中医验方…285

张桐名老中医验方…286

外伤昏迷

邓铁涛教授验方…287

跌打损伤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87

魏指薪教授验方…288

杨子谦名老中医验方…289

宋孝志教授验方…290

头部内伤

陆银华名老中医验方…290

脉管炎

袁复初名老中医验方…290

张明学名老中医验方…291

张鹤龄名老中医验方…291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92

著名老中医顾伯华验方…293

单明江名老中医验方…293

郑长松名老中医验方…294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95

股动脉硬化症

邓铁涛教授验方…296

肢端青紫症

朱良春主任医师验方…296

张希科名老中医验方…297

脐中出脓

何瑞祥名老中医验方…297

臀部脓肿

胡慧明名老中医验方…298

腹壁窦道

胡慧明名老中医验方…298

甲状腺囊肿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99

徐延素名老中医验方…299

睾丸炎

赵寄凡名老中医验方…299

姚甫名老中医验方…300

张一士名老中医验方…300

睾丸萎缩

王乐善名老中医验方…300

睾丸鞘膜积液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301

血精

刘沛然名老中医验方…301

魏嘉毅名老中医验方…301

阴茎异常勃起

靳士华名老中医验方…302

不排精症

何传毅副主任医师验方…302

遗精

吴一渊名老中医验方…303

吴士彦名老中医验方…304

王占玺名老中医验方…304

赵炯恒名老中医验方…304

邓肇先名老中医验方…305

姜春华教授验方…305

赵寄凡名老中医验方…305

樊伯贤名老中医验方…305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08

何志雄名老中医验方…308

陈金声名老中医验方…308

阳痿

胡翘武名老中医验方…309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09

杨慧麟名老中医验方…309

罗元恺教授验方…309

不射精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10

赵棻名老中医验方…310

阴茎异常勃起

著名中医周凤梧验方…311

腰痛

陈玉峰教授秘方…311

许履和教授验方…311

腰肌劳损

郑孙谋老中医验方…312

毒蛇咬伤

郑宝善名老中医验方…312

颈淋巴结转移癌

陆孝夫教授验方…313

鞍部肿瘤

潘国贤教授验方…313

脂肪肉瘤

叶朗清名老中医验方…314

外科

胆囊炎

姜春华教授验方…………223

方药:柴胡、黄芩、姜半夏各9克,白芍15克,生姜3片,枳实、大黄各6克,郁金、金钱草各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慢性胆囊炎。

案例女,59岁,患病3年余,胆区胀痛,反射到两胁及后背两肩,头两侧胀痛,恶心,纳差,腹胀,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弦数。上方服5剂,药后大便通,腹胀痛均减,续服5剂告愈。(辽宁中医杂志)

朱伯让中医研究员验方…………223

方药:生地30克,丹皮、杭芍、粳米各15克,犀角(先煎)、知母、炙甘草、黄连、炒黄芩、炒黄柏、炒枳实、生大黄各9克,生石膏60克,焦山栀12克。日1剂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黄夹斑。

案例女44岁。上腹部疼痛,发冷发烧,血压下降,诊为“慢性胆石症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坏死性胆囊炎合并中毒性休克”,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病情未缓解。症见神智模糊,烦躁不安,面色青黄,身目俱黄,皮肤见出血点,结膜下出血,舌绛带紫,苔黑厚燥,脉沉弱数。服上方7剂后,病情稳定,体温、血压复常,见二便多,故去枳实、大黄,但热毒未净,生石膏减为30克,加茵陈等利胆退黄,继服2剂后,见舌红、苔黄,脉细数,予知柏地黄汤加茵陈,复以六味地黄汤加茵陈,终获痊愈。(中医杂志)

杨济平名老中医验方…………224

方一,绵茵陈30克,大黄、蒲公英、柴胡、生栀子、黄芩各15克,金铃子、延胡索、枳实、车前子、龙胆草、青黛、木通各10克。水煎日夜连服。

方二:西洋参(炖冲)10克,龟版30克,甘枸子、生地、麦冬、石斛各15克,桑椹子、知母各10克,甘草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阳黄(重型胆囊炎)。

案例女50岁,身目俱黄如橘,右上腹聚形如卵大,疼痛拒按,大便数日未行,日晡热,口苦烦躁,舌苔黄,脉弦细数。服方一3剂,黄疸大退,余症减,上方加减连服3剂,黄退痛结俱消。邪去而津液大份,继服方二3剂,覆杯而愈。(新中医)

姜春华教授验方…………224

方药:生大黄、元明粉、柴胡、虎杖、枳实、半夏、黄芩、生山栀各9克,茵陈、对座草各3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用于黄疸型急性胆囊炎。

案例男,50岁,急性胆囊炎发作,发热(体温39℃),恶寒,上腹骤然疼痛,拒按,两目发黄,口苦咽干,呕吐黄水,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上方服5剂而症平。(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谢起昆名老中医验方…………224

方一;柴胡、香附、枳壳、苦参各15克,郁金、茵陈、栀子、胆草、双花、连翘各20克。

方二:柴胡、香附、枳壳、郁金、川楝各15克败酱20克,明粉10克。

用途:方一主治湿热型胆囊炎,证见协剧痛,皮肤黄染,身热,口渴欲饮,身重、心烦、尿黄量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方二主治胆郁型胆囊炎,证见右胁隐痛,时轻时重,消化不良,厌食油腻,口苦,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若脾虚减明粉加党参、白术各20克;气阻血结加赤芍、桃仁、红花各15克;气郁化热加胆草20克。(吉林中医药)

谢海洲名老中医验方…………225

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蚤休9克,金钱草45克。生内金9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白芍12克,灵脂9克,没药3克。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囊炎肝胆郁滞,久而化热型。

案例51岁女性,上方服数剂后诸症缓解。遵前法再服,柴胡10克,白芍12克,金钱草3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黄芩9克,半夏9克,云苓12克,龙胆草9克,生内金9克,香附9克,益母草15克,没药4克,白术10克。再服6剂,病情明显好转。继用消炎利胆丸调治善后,病告愈。(陕西中医)

章真如主任医师验方…………225

方药: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芍10克,甘草8克,广木香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元明粉10克,延胡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合针刺阳陵泉(双),强刺激,留针1刻钟。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肝郁胆热,湿热内蕴者。

案例36岁女性,患慢性胆囊炎5年余,近急性发作,上方服4剂告愈。(广西中医药)

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225

方一:玫瑰花、厚朴花、佛手花、生白芍、鸡内金、瓜蒌皮、银柴胡各9克,生甘草1.5克,小青皮6克,白蜜15克(冲)。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体素阴虚脘胁胀痛的慢性胆囊炎者。治以柔润调气。

案例76岁女性,患病30余年,上方服5剂痛止,原方去白蜜,再进5剂告愈。

方二:当归、白芍各6克,炙甘草、生姜各3克,红枣6只,吴茱萸、桂枝各1.5克,西党参、柴胡各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气滞血瘀型胆囊炎。

案例41岁女性,上方服5剂痛止。守方去西党参,加细辛0.9克,通草3克,鸡内金9克,再服5剂后,去鸡内金,加附子、茯苓、党参、川芎、香附等以巩固疗效。

方三:乌梅安胃丸30克,木香槟榔丸15克,捣碎,白蜜60克,用滚开水冲丸蜜饮汁。

用途及疗效:用于手术后气滞型胆囊炎。

所举案例30岁女性,经手术治疗后,仍反复发作。上方服1剂痛止,再以四逆散,金铃子散加川朴、蒲公英,肝胆并治,药后康复。(广西中医药)

刘渡舟教授验方…………226

方药:柴胡18克,大黄9克,白芍9克,枳实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郁金9克,生姜12克,陈皮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胆囊炎肝胆气郁火结者。

案例服上方3剂诸证悉除。(陕西中医(3):39,1980)(陕西中医)

吴克潜教授验方…………226

方药:吴茱萸5克,制香附、紫苏梗、广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郁李仁各9克,玄明粉(冲)、广木香各5克,干姜3克。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慢性胆囊炎肝胃气郁型。

案例服上方3剂,胁痛缓解,体温下降.(陕西中医)

李新然名老中医验方…………226

方药:生地15克,石斛15克,白芍10克,当归15克,枯芩15克,甘草5克,竹茹5克,通草5克,茅根20克,芦根20克。水煎服。

用途及用法:用于慢性胆囊炎,肝火上升,胃气上逆湿热伏络者。验案一例,共服16剂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康焕章名老中医验方…………227

方药:茯苓20克,枳实、橘皮15克,竹茹15克,甘草10克,金钱草30克,茵陈20克,姜黄15克,川楝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囊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蕴结者。

案例服上方3剂即告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张羹梅名老中医验方…………227

方药:利胆汤:金钱草,柴胡,枳壳,赤白芍,平地木,板蓝根,生川军,生甘草(原文未注明剂量)

用途、用法:此方可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水煎服,日1剂,另服硝矾片(芒硝、绿矾各等量),每片0.3克,每日2~3次,每次0.6~0.9克,饭后吞服。服硝矾片时可使大便发黑,隐血试验阳性,其为绿矾中含铁所致。(上海中医药杂志)

简裕光名老中医验方…………227

方药:柴胡9克,牡蛎30克,胆草12克,虎枚20克,蒲公英30克,郁金9克,金铃炭12克,竹茹10克,麦芽15克,法夏9克,泡参45克,赭石30克。水煎服。

用途、用法及疗效:用于胆囊炎并发胆道感染,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胃失和降,元气已亏者。随证加减。

案例女,58岁,右胁下疼痛已3年余,诊为胆囊炎。此次又反复发作,上方服7剂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四川中医)

胆石症

简裕光名老中医验方…………228

方药:柴胡15克,牡蛎30克,胆草12克,桂枝12克,干姜8克,瓜蒌20克,吴萸7克,台乌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用途、用法及疗效:用于胆石症,中阳不运,寒湿内阻,机不畅者。

案例女,29岁,2年前曾因结石嵌顿,行手术取石遂愈。近来旧病复发,腹痛、呕吐。上方加减连进4剂,诸症大减,排出--2×3厘米结石,再服5剂,至今未发。(四川中医)

叶朗清名老中医验方…………228

方药:生地、北沙参、麦冬、石斛、乌梅、白芍、炙甘草、柴胡、茵陈、金钱草、炙升麻。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结石,肝胆湿热蕴阻,热郁化火伤阴者。

案例女,66岁,7年来心窝部经过阵发性疼痛,伴低热,黄疸。拟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西医治疗好转后,服上方4剂,排出大小结石20多颗,守方加减服1个月,共排出结石84颗,症状均消失而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汪其浩名老中医验方…………228

方一:川芎、苍术、建曲、香附、栀子、大黄(杵另冲)、木香、枳壳、黄芩各20克,茵陈2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气滞型之胆结石症。

案例女,50岁,患胆囊炎胆结石症手术治疗,取出胆石数枚,术后2年无发作。现症上部剧痛,向右肩放射,恶心呕吐,烦躁痞满,胀闷不舒,嗳气频繁,巩膜黄染,小便赤,大便燥结。上方2剂,诸症略减,守方去大黄加连翘、赤小豆,3剂腹痛减,呕吐,胀闷诸症略有好转,原方再进5剂,大便排出黄豆大胆石粒,诸症痊愈,随访12年无发作。

方二:柴胡、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当归,泽泻、车前子、木通,木香、枳壳各10克,大黄6克(另冲),茵陈2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湿热型之胆石症。

案例男,50岁,突然上腹剧痛,向右肩放射,发高热(39.7℃),巩膜黄染,胆囊增大,诊为胆囊炎,胆石症。服上方5剂,上腹绞痛减轻,呕吐止,唯二便不调,守方5剂,诸症好转二便通,守方去大黄、茵陈再服5剂,突感上腹剧痛,有下坠感,用朴硝24克开水冲服,排出黄豆大结石1块,腹痛即止,逐渐痊愈。(福建中医药)

苏文海名老中医验方…………229

方药:茵陈、金钱草各30克,郁金、枳壳、大黄、川楝子、元胡各9克,木香6克,丹参20克,柴胡8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囊结石,肝胆湿热蕴郁,结石积聚者。

案例为女,42岁。患胆囊结石1年余。上方服12剂后,粪中发现质硬如石的小块二粒。右上腹痛已减。守原方,再加白术、藿香、六曲、山楂,续服20剂后,改用加味利胆丸(茵陈、金钱草、丹参各120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0克,共为细末,加猪胆汁(羊胆汁)500克,加热浓缩至250克,拌入药末,并加适量蜂蜜制丸),每服9克,日3次。连服2剂告愈。近年几次随访未见异常。(陕西中医)

魏长春主任医师验方…………229

方药:金钱草60克,枳实6克、浙贝母、广郁金、柴胡、炒白芍、玫瑰花各9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结石肝胆郁气型。

所举案例50岁男性,结石30余年,结石5块。服上方5剂后痛止,原方加减:当归、川芎、丹参、甘草、厚朴花、天仙藤,按时令或兼症加桑叶、菊花、茯苓、滑石、谷精、忍冬藤、乌贼骨、冬葵子、夜交藤、枣仁。共服129剂,结石全部消失。(广西中医药)

黄耀燊副教授验方…………230

方一:金钱草、土茵陈、威灵仙各30克,郁金、大黄、枳壳各15克,柴胡12克,姜黄4.5克,小青皮9克,木香(后下)24克。水煎服。加减:气虚加党参、北芪,血虚加当归、鸡血藤;纳呆加鸡内金;便秘加芒硝(冲服)、大黄(后下),阴虚加白芍,麦冬,丹参等。

方二:金钱草、土茵陈、大黄、溪黄草各80克,龙胆草、鸡内金、木香(后下)各15克,山栀子、石菖蒲、玄胡各9克。水煎服,日1~2剂。恶心呕吐加法夏、竹茹;腹胀加槟榔、炒菜菔子;便秘加芒硝(冲服)、大黄(后下)。

方三:金钱草60克,土茵陈、大黄(后下)各30克,龙胆草、郁金各15克,柴胡18克,姜黄4.5克,川楝子、玄胡各21克,木香(后下)、芒硝(冲服)各24克。水煎服,每日1~2剂。加减:有出血倾向者加紫花地丁,茜草根、丹皮等;高热加紫雪丹。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结石,方一用于气滞型;方二用于热湿型,方三用于脓毒型。

举一验案男,58岁。患胆管结石兼阻塞性肝硬化2年余。中医诊为肝气郁滞,肝湿热蕴结。服方剂一加减,2剂后排有大小结石280粒,症状大减,原方稍有出入续服9剂,共排出结石670粒,病告痊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张志秋主任医师验方…………230

方药:柴胡9克,黄芩12克,木香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生大黄15克(后下),郁金12克,枳壳12克。水煎服,每日2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结石症肝胆气滞,失于疏泄,湿阻热蕴而致结石者。

案例服药半月,大便中排出结石数粒,续治2月后复查,造影已无结石。(辽宁中医杂志)

楼百层研究员验方…………231

方药:绵茵陈15克,生大黄、焦三栀、赤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川楝各9克,生苡仁、飞滑石(包)各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石症引起阻塞性黄疸,湿热壅滞,胆失通降者。

验案为59岁男性,经西医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上方随证加减共服80余剂,黄疽消失,诸症消失,各项化验均恢复正常,随访数年未见复发。(广西中医药)

蓝云祥名老中医验方…………231

方药:柴胡、黄芩、半夏、川朴、郁金、青皮各9克,生大黄(后下)、川楝子、香附各15克,炒枳实、元胡、栀子、黄柏各12克,白芍18克,茵陈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石症引起阻塞性黄疸。

案例为30余岁男性,上方水煎4小时服1次,昼夜连服,当晚大便3次,第四天胁痛大减,烧退,黄疸略减。改猪苓汤去阿胶加茵陈、木通、车前子、通草、川楝子、竹叶、元胡、炒枳壳、香附子,服后胁痛消失,黄疸渐退。最后用茵陈120克,大枣10枚煎作饮料,1日1剂,长期服用。(河南中医)

关汝耀教授验方…………231

方药:酸梅树根(先煎)、威灵仙各15克,生薏仁、夏枯草、楮实子各12克,金钱草、绵茵陈各18克,柴胡、甘草各5克,广木香(后下)9克,白芍25克,丹参、太子参各30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结石。

案例女50岁,因“胆囊炎”胆囊全切除后,右上腹痛、黄疸、寒战发热频频发作,症见左上腹胀痛,口苦干,尿黄,大便硬,面色黄,神倦懒言,舌边尖红,苔黄白微腻,脉弦细稍滑。服上药3剂疼痛除,守方进4剂,诸症均好转,原方调理1年,复查B型超声波,原胆总管结石阴影消失。(新中医)

叶益丰名老中医验方…………232

方药:生大黄(后下)15克,淡附片10克,北细辛5克,潞党参10克,代赭石20克,川郁金1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温里通下。用于胆石症,属寒实内结证。

案例男,16岁。上腹脘胁胀痛5年余,经胆囊造影确诊为胆石症。经抗菌消炎、解疼止痛治疗,诸症如故,动员手术治疗,因恐惧而拒绝,转服中药。症见右侧脘胁胀满剧痛,呕吐清水,发热恶寒,肢冷,面色青惨,口淡不渴,四天未大便,舌淡,苔白滑,脉弦沉紧。服上方药1剂后,痛缓。原方加厚朴10克,继服2剂。药后大便溏泻2次,排出花生米大小结石3枚,诸症均除。遂易归芍君汤5剂出院调理。(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盛循卿主任医师验方…………232

方药:柴胡10克,炒赤白勺各10克,郁金10克,炒枳壳10克,炙草5克,广金钱草20克,炙鸡内金6克,对坐草15克,茵陈15克,焦山栀10克,制军6克,马鞭草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疏肝利胆,化湿排石。用于胆石症,属肝胆湿热者。

案例男,43岁。右胁胀痛,连腰及背,进油腻尤显。B超检查提示:胆囊有一直径约3厘米结石1枚。脉弦细,苔黄腻。服上方加减月余,胁痛除。B超复查提示:胆囊结石已排出。患者服药期,淘洗粪便多次,均发现有绿豆及芝麻大小,外形不规则褐色砂石沉淀。(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邓启源老中医验方…………232

方药:柴胡12克,川军15克,枳实15克,枯芩15克,川朴15克,元明粉15克(冲),郁金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清理通下。用于胆石症并休克。

案例女,31岁。心窝部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诊前疼痛加剧。发冷发热、呕吐,数日来进食,大便干结难下住院。神困倦,汗出、肢冷,体温39℃,血压60/140毫米汞柱。诊为胆石症中毒性休克。服上方,2剂后,大便畅下,解出7粒花生米大结石,腹痛渐消,血压回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姜春华教授验方…………233

方药:利胆排石汤:制大黄、枳实各9克,虎杖。郁金各15克,大叶金钱草30克。煎服,另生鸡内金粉3克,分2次服。

用途及疗效:利胆理气,疏肝排石。用于胆囊结石。

案例女,65岁,患胆囊结石,消瘦,纳差,面目俱黄,脉弦急,苔根黄腻。服上方7剂后黄疸退,余症显著缓解。(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张志秋名老中医验方…………233

方药:柴胡9克,枳壳12克,金钱草30克,木香12克,生川军9克(泡饭),全瓜蒌30克,黄芩12克,虎杖30克,川楝子、延胡索各12克。青陈皮各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总管结石并发胆囊炎。

案例另75岁。患胆结石多年,诊右胁胀痛,苔黄薄。证属湿热郁阻,肝胆失疏,治以疏肝利胆、排石。上方服28剂后“B”超复查,结石消失,诸症均愈。(辽宁中医杂志)

张凤先名老中医验方…………233

方药:炒当归、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炙细辛、炒吴萸、清甘草、川椒各3克,木通4.5克,姜半夏6克,生姜2片,红枣3枚。日1剂,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厥阴寒厥(胆石症急性发作)。

案例男41岁。患胆囊炎、胆结石3年余,近日来发作,右上腹剧痛,连及中腕及右侧背部,伴呕吐,面唇青紫,四肢逆冷,脉沉细微,舌淡,苔薄白。服上方两剂,右上腹及中腕、右侧背部剧痛悉除,呕吐止,四肢转温,脉转弦。(中医杂志)

姜春华教授验方…………234

方药:柴胡、枳实各9克,虎杖,郁金各15克,制大黄9克,大叶金钱草30克。水煎服。另生鸡内金粉3克,分2次吞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囊结石胁痛。

案例女,65岁,患胆囊结石,消瘦、纳差,面目俱黄,苔根黄腻,脉弦急。上方服7剂诸症告愈。。(辽宁中医杂志)

胆汁郁积综合症

冯视祥名老中医验方…………234

方药:茵陈14克,金钱草14克,栀子、胆草、郁金、桃仁、竹茹各6克。红花3克,炒枳实4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汁郁积综合症。

案例男,70天,呕吐、眼目、皮肤发黄、尿黄,大便色变。上方4剂后。面目皮肤黄染稍退,但尿黄,大便干结时白,干呕等症,原方加广藿香,4剂,诸症渐愈。原方再服10剂,药尽后病痊愈。(四川中医)

胆道蛔虫症

郭霭春教授验方…………234

方药:山药30克,甘草60克。共研细末放入白蜜60克中,加适量水稀释,频频内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蛔厥。

案例为3岁女童,腹痛打滚,诊为蛔厥,上方喂服后,即吐出蛔虫数十条,随后腹痛减。前后共吐及大便排出蛔虫300余条,病告愈。(广西中医药)

沈炎南副教授验方…………235

方药:柴胡6克,白芍9克,甘草3克,乌梅9克,使君子9克,槟榔12克,广木香6克,陈皮6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另:乌梅30克,煎水代茶饮。

用途及疗效:用于蛔厥挟热者。

案例44岁女性,经医院诊断为胆道蛔虫症,经西医治疗未效,上方服数剂后痛大减,并便出蛔虫数条。后再以:柴胡3克,白芍9克,枳实9克,甘草3克,陈皮3克,香附9克,郁金9克,川楝子9克,黄芩6克,2剂后告愈。(广西中医药)

黄建华名老中医验方…………235

方药:乌梅、胡黄连、半夏各10克,吴萸3克,桂枝、蜀椒各5克,川楝子、槟榔各15克,生大黄、生姜各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验胆道蛔虫症。(湖北中医杂志)

一例。日服1剂,空腹服。2剂即排虫,腹痛大减。

姜春华教授验方…………235

方药:柴胡、黄芩、枳实、大黄、芍药、大腹子、大腹皮、郁金各9克,川椒、半夏、黄柏各6克,乌梅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蛔虫症。

案例女,20岁,患胆道蛔虫症,在9岁、13岁时各发作过1次,此次发作,寒热交替,口苦,胃脘及右胁痛,大汗淋漓,呕吐,胃脘钻痛,舌红,苔根白腻,脉弦数。上方服5剂,药后热寒退,排出蛔虫多条,胁痛大减。(辽宁中医杂志)

殷子正名老中医验方…………235

方药:乌梅20克,干姜3克,黄连5克,龙胆草3克,贯众10克,使君肉12克,榧子肉、金钱草、槟榔各15克,甘松6克,苦楝根皮、延胡索各10克,番泻叶8克,粉甘草4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蛔虫症。

案例女,40岁,患病半月余:胆区疼痛,经治疗一周末减。证见:上腹阵发性疼痛,右胁痛,舌苔灰黄满腻,脉弦。证属湿热蕴结胆道,枢机不利,拟清涤湿热。上方服2剂,药后痛减,上方去贯众、榧子肉、槟榔、番泻叶,加连翘、蒲公英各12克,丹皮10克,芦荟5克。服3剂后,痛止,纳增,腻苔化。再予原方3剂,以巩固疗效。(辽宁中医杂志)

龚志贤名老中医验方…………236

方药:乌悔15克,桂枝10克,细辛5克,炒川淑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干姜1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制附片12克(先煎1小时),川楝12克,榔片12克,使君肉9克。急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蛔虫症。

案例女,50岁。患胆道蛔虫症经禁食。电针、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度冷丁等治疗48小时,疼痛不减,予上方日两剂,分4次温服,服后第二日疼痛已缓,仍日2剂,服法依前,第三日,大便解出死虫1条,疼痛完全缓解。(山东中医药杂志)

洪桂兴名老中医验方…………236

方药:乌梅、党参、炒枳壳、延胡各12克,桂枝、黄连各6克,细辛2克(后入),川椒(后入),雄黄(研细冲服)各3克,干姜、当归、川楝子各10克,熟附片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胆道蛔虫症。

案例女,20岁,服药2剂疼,痛消失。(江苏中医杂志)

万希文副主任医师验方…………236

方药:干姜、五味子各5克,吴萸2克,黄连3克,乌梅、枳壳各6克,苦楝根片20克,使君子15克,青皮、陈皮、香附、槟榔各9克,乌梅丸10克,加2匙米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重症胆道蛔虫。

案例男性,14岁。诊为胆蛔症并建议手术,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患者面色萎黄而青,右上腹触痛明显,舌质淡苔薄,脉小弦。证属寒湿中阻,气滞不畅。服3剂后诸症稍减,原方加减:干姜5克,旋覆花(包)、防风、白术、白芍、焦楂、曲、香附各9克,甘草、枳实、乌梅、陈皮各6克,黄连、吴萸各2克,代赭石20克,谷麦芽各15克,乌梅丸包10克。服1剂诸症大减,再服10剂痛无复发。予健脾消导方7剂后改用驱虫药,驱下蛔虫20余条而愈。(浙江中医杂志)

先天性胆道阻塞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37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羊草结,藿香,鸡内金,郁金,台乌,延胡,川楝子,柴胡,茵陈。

用途及疗效:治疗先天性胆道阻塞。

案例服药五剂,症状好转,继服两周,黄疸开始消退,粪色转黄。其间,曾随证加麦芽、神曲消食导滞,加川连、栀子清心降火。半夏,竹茹降胃逆,用药1个月,黄疸消退,大小便色正常,非手术达临床治愈。追访两年无复发。(新中医)

硬化性胆管炎

张羹梅主任医师验方…………237

方药:柴胡4.5克,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炒枳壳9克,丹皮9克,板蓝根30克,平地木30克,金钱草60克,硝矾4.5克(分吞),生军3克(后下),绵菌陈15克,生甘草3克,生麦芽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气滞血瘀型。

案例男,38岁,因右上腹痛、黄疸,经医院剖腹探查诊为硬化性胆管炎。经西医治疗未效。上方5剂诸症稍减,守方去柴胡,加川朴花4.5克,7剂后黄疸退,但两胁仍痛。改投:柴胡4.5克,当归、枳壳、赤白芍各9克,桃仁9克,红花6克,硝矾4.5克(分吞),金钱草60克,川军3克(后下),生甘草4.5克,平地木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2克,夜交藤30克,苍术9克。经上述治疗后诸症悉除,以后随访未曾复发。(辽宁中医杂志)

肠粘连

张沛虬主任医师验方…………238

方药:炒白芍20克,炒白术15克,陈皮、木香各5克,炒防风、炒乌梅各10克,炒枳壳、炒黄连各6克,槟榔3克、熟大黄2克,炒菜菔子3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泻肝健脾,理气止痛。用于腹痛(术后肠粘连)。属气滞湿阻者。

案例男,35岁。3月前行胆囊切除术,后右上腹及脐部绵绵作痛,午夜尤著,肠鸣腹胀,大便稀薄。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数。服上方10剂后,痛减。原方去木香、黄连、加山楂,神曲各10克,兼以益气养血调理,50余剂,诸症消失。(浙江中医杂志)

著名老中医陆渊雷验方…………238

方药:连翘9克,桃蒌仁(各)9克,(杵)红藤15克,马齿苋12克,木香2.4克,淡芩6克,干姜3克,太子参12克,当归9克,生甘草2.4克,生姜9克,红枣5枚。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粘连。

案例成人,西医诊断为小腹与大肠粘连。全腹胀、疼痛,大便数日一行,脉颖软,舌无苔。上方服3剂腹胀大减,痛减,脉舌未见好转,投以:当归尾9克,丹皮6克,连翘9克,红藤18克,马齿苋15克,败酱草9克,苡仁15克,黑附块4.5克,干姜3克,生黄芪9克,生甘草3克。3剂后腹痛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

肠梗阻

李师防名老中医验方…………239

方药:姜半夏12克,熟附子6克,炙甘草3克,粳米15克,大枣3枚.煎至米熟成汤,去渣温服。

用途及疗效:温中止痛。用于腹痛,属中焦虚寒者。

案例男,5岁。腹痛剧烈2天,大腹膨胀,肠鸣便秘,呕吐清水。西医诊为肠梗阻,建议手术治疗,患儿父要求先服中药。李老诊见面白神倦,手足欠温,呻吟,脉沉苔白。予服上方,2剂便通,痛、吐止,3剂愈,续服理中汤3日,安然无恙。(浙江中医杂恙)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39

方一:姜汁炒川连2克,姜半夏6克,川厚朴6克,青陈皮各6克,赤白苓各10克,广木香6克,槟榔10克,制香附15克,桂枝杭芍,甘草、姜半夏各9克,川椒3克,大枣12枚。水煎,频频温服。配合针刺内关、天枢、足三里、中脘、关元。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寒邪内结,腑气不通者。

案例服上药5小时后诸症消失,梗阻解除。(广西中医药)

黄秉良名老中医验方…………239

方一:党参9克,白术9克,白芍9克,炙甘草5克,木香9克,大腹皮9克,炮姜炭6克,黄连4克。水煎服。另皂角刺30克,煎汤代水煮糯米粥,分2次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粘连肠梗阻脾胃虚弱,湿热交结,壅于络脉者。

案例服上药7剂后诸症减轻后原方加枳壳9克,蔻仁(后下,3克,鸡肉金6克,又2剂后症状全消,续服原方14剂以巩固疗效。

方二:紫丹参30克,沉香(吞)2克,白芍60克,炙甘草6克,炙鳖甲12克,木香9克,石见穿30范,川椒3克,党参12克,炒白术9克。水煎服。另皂角刺40克,煎汤煮糯米粥每日分2次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肠粘连)血中气滞,气壅瘀积者。

案例服4剂后腹痛消失,原方白勺改9克,加赤芍9克,蔻仁3克(后下),7剂后痊愈。原方再加黄芪15克,去沉香。皂角刺改为30克(服法同上),连服1个月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40

方一,川连3克,吴萸0.6克,制半夏6克,茯苓12克,枳实壳各6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郁金6克,全瓜蒌12克,薤白头10克。水煎服(或缓慢灌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

所举案例为子宫肌瘤术后引起的肠梗阻,服上药2剂后梗阻解除,后随访8年未见复发。

方二: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川连2克(吴萸0.3克同炒),炒白芍10克,姜竹茹6克,炒枳实6克,苏梗6克,乌药6克,广郁金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

所举案例为阑尾炎术后6年引起的肠梗阻,上方3剂后梗阻解除,观察4年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

万有生名老中医验方…………240

方药:莱菔子30克,大腹皮30克,陈皮60克,枳壳15克,枳实]5克,内金末15克(冲)。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肠梗阻,气滞型。

案例患病6天。上方服1剂有便排出,3剂诸症消失,后以原方去大腹皮15克,陈皮30克,加山楂15克,六曲10克,谷麦芽各15克,以调理脾胃,3剂后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郭霭春教授验方…………241

方药:大黄30克,干姜15克,附子10克,莱菔子30克。水煎去渣后加蜜60克。并将巴豆2枚,微炒去皮,用棉纸包裹砸烂成面,用药液送下。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寒实停滞者。

案例为一位花甲老人,肠梗阻2天,上方服后3小时,泻下大便,后再调理告愈。(广西中医药)

于己百教授验方…………241

方药;生大黄9克(后下),附片6克,细辛5克,芒硝15克,莱菔子18克,香附12克,代赭石、厚朴,煅瓦楞各10克,炒莱菔子30克,竹茹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幽门梗阻。

所举案例用此方灌服后,梗阻解除,观察数年未见复发。(辽宁中医杂志)

幽门梗阻

陈泽霖副教授验方…………241

方药:苍术9克、川朴9克。半夏9克,陈皮6克,生大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连3克,干姜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幽门埂阻,肝胃气滞,痰湿夹瘀交阻,阳明通降失司,致胃气上逆呕吐者。

案例服数剂后治愈。(辽宁中医杂志)

阑尾炎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41

方药一:生大黄30克,元明粉18克,丹皮18克,冬瓜仁18克,生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紫地丁24克,桃仁24克,蒲公英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附子1.5克。共入1纱布袋内,封袋口,置锅内加水4碗、文火煎30分钟,入白酒25克,离火,乘温取出,略挤去水,敷痛处。

方药二:当归尾20克,生大黄3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庶虫]虫15克,水蛭15克,川芎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用法同上方。

用途及疗效:方药一通滞清热,去瘀解毒。用于肠痈。(阑尾炎、脓肿)成脓期。方药二破血去瘀,用于肠痈脓肿不消者。

案例女,33岁。患阑尾周围脓肿固不宜手术向中药治疗。先用方药治疗12天,诸症大减,但仍时有隐痛,右下腹仍可扪及索状肿物。后用二方如法治疗,5天,诸症除,腹块消失而愈。(山西中医)

杨春雷名老中医验方…………242

方药:川桂枝、广木香各0.9克,生白芍1.8克,广陈皮、大枣肉各1.2克,甘草、生姜各0.6克。加水100毫升,煎沸5分钟后温服,日1剂,或早晚各1剂。

用途及疗效:和营行气、止痛。用于阑尾炎。治疗64例急、慢性阑尾炎,显效62例,平均服药6剂。

案例男,38岁。患急性阑尾炎6天,伴脓肿。服上方,早晚各1剂。6天痛消,肿块消散,体温与血象均正常出院.由于未遵医嘱,1个月后复发,仍予上方治疗10日痊愈。随访数年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

霖魁名老中医验方…………242

方药:生大黄(后下)败酱草、桃仁各10克,红藤60克,枳实,槟榔各9克,日2剂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痛(阑尾炎)。

案例男28岁,右下腹疼痛拒按,恶心欲吐,发热,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滑数。服上药2剂,局部外敷千槌膏,药后热退便下,以原方每日1剂连服5剂,诸症向愈。(新中医)

朱仁康名老中医验方…………243

方药:桃仁、瓜蒌仁、冬瓜子、归尾、银花、连翘、皂角刺各9克,赤芍、山甲片、丹皮各6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痈(阑尾周围脓肿)。

始为脐周作痛,恶心呕吐,痛渐移至右下腹部。发热连日不退,查右下触及肿块,腹壁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服药两剂诸症减轻,前方加败酱草9克,生苡仁12克,服3剂,肿块缩小,一周后愈。

敖保世名老中医验方…………243

方药:生大黄10克(另包后下),粉丹皮6克,桃仁泥10克,薏苡仁15克,田七粉(吞服)3克,飞滑石12克,紫金锭1枚(磨汁内服)。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阑尾炎(肠痈)。

案例女,48岁。恶寒发热一周后右下腹拒按,呕吐频繁,体温40.2℃。服上方1剂,连解3次黑酱样便,药后6小时诸症缓解。改四逆散加没药,两剂告愈。(江西中医药)

翟兴明老中医验方…………243

方药:防风、荆芥、甘草各6克,银花30克,连翘51克,当归、赤芍、栀子、大黄、黄芩、川芎各10克,桔梗4克,大活血30克,芒硝8克(冲)。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痈(阑尾炎)。属湿热毒邪蕴于肠腑者。

案例发热,右下腹剧痛,拒按,苔黄腻,脉弦滑数,服药1剂,热退痛减,原方去芒硝,共进7剂,血象体温正常而痊愈。(陕西中医)

谢兆丰副主任医师验方…………243

方药;柴胡8克,黄芩9克,枳实、大黄(后入)、赤芍、制半夏、桃仁各10克,木香、红花各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阑尾炎。

案例女,33岁,脐用及上部疼痛,次日转右小腹肿痛,拒按,似可扪及4×3cm的包块,白血球17100,中性92%,淋巴球8%。上方服3剂后,泻黑便多次疼痛略减,原方再服3剂,服后又泻黑便4次,腹痛递减,守上方加减又服6剂,痛除肿消,体温正常,诸症痊愈。(黑龙江中医药)

岳美中教授验方…………244

方药:柴胡12克,枳实10克,赤白芍各15克,生甘草1克,薤白12克,赤小豆30克,当归10克。水煎服分2次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腹痛(阑尾炎)气滞血瘀、兼有郁热型。

案例女,55岁,腹痛,发热恶寒,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体温38.5℃,脉搏90次/分。血白细胞17000,中性84%,淋巴16%,诊为急性阑尾炎。服上方一周,诸症消失,血常规化验正常。继服原方4剂,以巩固疗效。(广西中医药)

李新然名老中医验方…………244

方药:丝瓜络15克,苡米20克,蜣螂虫15克,冬瓜子15克,远志15克,元胡15克,红花5克,通草5克,鸡内金15克,郁金10克,豆豉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用法:用于高位性阑尾炎,暑湿淤滞者。(辽宁中医杂志)

所治一例,服3剂后治愈。

董建华教授验方…………244

方药:银花12克,连翘12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红藤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桃仁9克,丹参12克,元胡12克,生大黄4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阑尾炎湿热积滞,肠络不通者。

案例61岁女性,患急性阑尾炎4天,上方服3剂,诸症大减,但仍有气滞,上方去丹参、桃仁、元胡、生大黄;加乌药9克,青陈皮各9克,枳壳9克。再服3剂痊愈。

方二:桃仁9克,枳壳9克,金铃子9克,红膝30克,赤芍9苑,银花5克。生苡仁15兜,大黄6克,丹皮9克,元胡4.5克,芒硝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湿热瘀阻者。

案例55岁女性,患病3天,上方服4剂,诸症大减,守方去金铃子、元胡、芒硝,再服6剂病告愈。(广西中医药)

胃术后倾倒综合征

黄秉良名老中医验方…………245

方药:党参、白术、五倍子、陈皮、白蔹、炙甘草各9克,赤石脂、禹粮各30克,五味子4.5克,茯苓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胃手术后倾倒综合征,脾胃元气大伤者。

案例为男,45岁。患胃术后倾倒综合征。上方7剂后,症状减轻。原方去陈皮,加生龙骨30克,石榴皮9克。服7剂后,诸症大减,再予原方加白芍12克。连服20余剂后告愈(嘱其日进糯米粥2次,每次1小碗)。(陕西中医)

胃癌术后胃功能失调

魏长春名老中医验方…………245

方药:玫瑰花9克,佛手花9克,绿梅花9克,厚朴花9克,白扁豆花9克,西党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失调,术后气机失调。

案例男,77岁。胃癌手术后呃逆频作,大便溏泄如水样,继则大便失禁。服3剂后便次减少,前方加茯神12克,糯稻根15克,5剂后停止。(辽宁中医杂志)

肠癌术后内脏功能失调

魏长春名老中医验方…………246

方药:玫瑰花9克,佛手花9克,扁豆花9克,厚朴花9克,绿梅花9克,生白芍9克,炙甘草3克,人参叶9克,白薇9克,瓜蒌皮仁各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癌手术后。气阴两虚,内脏功能失调。

案例女,27岁。肠癌手术后,每日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纳少便于。服上方数剂,体温正常,盗汗止,纳食增,便仍干,拟原法出入,巩固疗效,7剂药尽病愈。(辽宁中医杂志)

胆囊术后发热

印会河教授验方…………246

方药:生白术60克,生地30克,决明子30克,肉苁蓉30克,川大黄6克(后下),蒲公英30克,柴胡15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胆囊术后发热,久病体虚,阳液消耗,便结不通,腑热内蕴。治以益阳通便,润肠泄热。

案例男,65岁。胆囊切除后反复发热14个月。服上方4贴,体温降至正常。(上海中医药杂志)

肠梗阻术后全身痉挛

焦树德副教授验方…………246

方药: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炒黄岑10克,白蒺藜12克,钩藤15克,茯苓12克,肉豆蔻10克,炒薏米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肠梗阻术后周身挛痛。

案例女,40岁。肠梗阻手术后,全身痉挛,胃肠抽痛,上下窜走不安,内脏空坠感,腹中觉凉,牙关有时发紧,手抖动,腰痛头晕,午后身热。上方4剂后四肢抽搐未作,共服60剂后,挛痛消失。(吉林中医药)

外伤或术后感染

王中礼大夫祖传方…………247

方药:炉甘石60克,官粉30克,轻粉3克,净铜绿15克,红粉3克,朱砂3克,麝香2克,梅片6克,生石膏30克,赤金箔20张。先将炉甘石烧红投入童便中锻淬,连锻7次后,同各药一起共研细末,装入径如拇指粗细的鲜大葱管叶内,放置火上焙干成黄焦色为度(不可烧黑),然后剥去葱叶,加入麝香、梅片、赤金等,置乳钵中研细,过120目筛装瓶密贮备用。用时可用棉签粘附弹撒敷布,或用喷粉器喷洒创面,外敷以油纱包扎即可。

用途及疗效:用于外伤及手术伤口感染,口腔及阴部溃疡,脓疮,烧伤后期腐肉渐脱,及愈合迟缓的一切慢性溃疡。功效甚佳。(陕西中医)

胃穿孔合并脓胸

李鸣皋名老中医验方…………247

方药;苇茎、大贝各15克,冬瓜仁、薏苡仁各20克,桃仁9克,云苓皮30克,连翘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胃穿孔合并脓驹。

案例54岁,胃穿孔保守治疗。两个多星期后发生脓胸,经穿刺引流,给抗菌素、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症见高热不退,胸痛咳嗽,吐腥臭痰,而浮肢肿,身闲纳差,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服药9剂,身热渐退,浊痰减少,肚痛肢肿消失。上方去云苓皮,加沙参,天花粉各15克,服20剂体温正常,诸症已平,再服6剂以善其后。随访半年后康复。(黑龙江中医药)

腹膜炎

叶午庄名老中医验方…………248

方一:大黄(后下)8克,枳实、茯苓,川厚朴,焦山楂各9克,青皮、陈皮、藿梗各6克,日1剂。煎服2次。

方二:制川厚朴、炒黄芩、枳实、茯苓、炒谷芽、麦芽、甘草各9克,青皮、陈皮各6克,木香6克,炒白芍12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腹痛(属积滞化热,阳明腑实证)。

案例女,18岁,诊为“腹膜炎”,阵发腹痛伴呕吐,痛则拒按,身热。烦躁,大便3日未行,舌苔薄腻微黄,脉滑数,方一加减服6剂,腹痛消失。方二服2剂愈。(新中医)

腹股沟疝

周选堂名老中医验方…………248

方药一:荔枝核、广橘核各1斤,微焙研末,每日2次,每次35克,拌糖服。

用途与疗效:治疗腹股沟疝,

案例8岁男孩,患该病两年,用力稍猛,疝即脱出。用上方一剂后发作减少,继服3剂痊愈。

方药二:补中益气汤(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加葛根橘核,荔枝核,荷根。(原文未注明剂量)水煎服。

用途与疗效:用于腹股沟疝。

案例70岁,行走或劳累疝即脱出。脉虚弱,苔白润,气短,言语无力,用上药十余贴好转,继以荔枝核、橘核各等分,焙研常服,数月后可不用托带,短时散步不复脱出,(大众中医药)

敖保世名老中医验方…………249

方药:①紫金锭两条,磨水时时外擦。②炮甲珠5克,紫花地丁10克,广木香3克,玄胡索10克,制乳没各10克,桃仁6克,桔核10克,生地10克。水煎服。

用途与疗效:用于疝气,证属湿热下注,厥阴之络受邪,以至气血壅滞。

案例男,40岁。左阴囊肿大如拳,灼热发红,肿大侧睾丸触痛且坚硬。经用上方5贴,睾丸及阴囊肿痛消失。(江西中医药)

陶景宏老中医验方…………249

方药:当归,白芍各15克,桂枝、茴香、木香、川楝子各10克,细辛、木通、吴萸各6克,甘草4.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寒疝。

案例28岁,左则睾丸剧痛,掣引少腹,四肢不温,阳囊冰冷,舌淡苔白,脉弦紧。药服5剂痊。(医学论坛)

巨结肠症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49

方药:麦芽、党参各6克,茯苓8克,枳实、鸡内金、厚朴、白术、法半夏各5克,砂仁、灸甘草各3克。每日1剂,渣再煎,早午晚3次分服。外用甘油栓。

用途与疗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

案例2个月男婴,服上药半月,大便间可自解,腹时胀时消,服上药3个月,3~4天排便1次,腹胀渐消,原方服至一周岁,改用党参、茯苓各9克,白术、木瓜、法半夏、神曲各6克,郁金、蚕砂各5克,橘红3克,炙甘草4克,每日1剂,渣再煎,分3次服,偶尔使用甘油栓。非手术而自行排便。(新中医)

脱肛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50

方药:蝉蜕15克,煅龙骨30克,龙衣9克(如无龙衣以僵蚕代)冰片0.5克。外用。

用途及疗效:用于脱肛,将前三药置瓦上或锅上焙干,加入冰片,装瓶备用,先用盐开水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洗患处。再取上药粉放于清洁纸上,将脱出直肠缓缓上托,随即压进肛门内;涂在脱出的直肠周围,纱布盖好固定。

案例男,3岁,因患痢疾后,重度脱肛,脱出肛门约7厘米,局部红肿,有少量出血,上方治疗,敷药膏第2天,即开始见效,第8天痊愈,3年来见复发,经治14例,疗程长者8天,短者2天,均获痊愈。(四川中医)

肝脓肿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50

方药:败酱草、龙胆草、生甘草,蒲公英、银花、大蓟、元参、生苡仁、黄芩、茵陈、柴胡、制川军。加减;属阿米巴性,加鸦胆子。煎服。(编者注:原文无药量)

用途及疗效:清热解毒,消瘀通络。用于肝脓疡、肺脓疡、阑尾炎化脓等。治肝脓肿14例,均获疗效。

案例男,22岁。肝区痛,发热68天。血培养白色葡萄球菌,超声波示肝脓肿。便结,舌红绛,脉弦数,期门肉隆。诊为肝痈。服上方28剂。全愈。(江苏中医杂志)

胰腺囊肿

沈楚翘名老中医验方…………251

方药:焦麦芽15克,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竹茹、焦山楂、大腹皮、焦建曲各10克,佛手6克,白蔻仁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胰腺囊肿。

案例女,71岁,患者胃脘不舒已有5年,并发现左上腹部有一包块,逐渐增大。经B超检查诊为胰腺囊肿。中医诊见苔薄腻,脉弦滑,证属中焦气机不利,痰淤凝结,脉络阻隔,致成症块。上方连服5月后诸症大减,肿块缩小,鉴于患者高年,正气不足。故上方再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经2年多的治疗诸症悉除,肿块消失,终告治愈。(上海中医药杂志)

胰腺假性囊肿

吕承全名老中医验方…………251

方一:金银花、蒲公英、白芍、鳖甲各30克,厚朴、枳壳、郁金、红花、三棱、莪术、生大黄(后下)各10克。煎服,日1剂。

方二:制乳香、制没药各30克,牛黄1克,麝香3克,小米粥捣泥为丸,每次3克。开水送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案例男61岁,患急性胰腺炎后,仍脘腹胀满,胁痛彻背,B超诊断假性囊肿(6~7厘米),治疗3年,囊肿仍5厘米,舌红,苔薄黄,脉弦骨,服2方4剂,以甲加减为主共服70余剂,诸症悉平,B超囊肿消失,追访10余年未见复发。

方三:胆草、茵陈、金银花、生大黄(后下)、厚朴、枳壳、郁金、红花、三棱、莪术各10克,白芍15克,赤芍20克。煎服。

方四:茵陈、郁金、红花、三棱、莪术、大黄炭、鸡内金、甘草各10克,浙贝、赤芍各20克,当归、白芍各15克,鳖甲3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胰腺假性囊肿。

案例男62岁,患急性胰腺炎术后3年,出现左胁疼痛彻背,腹胀作呕,B超右上腹有49×55毫米无回声区,CT扫描证实胰腺尾囊肿。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服方一31剂囊肿减半,10个月后复查,诸症除,囊肿明显缩小,服方二30剂,另用犀黄丸,日服1丸,复查B超囊肿消失。(河南中医)

脾功能亢进症

王香石名老中医验方…………252

方药:鳖甲(先煎)、岗稔根、仙鹤草、地稔根、紫珠草、麦芽,白背根各15克,丹参、白芍、鹿角胶(烊化)、淮山各9克,阿胶6克,白芨12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积聚(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案例女,8岁,因发热,鼻衄行骨髓检查,符合脾功能亢进。肝肋下1.5厘米,质稍硬,脾可扪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不多饮,舌红边瘀点,苔白,脉细数。证属瘀血日久,阴血虚损,用上方2剂症状减轻,后每日1剂经1个月治疗,脾功能正常,肝肋下0.5厘米,脾未扪及,仍低热,时有鼻衄,守方治疗3个月;诸症悉除,4年后追访未再复发。(新中医)

肾脓肿…253缺页…………253

朱久之名老中医验方…缺页…………253

赵思俭名老中医验方…缺页…………253

方四: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柴胡、茵陈,胆革、蚤休,苦参、赤芍、木通、水牛角粉(冲)、红花各10克,升麻5克,鱼腥草、银花各30克,连翘15克,皂角刺、败酱草各20克,羚羊粉3克(冲)。煎服。

方五:黄芪、银花、鱼腥草各30克,党参、皂角刺各20克,白术、陈皮、柴胡、茵陈、赤芍、常山、水牛角粉(冲)各10克,升麻5克,连翘15克,羚羊粉3克(冲)。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多囊肝多囊肾继发感染。

案例男52岁,曾因该病用先锋霉素治疗40天,热退。一周后热复发,周身酸软无力,手足心热,口苦纳差,巩膜黄疸,舌胖嫩,淡红,少苔,右脉弦滑,左沉细。用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之方一治疗1个月,热未退,又用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凉血之方二,药后汗出热退,守方连服一周,诸症稳定,热未退尽,改服方三3剂,脉和身凉,观察两个月未再发热。

输尿管结石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254

方药:生地榆20克,金钱草30克,滑石、海金砂、生首乌、鸡血藤、猪苓、干芦根各15克,生大黄、桑寄生、制乳香、没药、南沙参各1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石淋。

案例男、37岁,因左侧腰部剧痛拍片诊为输尿管结石。诊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急。上方服3剂,时排出绿豆大小结石十数枚而告愈。(湖北中医杂志)

王为兰名老中医验方…………254

方药:瞿麦、生地、川萆薢、鱼枕骨、黄芪、菟丝子各15克,石苇、金钱草、泽泻、炒杜仲、牛膝、山萸肉、川断各12克,桑寄生、赤小豆、冬葵子各30克,当归9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肾及输尿管结石。

案例男42岁,腰酸乏力少腹痛,舌苔薄白,脉沉弦。曾服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品14剂。症未减,结石未排出,投上方14剂,诸症减,肾及输尿结石消失。(北京中医)

风湿性关节炎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55

方药:生地50克,黄芪、川断、桑寄生各15克,防己、桂枝、制川乌(先煎)各10克,五加皮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女,18岁,周身关节肿痛3年,长期用西药效果不佳,反复发作。面萎黄虚浮,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细涩。共服22剂,随访半年未发。(黑龙江中医药)

朱久之名老中医验方…………255

方药:当归12克,川芎6克,赤芍10克,忍冬藤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6克,茯苓10克,附片6克,白芥子10克,黄芪15克,川牛膝6克。水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治疗鹤膝风(关节炎)。

案例双膝肿形如鹤膝,无红肿,活动痛增,属风寒湿邪内聚,阻气碍血致气不运血,血不养筋。服上方3剂,肿痛减半,又服2剂,双膝活动如常。(湖北中医杂志)

姜春华教授验方…………255

方药:生地30克,蚕砂,秦艽,豨莶草、五加皮各15克,制川乌9克(先煎15分钟),威灵仙、淮牛膝、独活各9克,乌蛇6克,苡仁、桑枝各15克,茯苓20克,苍术9克,白芥子10克。水煎服,日2剂。

用途与疗效:治疗关节酸楚疼痛,沉重不能抬举。

案例用上方两剂,3天后痛减肿消,继服3剂症状消失,上方去苍术,茯苓,服5剂,未复发。(湖北中医杂志)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56

方药:白花蛇1条(研末冲服)地龙20克,山龙20克,独活20克,草苎10克,灵仙20克,红花2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防风15克,海桐皮15克,生黄芪5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证属风寒湿痹,郁久化热。治以宣痹散寒,搜风通络。

案例男,47岁。患风湿病5年之久,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红肿、发热。服上方6剂,热退痛大减,但下肢麻重。原方加仙灵脾30克,苍术20克。守方加减,续服20余剂告愈。

方药二:当归2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党参25克,黄芪25克,桂枝15克,地龙20克,羌活10克,申姜20克,焦三仙30克,白术15克,草乌1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关节痛,证属气血双亏,风寒侵袭。治以益气养血。佐以宣痹通络。

案例女,28岁。产后外感风寒,四肢关节酸痛麻木。上方共服20余剂,诸症悉除而愈。(辽宁中医杂志)

宋孝志教授验方…………256

方药:白芍18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痛痹症(关节炎)。

案例男,42岁,右膝关节疼痛,脚挛急,屈伸不利,阴雨天则加剧已半年余。诊见皮色不红,触之不热。上方10剂后,膝痛明显减轻,脚亦能伸,精神亦好。原方续服15剂而愈。(四川中医)

赵泰伯名老中医验方…………256

方药:炒薏米50克,通草、防己、木瓜、黄柏、海桐皮、苍术,牛膝、王不留行、滑石、片姜黄各10克,独活5克,萆薢20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

案例女,41岁,有腰腿痛病史,近时症状加重。证属湿热痹阻,蕴于经络。用上方加减服12剂,诸症悉除。(吉林中医药)

刘志明副主任医师验方…………257

方药:当归12克,黄芩9克,知母12克,桅子9克,连翘12克,生甘草12克,生苡仁18克,防风12克,防己12克,羌活9克,独活9克,忍冬藤15克,海桐皮15克。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热胜于湿型。

一案例27岁男性。上方治疗月余,诸症愈。(广西中医药)

王心铭名老中医验方…………257

方药:川乌12克,地龙9克,全虫9克,南星6克,乳没各9克,威灵仙15克,桂枝15克,两头尖9克,鸡血藤10克。姜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男65岁,全身关节痛5年。上方服6剂,痛大减。原方去乳没,加黄芪24克,当归12克,共服20余剂痊愈。(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李紫莹名老中医验方…………257

方药:羌活9克,苍术9克,云苓12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陈皮9克,甘草9克,生姜5片,竹沥1匙,桂枝9克,灵仙9克,桔梗9克,防己9克,木通6克,黄柏9克,牛膝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络脉空虚,风湿内聚者。

案例47岁女性,患游走性关节疼痛10余年,上方连服86剂(偶有加减)后诸症消失。(陕西中医)

李书芳名老中医验方…………257

方药:羌活、秦艽、防己、灵仙、川断、川芎、当归、赤芍、二花各9克,防风、连翘、黄芩各12克,桔梗6克,甘草3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为年老患者,系风寒湿邪外干,互相博结,郁久化热,转为热痹。上方连服3剂,右手腕背肿热消退,但觉肩、肘、腕关节牵强引痛。原方去黄芩、川断、二花、连麓,加细辛3克,地龙9克,防风改为9克。服2剂痹痛基本消失。改为隔日进1剂,再服3剂告愈。(河北中医)

孙润斋副主任医师验方…………258

方药:黄芪、当归、怀牛膝、鸡血藤各30克,防风、木瓜、伸筋草各15克,白芍、老鹳草各20克,桂枝5克,陈皮10克,威灵仙12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气血双虚,筋脉失养之痺证。

案例为47岁男性,下肢麻木,憋胀、沉重而痛两月。劳累后加重,遇寒则剧,得熱则舒,气短少力,胃呆纳差。服上方3剂后下肢轻快,诸症悉减。按原方先后共服20剂治愈。(河北中医)

张朗轩主任医师验方…………258

方药:当归30克,白芍15克,桂枝15克,细辛5克,通草20克,甘草15克,鸡血藤25克,牛膝25克,姜黄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湿关节痛。(辽宁中医杂志)

所治一例,服12剂后痊愈。

颜德馨名老中医验方…………258

方一:马钱子30克,土炒至鼓起后去毛,再入麻油内炸至紫黑色,取出烘干,地龙、地鳖虫、全蝎各3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朱砂0.3为衣。每晚服1克,糖开水送下。

用途及疗效: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

案例男,60岁。患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不已,遇寒则甚。血检查:抗“О”1250单位,血沉40毫米/小时。苔薄白腻,脉弦滑。服上方药1个月。疼痛若失,血检抗“О”,血沉均正常。续服上方一料后停药,随访多年,疗效巩固。

方二:龙马定痛丹;马钱子20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克,朱砂0.3克。先将马钱子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有响爆之声,外呈棕黄色,切开呈紫红色时取出,与中间3味共研细末,后入朱砂,蜜丸40粒。每晚睡前用糖开水送服1泣。服一周后若不效,每晨加服半粒至1粒。

用途及疗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用于各种痹痛(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使用30年,疗效满意。

案例男,60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阴雨时痛剧,伴午后五心烦热,乏力。经用阿斯匹林,激素及中药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治疗,效不显。抗“О”1200单位,血沉40毫米/小时。脉弦滑,舌紫苔薄腻。投上方1粘,每晚1次,一周后症状减轻,1月后抗“О”血沉均正常。续投上方一料巩固,随访多年未发。(上海中医药杂志)

张从善名老中医验方…………259

方药:五藤饮;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各15克,制川乌3克(先煎30分钟)。加减:热甚加石膏,肢体麻木不仁加鲜桑枝,风毒盛加乌梢蛇,气虚加黃芪。煎服,日1剂,晚间顿服。病重者,日2剂,早,晚各1剂。

用途及疗效:通络活血,宣痹止痛。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坐骨神经痛)。治135例,总有效率94.1%。

案例女,40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已2年,常因天气寒冷诱发,近月来左肘关节肿痛,不能伸屈,活动受限,舌淡红苔白,脉沉缓。血沉85毫米/小时,抗链“О”1:625。上方加乌梢蛇10克,服24剂后,肿痛消炎,活动自如,血沉20毫米/小时,抗链“О”1:200。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四川中医)

钟鹏名老中医验方…………260

方药,玉真散(粗末)50克,生姜、火葱各250克,童便50克(毫升),白酒50克(毫升)。先将姜、葱捣为泥状,与玉真散调匀入铁锅加童便、白酒,炒热,布包上药,趁热在患处或有关穴位熨烫,隔日1次。

用途及疗效: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腿痛熨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肩颈疼痛,熨风池、大椎、肩井等穴,四肢关节疼痛熨关节周围及关节近端内侧方。钟老中医积多经验,效果良好。

案例男,52岁,腰腿左侧疼痛3月余,不敢俯身,步履艰难。用上法熨烫,连续6次后,痛症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四川中医)

周子芳老中医验方…………260

方药:独活、地龙、秦艽、白芥子、胆星、炮山甲、当归各10克,怀牛膝、红花各15克,蜈蚣3条,土鳖虫6克,乳香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化痰祛瘀,通络。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湿客经络,津液凝结成痰,痰瘀交结者。

案例女,32岁。每阴雨天气,关节酸楚疼痛。近来右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抗“О”1250,血沉56/小时,服消炎痛,阿斯匹林效不显。关节肿而不红,触有结节,脉细沉而涩,苔白腻。服上方10剂,关节痛减,肿消。原方再服20剂,诸症悉平。抗“О”及血沉均正常。后服小活络丹巩固。(江苏中医杂志)

刘志明名老中医验方…………260

方药:当归15克,白芍、黄芩、生甘草各9克,防风、白术、羌活、独活、海桐皮、连翘、防己、制附子各12克,生薏仁24克,忍冬藤18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湿热痹症(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男14岁。初周身出现红斑,继而指、趾关节肿痛。纳差,苔薄黄腻,脉弦滑,血沉60毫米/小时,抗“О”800单位。服上方7剂后,关节疼痛减轻,守方随证加减2个月后,诸证告愈。(中医杂志)

陶景宏名老中医验方…………261

方药:当归20克,桂枝、白芍、麻黄、川牛膝各10克,细辛、木通、羌活、独活、制川乌各6克,甘草4.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风寒湿痹。

案例女63岁,四肢诸关节酸、重、冷、痛,屈伸不利,不能久行,入冬及阴天甚。舌苔薄白,脉弦细。共服药12剂愈。(医学论坛)

王少华名老中医验方…………261

方药:桂枝6克,生石膏、苡仁各30克,赤白芍、知母、茅白术、炒黄柏、怀牛膝、炙地龙各10克,制乳没各9克,甘草3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关节肿痛。

案例女20岁,手指,两腕、踝及右中趾红肿灼痛,身热多汗,口渴欲饮,纳呆,溲赤,大便于,舌尖边红兼紫,苔黄腻,脉数,服上药2剂,热渐退,诸痛减,痛处仍红赤灼热,前方去甘草,加银花藤20克,桂枝加至9克,药服2剂,肢节灼热减,原方去苡仁,加防风6克,防己12克,服3剂体温正常,改益肝肾。调气血,清湿热,通经络共服27剂近愈。(中医杂志)

江耀南名老中医验方…………261

方药:苍术、秦艽、丹参各15克,生石膏50克,苡仁、生地各20克,知母、牛膝、黄柏、姜黄各10克,桃仁、红花各8克,甘草6克,粳米1勺,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热痹(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女,35岁,居地潮湿,则四肢关节肿痛,发热日晡为甚。两足踝趾小关节变形不能行走,消瘦,面色黧黑,肛闷、纳差,舌黯有瘀点,苔黄白腻,膝以下关节均肿大微红变粗、硬,脉沉弦细涩。上方服5剂,诸症减,再服10余剂,能慢步自行,上方加减连服10剂痊愈。(新中医)

周百川名老中医验方…………262

方药一:制川乌12克(先煎)小时),黄芪30克,当归12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炒白芍12克,羌独活各12克,鸡血藤30克,防风12克,生姜3片,炙草5克。煎服。

方药二:黄芪30克,当归12克,桂枝9克,赤白芍各12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细辛6克,羌独活各10克,甘草4克,防己15克,伸筋草30克,忍冬藤30克,威灵仙30克,海桐皮20克。煎服。

方药三:黄芪30克,忍冬藤30克,杜仲、骨碎补各9克,当归、牛膝、通草各30克,桂枝、炮甲珠各9各,蕲蛇5克,赤白芍、知母、石斛各15克,虎杖、王不留行、木瓜各20克,制乳香没药各6克,甘草4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以上3方均用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方药一适用于寒湿痹;方药2适用于寒热错杂痹证,方药三适用于顽痹虚实相兼者。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案例女,35岁。全身关膝游走性痛两年有余,近两个月加剧,双指双节关节红肿灼热,着水更剧。舌红苔黄稍腻,脉细数。属寒热错杂痹证。服方药二,10剂,诸症平息。(福建中医药)

管铭生名老中医验方…………262

方药:葛根、玄参各12克,自芍、生地、苡仁各15克,甘草、川黄连各5克,黄芩、白薇草、麦冬各9克。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热痹奇痛症。

男11岁,腰股部剧痛,活动受限,渐不能行走,低热,剧痛时腰下,膝以上皮肤发红,大便于,小便黄,牙龈肿,唇口红赤,舌苔黄少津,舌中带红点,脉弦洪略数。服药1剂疼痛大减,守方服数剂诸症皆除。(新中医)

类风湿性关节炎

高升三名老中医验方…………263

方药:防己。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片姜黄、元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生石膏50克,苡米仁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肿痛证。

案例女36岁,右踝关节肿痛半年服上方4剂后肿消而瘸释,以原方去苍术加忍冬藤20克,继服4剂告愈。(吉林中医药)

刘志明副主任医师验方…………263

方一:当归15克,生苡仁24克,防己12克:苦参15克,滑石15克,生甘草12克,半夏9克,黄芩9克,连翘12克,防风12克,秦艽12克,忍冬藤15克,海桐皮12克。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湿胜于热型。

案例女性43岁,患病3年余,上方服20余剂后,痛减,上方随证加减,调治半年余告愈。

方二:当归15克,生地黄18克,知母12克,黄芩9克,连翘12克,生甘草15克,生苡仁24克,苦参12克,半夏9克,防己12克,防风12克,海桐皮12克,忍冬藤15克,滑石15克。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兼有阴虚型。

一案例女,33岁,患病4年余,上方服10剂后症状减轻,再随症加减续服20余剂基本痊愈。

方三:当归15克,生苡仁24克,羌活12克,防风12克,半夏9克,生甘草12克,白术12克,海桐皮15克,制附子12克,忍冬藤15克,连翘12克,防风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寒热夹杂型。

一案例25岁女性,患病8年余。上方加减治疗月余,诸症悉愈。(广西中医药)

蒲辅周教授验方…………264

方药:当归9克,白芍9克,桂枝9克,甘草6克,通草4.5克,细辛3克,生姜3片,吴茱萸4.5克,大枣8枚,制附片6克,苍白术各6克,茯苓9克,桑枝15克,稆豆9克,太子参9克。红糖为引。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

案例为产后居住潮湿地下室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守方治疗月余诸症消失。原方再配成蜜丸,缓服以资巩固。(辽宁中医杂志)

陈伯涛名老中医验方…………264

方药:桂枝2.5~4.5克,炒白芍9克,肥知母6~9克,净麻黄1.5~2.5克,附子3~6克,苍术6~9克,防己9克,防风6~9克,鲜生姜3片,甘草3克,牛膝9克,木瓜4.5~6克,苡仁12克,全蝎、蜈蚣末各1.5~2.5克(分吞),酌情加老鹳草9~15克,酒炒丝瓜络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一例,经服100余剂后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江世英名老中医验方…………264

方一:生石膏、九层塔、臭茉莉、吊子风(即钩藤根)各15克,知母、白芍各12克,桂枝9克,地龙、七叶莲、两头尖各1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久郁化热之顽痹。

案例男,20岁,全身关节游走痛,膝关节活动困难5年多。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双膝关节轻度浮肿,触之热感,皮肤轻度焮红,伸屈不利。服上方56天,全身关节疼痛大减,膝关节浮肿全消,活动如常。用四物汤加大力、五瓜龙、千斤拔等调理善后。

方二:乌蛇、地龙、甘松各10克,制草乌6克,白芍、海风藤、宽筋藤各15克,黑老虎、两头尖、鸭骨香各12克。水煎另加蜂蜜2汤匙,和药冲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肝肾气血亏虚型之类风湿。

案例男,46岁,双髋关节、双膝关节疼痛10余年,双膝反复浮肿。屈曲困难,行走须人搀扶。服上药2剂后,髋膝关节痛明显减轻,下肢屈曲较前灵活,行走已觉轻快。改用龟板(先煎),党参、乌蛇、透骨消各15克,鹿胶(熔)6克,杞子、豹皮樟各10克,川断、金钗石斛、两头尖各12克。调治月余,渐安。

方三:制草乌、甘草各6克,桂枝、白芍、北芪各12克,红花5克,牛膝、灵仙、七叶莲各10克,九层塔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寒邪与血瘀相凝结之类风湿。

案例女,27岁,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6年多,手指呈竹节状变形,痛甚,局部压痛明显,发凉怕冷。服上药3剂,疼痛减轻,遵前法治疗月余。诸症基本消失。

方四:仙茅、杞子、秦艽、豹皮樟各10克,川断12克,狗脊、鸡血藤各30克,菟丝子、宽筋藤、淫羊藿各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邪聚藏于肾之类风湿。

案例男,43岁,四肢关节及脊柱游走痛20余年,近年来加重,指趾关节呈梭状畸形,腰部板硬,屈伸困难,疼痛日剧。上方治疗2个月,四肢及脊柱关节疼痛渐减。(新中医)

著名老中医施今墨验方…………265

方药:川附片15克,乌梢蛇30克,全蝎5克,桂枝9克,地龙9克,细辛3克,石楠藤12克,杭芍9克,川芎5克,当归12克,生熟地各9克,西红花3克,元胡6克,炙草节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正虚邪盛者。

一案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上方服16剂告愈。(中医杂志)

姜春华教授验方…………265

方药:①麻黄9克,桂枝9克,生地90克,防己15克,制川乌9克,独活9克,羌活9克。⑧生地90克,防己15克,钻地风15克,雷公藤9克,乳香9克,葛根9克,姜黄9克,当归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痹阻,有化热内伤营阴之势者。

案例女,39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5年,反复发作,各种西药治疗未效,服①方7剂后好转;后用②方继服14剂,关节肿痛基本复平,身病除,以后遇天气变化关节不舒时,用①方即解。(上海中医药杂志)

章真如主任医师验方…………266

方药:桂枝8克,白芍10克,生甘草8克,生石膏60克,知母10克,牛膝10克,桑枝30克,忍冬藤io克,钩藤10克,石斛10克,花粉10克,海桐皮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湿热痹症。

案例为37岁女性,患病1年余。上方服11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后用: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钩藤8克,桑枝20克,石斛10克,牛膝10克,狗脊10克,石决明20克,当归10克,杜仲10克,海桐皮10克。20剂后诸症消失告愈。(广西中医药)

刘弼臣教授验方…………266

方药: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各10克,陈皮、半夏各3克,葛根、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炙内金、香稻芽各10克,生姜2片;大枣5枚。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两虚者。

案例男,6岁,患病1年余,经抗菌素及激素治疗未效。上方服药2月余,诸症基本痊愈。后以六君子汤加鹿角霜、牛膝、川断调理,以善其后。(辽宁中医杂志)

吴克潜教授验方…………266

方药一:制苍术9克,怀牛膝12克,炙桂枝6克,乌头9克,制豨莶草9克,葫芦巴9克,川断12克,鹿角霜12克,乌梢蛇9克,防己9克,络石藤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案例男,51岁,因不慎受寒引起两下肢麻木疼痛,不能行走。化验:血沉45毫米/小时,抗“О”625单位,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上方7剂后肿退,但退后又略肿,原方加茯苓18克、粉萆薢12克。5剂后肿痛已退。再予上方7剂,以作巩固治疗。

方药二:细石斛12克,防己9克,嫩桑枝15克,络石藤、海风藤、赤白芍各15克,怀牛膝、威灵仙各9克,丝瓜络15克,制豨莶9克,当归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热型)。

案例女,14岁。因游走性小关节肿痛15个月,住院,右足跟内侧痛,就诊右肩、两膝、腕,踝关节游走性疼痛,夜重昼轻,个别手指略有变形。上方5剂后,诸恙好转。

方药三:生地12克,熟地12克,苍术10克,黄柏8克,防己8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秦艽10克,白附子5克,料豆衣10克,龟板胶8克,鹿角胶9克。水煎服。

外洗方:川乌头12克,草乌头6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湿型)。

案例男,29岁,腰、膝、髋、肩、肘腕等关节酸痛,胸闷,气急,舌质红、苔黄白,脉数。上方5剂见效,并傍晚用毛巾蘸烫热敷两膝,并用烫水浸洗双足。内服外洗并用之后,诸恙好转。以原方继服作为巩固治疗。并予大活络丹1粒,每日1次,用上方与丸药2月余,基本痊愈。随访20年,未复发。(山东中医杂志)

谢海州名老中医验方…………267

方一:知母、桂枝、川芎、杜仲、炮山甲各10克,赤芍、全当归各15克,秦艽、防己、桑寄生各12克,炮附子、生姜、穿山龙各6克,细辛4克,马钱子0.5克(研末分冲)。水煎服。

方二:盐知柏、白芥子、泽泻、赤白芍、炮山甲各9克,威灵仙、生地各15克,秦艽、牛膝各12克,路路通10克,羌活、穿山龙各6克。水煎服。

方三:熟地54克,川断27克,当归,紫河车,鹿角霜、威灵仙各30克,白芍36克,穿山龙、露蜂房、甘草各18克,地龙24克,山豆根15克,蜈蚣15条,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日2次,每次1丸。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案例男,14岁。现症全身诸关节肿胀,下肢肌肉消瘦,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病程3月余,现寒热错杂。服方一35剂诸关节疼痛减轻,激素从7.5毫克减为5毫克,每日3次。原方去生姜,防己加生地24克,白芥子6克,连服65剂后诸症好转。唯蹲起时足、踝及膝关节稍有疼痛、不仁,轻度肿胀。舌边尖红苔白,脉弦而数。激素减至1毫克每日2次。继服方30剂后停用激素。再服60剂,关节疼痛、肿胀均消失,仅在阴雨天时双膝关节不适。改服方三,追访1年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

周仲瑛教授验方…………268

方一:制附片、制南星,炙甘草各5克,黄芪15克,焦白术、鬼箭羽、白薇、仙灵脾各10克,白芍、青风藤各12克,炮山甲6克,细辛、炙全蝎各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久痹气虚,卫阳固,痰淤互结者。

案例患病4年,左手指肿胀梭形改变,口唇紫,舌质紫苔薄,脉濡细,类风湿因子阳性,服上方5剂后肢体肿痛减轻,原方去白术、白芍、加乌梢蛇、片姜黄、连服10剂,肢体肿痛已平,仅右臂抬举欠利,原方加熟地12克,调治而愈。

方二:炙麻黄、炒白芥子、炮山甲各5克,炙桂枝、制山草乌各6克,大熟地,鬼箭羽各12克,鹿角霜10克,炙僵蚕9克,甘草3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湿久痹,寒痰淤结,阳气不振者。

案例有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右手指小关节肿胀,舌质暗苔薄,脉细。服上方5剂疼痛减轻,再服15剂症状控。

方三:炙桂枝、独活各5克,细辛3克,防风6克,大白芍,当归、焦白术、秦艽、鸡血藤、川断、片姜黄各10克,生黄芪、桑枝、寄生各12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血虚络空,卫表不固,风寒乘客为痹者。

案例产后周身关节疼痛,类风湿因子阳性,服药15剂后腰脊痛减。酌加养正之品再20剂,诸症悉平。

方四:秦皮、防己、鬼箭羽、白薇各12克,防风、黄柏、苍术、炙僵蚕、广地龙各10克,土茯苓15克,苍耳草20克,炮山甲6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湿热毒留注,痰瘀互结者。

案例四肢关节疼痛,手指梭形肿胀,步履困难,舌苔黄厚腻,脉小弦滑,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146毫米/小时,服药8剂,肿胀、疼痛均减轻,加生地12克,炙全蝎3克,乌梢蛇10克再投30剂,激素减至每日0.75毫克,关节痛肿消失,停激素,再投药20剂,2年未复发,恢复工作。(中医药研究杂志)

骨质增生

彭履祥教授验方…………269

方药:甘遂5克,川椒2克,青盐1克,共为细末。猪肾1枚(剥去脂膜及内膜),将上药末填泄肾中,缝合,置木炭火上烘烤至干脆,研细过筛,分为9份,每日3次,米汤送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痰滞腰痛型之骨质增生症。

案例男,45岁,腰骶部如掌大麻木冷痛,如有物履,不能转侧俯仰,静卧则痛甚,x线摄片,发现腰骶骨质增生。用上法治疗,第一天肠鸣漉漉。解稀便2次,觉腰痛减轻。第二天诸症去,腰骶痛消失。(新中医)

骨髓炎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70

方药:制苍术8克,黄柏12克,地龙10克,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热毒内侵,夹杂水湿,下趋骨髓。

案例男,11岁。恶寒高热,左大腿痛,诊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用抗菌素未愈,转用上方,加外用大量芜花粉掺进少量T桂散,撒于膏药,贴敷患腿,2日后肿消过半,痛减热退,循病情调治半月而愈。(上海中医杂志)

肖波名老中医验方…………270

方药:当归、白芥子、熟地、炮姜炭、川牛膝各5克,肉桂4克,麻黄、细辛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骨随炎。

案例男,5岁,右足背漫肿疼痛两月余,摄片诊断为跖骨骨髓炎。第三、四跖骨骨皮明显增厚,跖骨处肿痛拒按。上方水煎服20余日后,肿消大半,骨痛不甚,原方加乳香、没药各5克。半月后,骨肿消失,患足如常,摄片骨髓炎基本痊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吴香山名老中医验方…………270

方药一,当归12克,川牛膝12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木瓜9克,黄芪12克,广木香6克,附子9克,陈皮9克,炒杜仲9克,川断9克,大黄3克,土鳖虫6克。煎服。

方药二:筋骨止痛丸;地龙、马钱子、血竭。(原文无药量)。日服2次,每次2丸。

方药三:五雷丹;蜈蚣、雄黄、乳香、没药、轻汾、血竭、斑螫、炮山甲、冰片等共研细末。(原文无药量)

用途及疗效:方药一益气补血,温经通络。用于附骨疽(骨髓炎)。方药二配合方药二内服;方药三配合外用。吴老用方药一加减,治多例,获良效。

案例女,35岁。患右大腿下段骨髓炎4年,经X线照片证实为骨髓炎,曾行切开排脓,但切口处仍排脓清稀,脉虚,苔薄。服以上方药一、二,并外用方药三2个月。疮口愈合,瘢痕形成。嘱长期筋骨止痛丸,而愈。(山西中匠)(山西中医)

张启兴名老中医验方…………271

方一:当归9克,陈皮9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党参9克,茯苓9克,炙草9克,黄芪30克,肉桂6克,五味子9克,乳香9克,白芷9克,丹参15克,生姜2片,大枣4枚。水煎服。加服蛇蜕大枣丸,外用红灵丹去腐排脓。

用途及疗效:用于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气血亏虚者。

案例经服上方治疗并行手术扩创后共40天伤口愈合。

方二:黄芪30克,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6克,熟地15克,枸杞12克,川牛膝9克,木瓜9克,山甲珠9克,乳香6克,没药9克,肉桂9克,大枣5枚。水煎服。

用途、用法及疗效:用于伏骨结毒,蚀筋腐骨,气血淤滞者。

案例23岁男性,右髂、右髋骨化脓性骨髓炎5年。上方配合外用白降丹药捻、利骨丹药捻及桃花散等治疗57天基本痊愈。(陕西中医)

周炳炎名老中医验方…………271

方一: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花粉各9克,赤芍、白芷、当归、乳香、没药各6克,陈皮、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白芨片5份,海桐皮、白芷、花粉、赤芍、生大黄、生黄柏各2份,陈皮1份。共研细末,热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指,如灼热红肿痒痛不甚者,则用黄洒调敷,每天换药1~2次。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急性指骨骨髓炎。用上法治疗五例,均获痊愈。(江西中医药)

刘培滋名老中医验方…………272

方药一:内消散、知母、贝母、花粉、乳香、半夏、白芨、山甲、皂刺、金银花各等份。烧酒引。

方二:当归30克黄芪、金银花各30克,生甘草15克。

方三:回阳救急汤: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肉桂、附子、干姜、五味子;再加生姜3片,麝香0.09克冲服。

用途及疗效:上药均水煎服,日服1剂。用于急性骨髓炎,急性期以方一、二为主,慢性期以方二、三为主。方二加减法:病在上部加川芎,在中部加桔梗;在下部加牛膝。并根据病情给外用药处理。(新中医)

刘沛然名老中医验方…………272

方药:桦木细皮(剪碎炒黄)1000克,蜈蚣50克,金蝎20克,血竭花60克,蜥蜴1000条,牛膝30克,鹿角霜30克,川乌(炙)20克,草乌(炙)20克,南星(炙)20克,萆薢60克,片姜黄30克,川羌20克,白祁蛇30克,乳香(灸)30克,没药(灸)30克,川断20克,骨碎补60克,羊骨灰(前后腿)120克,自然铜(锻)60克,桂枝20克。上药共为极细面,蜜丸6克重,每次服2粒,每日3次,黄酒送下。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共治二例,疗效满意。(辽宁中医杂志)

骨折

胡黎生名老中医验方…………272

方一:三七、红花、土虫各1000克,骨碎补、川断各750克,苏木、五灵酯、蒲黄、地龙、赤芍、川军、当归、广木香、乳香、没药各500克。共为极细末,炼蜜为10克重丸,成人每服1丸,每日2次,亦可制成片剂。

方二:三七、骨碎补、续断、血竭各等分,共为极细末,炼蜜为10克重丸。服法同方一。

方三:当归、补骨脂、菟丝子、刘寄奴、党参、木瓜各100克,川芎、白芍、杜仲、棱枝、三七、豹骨、自然铜各50克。川断、五加皮各75克,生姜、黄芪、土虫各150克,熟地20O克。制法及服法同上。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腕舟状骨骨折。先用“局部压垫小夹板固定”。方一用于骨折初期,即消瘀退肿期(骨折1~2周内)。方二用于中期,即接骨续筋期。方三用于后期,由于损伤日久,气血虚弱,断骨初步愈合尚未坚实。(吉林中医药)

李如里名老中医验方…………273

方药:当归6克,红花、桃仁、川芎、广木香、山棱、莪术、乳香、没药、桂枝各3克,田七1.5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肱骨髁上骨折。

案例女10岁,x线摄片诊为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远折端向内侧错位约1.2厘米,并向后上移位,对位对线不良。治疗:用拔伸、按顶手法复位,然后包扎固定。内服上方中药,在中后期去京三棱、莪术、桃仁,加川断、骨碎补、伸筋藤各6克,并配合手法按摩调治而愈。(江西中医药)

骨关节结核

徐少鳌主任医师验方…………273

方药:银花、生黄芪各50克,怀牛膝、石斛、远志、木瓜各30克,秦艽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益气生血,解毒消肿。用于鹤膝(化脓性膝关节结核)。

案例女,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欠利,微跛,可抽出30~40毫升黄水,经青霉素治疗,并穿刺,未显效。服上方14剂,并外敷乌龙膏,关节活动自如,积液吸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骨结核

赵永宽名老中医验方…………274

方药:炙马钱子、山甲(炒珠)、附子、全蝎、地鳖虫、黄芪各50克,鹿茸10克,白花蛇100克,蜈蚣100条。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1.5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骨结核。

案例女,19岁。患右髋关节结核3年,溃后久不愈合,经中西药治疗无显效。以上药研细末为1料,每日3次,每次1.5克:每隔2日如无惊厥和抽搐反应,可递增至2克至每次2.5克为止。经服2料,右髋关节脓肿消失,溃破处封口,患肢行走如常。 (浙江中医杂志)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74

方药:银柴胡10克,秦艽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生地12克,淮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蒲公英30克,蚤休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骨结核,阴虚内热,邪毒羁留。

案例男,53岁。左胫骨下段骨结核3年,有窦道两处,经久不愈。用上方内服,并外用加味丁桂散,加入五倍子末,醋调成膏,涂敷局部,窦道内以五五丹药线透达。10日后,脓稠量多。循原法调治两个月。窦道闭合。(上海中医药杂志)

腰椎结核

陈振华名老中医验方…………275

方药:四神散:蜈蚣4条,全蝎10只,穿山甲9克,朱砂1.5克,乳没(各)6克,赤链蛇(煅)1条。共研细末,装胶囊备用。对诸症顽治者加斑蝥5~6只,去头足,研末合药。

用途及疗效:用于腰椎结核。

案例男,59岁,患龟背流痰,摄片证实为腰准2~3结核,左腰肿痛,冷脓疡拳大将溃。脉细数,舌质淡,苔薄。证属气血两虚,痰凝化毒成脓。服上药,并局部切开排脓,2周后右腰又起一冷脓疡,再切开排脓。宗原法出入,内服外治,50天后创口愈合。(上海中医药杂志)

脊髓空洞症

王为兰名老中医验方…………275

方一:生黄芪、大熟地各30克,桂枝、石菖蒲、鹿角霜、当归、龟板胶(烊化)、乌药各9克,巴戟肉、赤白芍、益智仁各12克,广郁金6克,南红花4.5克,鸡血藤18克。煎服,日1剂。

方二:生黄芪45克,当归、大熟地、肉苁蓉、狗脊、桑螵蛸、菟丝子、枸杞子各30克,川断、锁阳、金樱子、白术各18克,赤芍、白芍、炙草、乳香、没药、山萸肉、川芎、陈皮各12克,炙首乌50克,龟板60克,覆盆子24克,人参15克(研面备用),鹿茸3克(研面备用),共为细末,再以鸡血藤、瓜络各60克,威灵仙45克,归尾30克,水煎脓汁两次,合上药末调匀晒干,再以参茸面加入炼蜜为丸,每丸10克。早晚各服1丸。

用途及疗效:用于脊髓空洞症。

案例男55岁,右上肢痛觉减退终至丧失,伸舌不利,言语不清,小便失禁,吞咽困难,舌苔薄白,脉沉弦弱。服方一加减4个月,大部症状消失,唯咬字不清,继服丸剂,收良效。(北京中医)

颈椎病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76

方药:桂枝、白芍、黄芪、知母各9克,葛根18克,生地24克,钩藤、桑寄生各12克,生石膏、桑枝、茅根各30克,琥珀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颈椎病。

案例男,43岁,患颈椎病4年余。上方服7剂后,头痛肢麻大减,原方去知母、石膏、琥珀,加鹿胶9克(烊),黄狗肾1具、蜈蚣1条,服20余剂后,头痛头晕肢麻已消,惟感颈响,再服20剂,颈响甚微,余无不适。(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王德光名老中医验方…………276

方药:麻黄、川乌各5克,白芍20克,甘草、黄柏各10克,附子、当归、桂枝、防己各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颈椎病寒热夹杂,阴虚阳亢。

案例男50岁,于1年前患左侧颈、肩部疼痛,x线诊断为左侧颈椎病,每遇气候变化及劳累,疼痛大发,夜不能眠。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愈。服1剂后酣睡1夜,痛若失,又服1剂前证稍减。询其小便清长,大便通下1次。舌苔转白中心罩黄,脉弦而弱无数象。原方加淫羊霍15克,川断10克,熟地20克,黄柏减为5克,连服5剂,疼痛明显减轻,以后遇劳虽偶有发作,但程度甚轻。且服此方1~2剂即愈。(黑龙江中医药)

巫百康名老中医验方…………276

方一(基本方):姜活、胆南星、龙胆草各6克,白芷、桃仁、赤芍、延胡索各10克,川芎、白芥子各5克,威灵仙15克,桑枝、菖根各15~30克。煎服,日1剂。

方二(食疗方):淮山药30克,熟地、甘枸杞、莲子肉、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6克。炖母鸡,间断食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颈椎病。

案例男68岁,胸部疼痛牵引右手臂内侧,夜半尤甚,痛苦面容,颈项拘急,转动不灵,腰痛软,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服方一7剂诸痛悉平,守方再1剂,加服食疗方3日1剂,诸症均除,改投补肝肾之品加间服食疗方,5个月未见复发。(新中医)

软组织损伤

著名伤科专家魏指薪的外洗方…………277

方一:舒筋活血洗方——伸筋草9克,川红花6克,海桐皮9克,左秦艽9克,兔儿伞6克,大当归9克,山钩藤9克,大独活9克,乳没药(各)6克。

方二:化瘀洗方——刘寄奴12克,大、小蓟(各)12克,川大黄6克,川萆薢12克,川红花6克,羌、独活(各)12克、冬桑枝9克,地鳖虫6克,川抚芎9克。

方三:活血强筋洗方——全当归12克,川断条9克,淫羊藿12克,羌、独活(各)12克,生虎骨9克,楮实子12克,五加皮12克,东鹿筋9克,威灵仙9克。

方四:祛毒消风洗方——金银花9克,蝉衣9克,白僵蚕9克,紫地丁9克,红藤枝2尺,薄荷叶6克,蒲公英9克,千里光6克,生甘草、黄白菊(各)9克,山钩藤9克,贯仲根9克。水煎服。

用途、用法及注意事项:①方一用于关节伤后,血络不活,酸痛等症。②方二用于一切跌打损伤有瘀血而痛者。③方三用于伤筋,筋力失常,痿软无力者。④方四用于一切外损,皮肤腐烂等症。用法:药装入布袋内(不包也可)加水是药的2~3倍,熬沸后蒸薰伤部(伤部周围用布盖严)。待水温降至不致烫伤皮肤时,即用药包或旧毛巾蘸药水,洗敷伤处及周围。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事项:开放性损伤,局部有伤口、皮肤有溃烂者(感染创面专用洗方除外)、外洗后出现皮肤过敏现象者、血压过高者不宜用,天气炎热季节一般也不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

宋孝志教授验方…………278

方药:丹参30克,檀香9克,砂仁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扭伤。

案例男,25岁,搬运工人,右侧胸刺疼3日,伴胃纳差。诊为扭伤。上方2剂痛止,胃纳正常。(四川中医)

石冠卿教授验方…………278

方药:当归、川芎、肉桂、附子、泽兰各3克,乳香、没药各2.5克,大黄30克(后下),芒硝24克。将上药入砂锅内,加水800毫升,待煎至约400毫升时,纳入大黄,再煎半分钟,静置待温时,去渣存汁,顿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跌打损伤肿痛。有内、外出血及年老体弱者禁用。本方为得自民间中医的祖传秘方。[河南中医)(河南中医)

腱鞘炎

邓长城名老中医验方…………278

方药:当归15克,元胡15克,没药15克,桂枝10克,土鳖虫10克,川断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腱鞘炎。(辽宁中医杂志)

所治一例,共服9剂后获愈。

肩关节周围炎

李从惠老中医验方…………279

方药:熟地30克,鹿角霜30克,桂枝9克,炮姜9克,麻黄9克,白芥子10克,片姜黄10克,没药10克,羌活10克,灸甘草6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散寒除湿,化痰逐瘀。用于痹证(肩关节周围炎),属寒湿流注,痰浊瘀阻者。治疗10余例,均获良效。

案例男,48岁。左肩关节疼痛两年,加重半年,活动受限。X医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酸麻冷痛,夜间为重,甚则影响睡眠。舌淡略暗,脉沉细无力。服上方药22剂而愈。随访2年,痛未再发。(山东中医杂志)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79

方药:黄芪30克,桑枝60克,桑寄生、桂枝、白芍、生姜各12克,姜黄、羌活各9克,大枣五枚。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

案例女,48岁,因一次洗衣物30余件,次晨即感右肩酸痛沉重,抬举困难,梳洗不便。上方服3剂,疼痛大减,抬举改善。然肩酸臂冷同前,原方加附片9克,再服3剂,痛止,活动自如。又服2剂,巩固疗效,至今未发。(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79

方药:红花20克,生黄芪50克,苏木10克,泽兰15克,木瓜15克,乳没10克,地龙20克,土鳖虫10克,赤芍15克,大活15克,寄生15克,桂枝15克,蜈蚣3条。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肩周炎。

案例男,47岁。患肩周炎已2年,经常发作麻木疼痛。上方增损,共服19剂,基本痊愈。(辽宁中279医杂志)(辽宁中医杂志)

肖波名老中医验方…………280

方药:生黄芪、银花各30克,桔梗、皂针、陈皮,大贝各10克,地丁、连翘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甘草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中搭背(背痈)。

案例男,43岁,背部肿块疼痛10余日,背中偏右疮肿约12.5厘米×15厘米,疮色紫晦。上方每日服两剂,每剂煎2次,6小时服1次。另以定痛散少许掺、撒疮面,冲和膏围敷。脓出多而不畅,予以清解余毒:当归10克,赤芍、丹皮各12克,连翅、蒲公英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同时切开排脓,创口填塞黄纱布,围敷海浮膏。肿痛减轻,疮面脓腐未净。治以调补气血,脱腐生肌:党参、炒白术、茯苓、川芎、当归、炒白芍、熟地、胡麻仁各10克,银花、连翅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剂,另以九一丹、月石膏外敷。前后治疗30余日痊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肋软骨炎

著名老中医顾伯华验方…………280

方药:全当归12克,赤芍9克,制香附9克,延胡素12克,川芎9克,川郁金12克,地鳖虫12克,丹参12克,益母草30克,留行子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案例女,23岁,患病数天,肋部疼痛、肿胀。上方服3剂后疼痛减轻,上方加炙乳香6克,炙没药6克。再服4剂后痛消,但肿胀未消,又以原方服10剂痊愈,随访1年未发。顾老用本方共治疗15例,痊愈13例,好转2例,疗程平均为29天。(上海中医药杂志)

关节积液

张治家名老中医验方…………281

方药:麻黄10克,细辛10克,防己25克,土茯苓25克,地龙20克,牛膝20克,草乌10克,灵仙30克,仙茅20克,首乌25克,生黄芪30克,苍术20克,茯苓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腰腿痛,关节积液。证属风湿相搏,阳虚湿盛,壅塞络道,气不化水。治以祛风利湿,温阳化气。

案例42岁:腰腿痛多年,病势加剧,下肢浮肿痛,左膝关节积水如囊。服上方5剂后病情减轻,上方加萆薢30克,千年健20克,地枫20克,白花蛇1条。续进30剂。肿消痛止,病告愈。(辽宁中医杂志)

下肢溃疡

郑俊彦名老中医验方…………281

方一:生黄芪、生淮山药、丹参12克,甘草3克,川芎10克,生白术、香附、川牛膝、桃仁、生鸡内金各9克,水蛭、陈皮各6克,桂枝4克。水煎服。外用拔脓净、九一丹相合撒创面,绷带裹缠。

用途及疗效,用于下肢慢性溃疡。

案例女,55岁,右下肢静脉曲张,外伤破损乃致溃疡经年不愈,创面暗红,布有糊肉,溃疡周围皮肤紫黑绷急,患肢胀痛。用上方加减法治疗,溃疡面红润逐渐收敛。再以珍珠散或市售生肌散收功。后以人参养荣丸、鸡血藤片、丹参片等或间服汤剂以善后。

方二:党参、陈皮各6克,赤小豆(打)30克,连皮茯苓12克,泽泻、苍术、白术、半夏、泽兰、生鸡内金、川芎、香附、淡附片各9克。水煮服。外用拔脓净或甘轻散撒创面,绷带裹。

用途及疗效:用于下肢慢性溃疡。

案例男,30岁,左外踝因被烫伤后感染,以致破损,病延2年余,创面有白糊粘液渗出,患肢肿胀,午后入暮尤增,按之没指,纳呆。上方加减法治疗3周,患肢肿胀消退,创面渐現红润。以八珍合建中汤加减,外用生肌散包裹直至愈合。(新中医)

梁静山名老中医祖传验方…………282

臁疮膏组方:净轻粉25克,铅丹25克,真铜绿15克,灸乳香15克,灸没药15克(以上共为细末),血余50克(净水洗清后晒干),蜂蜡50克,香油100克。将香油100克倒入大勺内,用炭火熔化,待开滚时,将血余零星投入油中,用新柳枝搅拌,待血余炸至白丝线状,即捞除余滓,将药锅离火置于地上,趋热撒下药末,极力搅拌,并将小块蜂蜡随搅随入油内。等药油能滴水成珠而不散,即可放置冷水中凝膏。

用法:先将患处用温水或艾叶煮水洗净其污秽,再按患部大小,敷以本膏药适量。敷药后宜安静坐卧,忌食腥辣刺激食品。(中医杂志)

王道平名老中医验方…………282

方药(提脓拔毒散)及制法:制乳香、制没药、黄芪、白丁香、青黛各6克,制石膏、西月石各10克,海螵蛸3克,冰片1克共研成极细末,贮瓶中备用。

用途、用法及疗效:用于一切外症溃疡。先清洗疮口,将药粉撒布在疮面,用消毒敷料覆盖,每天更换1次。

临床治疗各种外科溃疡186例,治愈152例,治愈率为81.7%。(湖北中医)

疔毒

张希科名老中医验方…………283

方药:金银花60克,菊花、公英各20克,地丁30克,连翅、重楼、半枝莲、黄芩、栀子、甘草各10克,黄连6克。水煎服,每日2剂,每剂煎2次,6小时服1次。

外用拔毒散:蟾酥30克,雄黄、硼砂各6克,轻粉3克,干蜗牛2克,巴豆仁7个,麝香0.3克。制法:除巴豆仁另研外,其他药混合研细末后,将巴豆面放一起研匀即成。

用法;将药面掺疮口内,外敷拔毒膏。

外用海浮散、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15克,冰片共研细末即成。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疔毒。

案例为40岁男性,左眼下生一豆大紫点,根盘坚硬,痛痒异常,局部灼热,病情发展严重,注射青、链霉素2次病势不减,用手术刀挑断疔根,外用拔毒散,同时服上方1天后,肿消大半。继以上方加减,每日一剂连服6天,疔根托出。局部用海浮散,外敷拔毒膏,每天换药1次,治疗20余天痊愈。(河北中医)

许履和主任医师验方…………283

方一:银花藤30克,紫地丁30克,川连3克,炒赤芍10克,炒丹皮10克,黄芩10克,草河车12克,新鲜家园菊叶汁1杯(冲服),连翘10克,桃仁10克,冬瓜子15克,生苡仁15克,桑白皮10克,芦根30克,藕汁1杯(冲)。水煎服。外治:脓肿掺黄升丹;贴黄连膏,肿胀处敷金黄膏。针刺:两侧委中穴静脉上用三棱针刺出血。

方二:紫地丁60克,带心连翘15克,金银花30克,生甘草10克,川贝(去心)10克,丹皮6克,赤芍10克,黑山扼10克,钩藤(后入)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脓肿并发脓毒血症。冲入菊叶汁1杯,并调下紫雪丹3克,犀黄粉0.6克,鼻饲给药。外治法及针刺法同方剂一。

所举二例均治愈。(辽宁中医杂志)

王良佐名老中医验方…………284

方药:大黄150克,黄柏150克,姜黄15克,白芷30克,生南星150克,陈皮30克,苍术30克,厚朴30克,甘草30克,花粉150克,生二乌各150克,生半夏150克,生白附子150克,黄连250克。上药共研细末,过筛,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瓶装备用。将膏敷于疔疮上,外盖纱垫,胶布固定,每天将患处用凉开水洗净换药1次。

用途及疗效:用于疔疮。近年来王老中医共用此方治疗45例,一般敷1次即有显效。

案例男,48岁,指头疔疮20余日,红肿灼热,疼痛彻心,上法用药1次,疼痛大减,连敷8次,告愈。(湖北中医杂志)

王兆鹏名老中医验方…………284

方药:红宝白象膏;松香60克,白腊30克,樟脑30克,蜂蜜60克,银珠10克。先用小葱半斤煎水制松香,去掉杂质,待松冷却凝固。将白腊置锅内,微火将白腊熬化后加入松香,待松香熔化后加入蜂蜜、樟脑。微火,并不断搅匀,使之熔化,最后加入银珠,继续搅匀,至成为红色糊状膏什,冷却后即为红膏药。

用途及疗效:拔毒消肿。用于疗疮,取红膏药外敷患处,隔日换药一次。临床疗效显著。

案例男,24岁。右嘴角长绿豆大硬疖,肿如指头样,红热,疼痛难忍。用上膏药外敷5次,并用菊花60克,甘草10克,煎水频,历时9天痊愈。(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朱仁康名老中医验方…………284

方一:先黄芪、当归尾、赤芍、远志、炙甲片、皂角刺、银花各9克,防风、陈皮、白芷各6克,生甘草4.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对口痛。

案例女85岁,后颈部起一粟粒状小疮,渐肿大如杯口大肿块、上有疮头无数、形成蜂窝,脓流不畅,畏寒壮热,疼痛日剧,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药服3剂,脓泄畅,痛肿减,前方加减治疗15天脓腐渐脱,20天愈。

方二:紫花地丁、菊花、赤芍、紫河车、丝瓜络、皂角刺各9克,炙甲片4.s克,陈皮6克,生甘草3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面颧疔。

案例女27岁,面颧部初起一粟粒大小疮,渐红肿扩大,坚硬,痛而不破,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服药2剂后疮溃脓泄,肿痛减,前方加减服4剂愈。

方药:荆芥、防风、归尾、桃仁、山栀、黄芩各9克,麻黄、赤芍、大黄(后下)各6克,生甘草4.5克。

用途及疗效:用于多发性疖肿。

案例男26岁,反复多处生疖8个月,近于右下颌,右腋下,左前臂相继生疖,灼热红肿痉痛,伴呕吐,畏寒发热,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服药2剂,肿痛更甚,上方加甲山片、皂角刺各9克,白芷、炙乳没各6克。服药3剂,除腋下,前臂切开排脓外,余小疖均未化脓而消退。(中医杂志)

关汝耀教授验方…………285

方药:夏枯草18克,川厚朴(后下)、枳实各)2克,滑石、双钩藤、白芍、丹参各15克,蒲公英、太子参各30克,潞党参、云茯苓各21克,炙甘草3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千疖肿。

案例男47岁,臀部多个疖肿,色红,灼热疼痛,两月来此愈彼起,口干,便硬溲黄,面色红,烦躁多言,口气臭秽,舌边尖深红体胖,苔黄腐腻,脉弦滑。服药4剂,疖肿、红痛已消。原方加减服8剂,收到良好效果。(新中医)

方霖魁名老中医验方…………285

方药:黄连5克,生地30克,生山栀、黄芩、赤芍、丹皮、玄参、麦冬、木通各10克,日灌服2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疔疮走黄。

案例男16岁、下唇走侧起一粟米状黄色水泡,疼痛,继而寒热,头颈及局部肿胀,高烧烦躁,神昏乱语,舌红少苔,脉细数,外敷疔疮膏及服上方,3口后热退神清,继治10日愈。(新中医)

张桐名老中医验方…………286

方药一:瘘疮药捻、红粉1份、煅石膏5份。上二味研细末,过120目筛,拌均备用。先将面粉加水加热凋成粘稠的浆糊状。薄薄的涂抹在长短适宜的牛皮纸绳四周,再滚动纸绳粘附备用的药面,用手掌轻轻搓捻,阴干后即可备用。

方药二(全玉散):大黄、白芷、白芨、白蔹各1份,黄柏0.5份,绿豆5份。上述共研细面。过120目筛,装瓶备用。

用途及用法:①肿疡初起或脓已成尚未溃破时,可单用金玉散外敷,以达到消肿解毒,收敛疮毒的目的。敷药时取制好的金玉散用凉开水凋成千稠糊状,均匀的涂在纱布敷料上,厚度在1.5~2.5mm,覆盖的药糊要超出疮面直径1.Ocm~2.Ocm,用胶布固定即可。肿疡破后,特别是溃口过小过滦,脓水不易排出或已形成瘘管时,则需二药合用。用药前适当清理溃口,视口的深浅粗细,播入长短适宜数目不等的药捻。溃口直径较粗者,应增加插入药捻的数量,细者应少播。药捻插入溃口时,末端要折放在溃口的侧面或下面,利于脓液排出。随着治疗后溃口的变小,要随时撤减药捻,待挤按溃。口无脓汁而只有少许鲜血溢出时,则撤去药捻只用金玉散外敷。瘘疮药捻和金玉散每隔24小时换药1次。

疗效:本药用于疮疡,流疾、痈疽、瘰疬、漏疾等外科重症,经临床试验,疗效甚佳。(辽宁中医杂志)

外伤昏迷

邓铁涛教授验方…………287

方一,安宫牛黄丸1丸,溶水10毫升,棉签蘸之,不停点舌。

方二:生大黄、崩大碗各30克,苏叶15克,煎水200毫升,紫金锭片研细入药,保留灌肠,1日两次。

方三:苇茎、冬瓜仁各30克,桃仁12克,薏米仁,丹参各20克,红花5克,水煎上午灌肠;生大黄、崩大碗,鲜车前草各30克,水煎下午灌肠。

方四:陈皮、枳壳、菖蒲、远志各6克,法夏,竹茹、郁金各10克,胆星、桃仁各12克,羚羊角骨25克(先煎),水煎鼻饲。

用途及疗效:抢救昏迷。

案例男26岁。清理砖窑时突然晕倒,昏迷,呼吸浅促,经西药综合治疗,反深昏迷、高烧。用方一9丸,方二灌肠6次,体温下降,昏迷转浅。点舌改用牛黄粉日1克溶水。因小便发观真菌,又改用方三灌肠,大牛黄粉2克溶水点舌,病情好转,再用方四胃管鼻饲2剂而苏醒。(河南中医)

跌打损伤

李古松名老中医验方…………287

方药:柴胡10克,天花粉10克,当归10克,炮山甲1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红花8克,丝瓜络10克,小青皮8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跌打损伤,血瘀气滞。

案例男,34岁。骑车跌伤,局部微肿压痛显著。服上方药加外贴药膏撒以加味丁桂散。5天肿消痛止,肤色如常。(上海中医药杂志)

魏指薪教授验方…………288

方药一:当归尾9克,赤芍9克,川芎5克,鲜生地12克,丹参9克,丹皮9克,落得打9克,泽兰叶9克,地鳖虫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胀痛热,属血瘀化热。治宜凉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二:全当归9克,赤白芍各9克,川芎6克,生地12克,丹参9克,泽兰叶9克,桃仁泥6克,川红花3克,丝瓜络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软组织损伤中期,局部青紫转黄,肿渐消,热已平,痛未减。属瘀化而未净的病理。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三:当归身9克,杭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潞党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生黄芪12克,川断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损伤后期,肿胀已消,痛已平但肌无力。此属伤后瘀祛,但气血不足。治宜补气养血,强筋健骨。

方药四:当归尾9克,赤芍9克,川芎6克,炒生地12克,石菖蒲9克,明天麻6克,山钩藤12克(后下),炙远志、炒枣仁9克,朱茯神12克,薄荷叶3克(后下)。水煎服。

用途: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此属脑髓震伤,清窍不清。治宜和血化瘀,固脑安神。

方药五:当归尾9克,杭白芍9克,川芎6克,炒生地12克,落得打9克,枳壳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郁金6克,光杏仁9克,陈皮6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胸部外伤,证属气滞血瘀;阻于胸膈。治宜理气活血,通络舒肺法。

方药六:全当归9克,杭白芍9克,川芎9克,生熟地各9克,制狗脊9克,五加皮9克,青防风9克,炒苍术9克,伸筋草9克,桂枝3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腰背陈旧伤,腰脊酸痛,肌肉痉挛。属伤后受寒,风湿内阻。洽宜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法。

方药七:当归尾9克,赤芍9克,川芎6克,炒生地12克,泽兰叶9克,伸筋草6克,松节油9克,桑枝12克,桂枝3克,羌独活各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四肢损伤,关节痛,活动不灵,此属瘀阻关节。治宜化瘀通络,活血止痛。

方药八:当归身9克,杭白芍9克,生熟地各12克,炒白术5克,炒黄芩5克,川断炭5克,炒杜仲9克,桑寄生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孕妇损伤,腰膝酸痛,胎劳不安,此属损伤胎气。治宜养血安胎,行气止痛法。

方药九:当归9克,杭白芍9克,川芎6克,生熟地各12克,丹参9克,生首乌12克,玄参9克,麦冬9克,火麻仁9克。水煎服。

用途:用于老年人损伤,伤处痛,活动不便,口干便秘,此属年老体衰,气血失和,津枯便秘。治宜理气活血,滋阴润肠法。

方药十:当归尾9克,杭白芍9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炙乳没各6克,地鳖虫9克,延胡索9克,炒枣仁9克,朱茯神12克,生甘草3克,参三七粉2克(吞服)。水煎服。

用途:用于损伤剧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此属气滞血瘀,瘀血攻心。治宜活血祛瘀,安神镇痛法。(辽宁中医杂志)

杨子谦名老中医验方…………289

方药:泽泻15克,丹皮9克,当归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苏木9克,怀牛膝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外伤肿痛。

案例男,55岁,左踝部外伤青紫肿痛20余天不消,上方3剂后痛止,7剂后肿消。(北京中医杂志)

宋孝志教授验方…………290

方药:丹参30克,檀香9克,砂仁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扣挫伤。

案例男,25岁,右侧胸痛,时而如刺,历已3日,伴胃纳差,舌脉无异。上方2剂后疼痛即止,胃纳差正常。(四川中医)

头部内伤

陆银华名老中医验方…………290

方一:琥珀、石菖蒲、天竺黄各6克,龙齿12克,辰砂3克,桑叶、菊花、藿香梗、川贝、淡竹茹各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头部内伤。

案例男,27岁,因失足坠入深坑,当即昏迷不醒,右耳道出血,呕恶不止,声音嘶哑,口舌糜烂,服上方1剂而神志清醒,继以他法调治而愈。

方二:琥珀安神汤加芳香开窍、清化痰浊之品,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头部内伤。

案例男,23岁,因跌落深崖而昏迷,经抢救未能苏醒,躁扰不宁,牙关紧闭,喉间痰壅,右上肢瘫痪,睫仁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服上方1剂,反增呃逆,再加丁香、柿蒂,病乃罔效。改用血府逐瘀汤加竹茹、橘红、丁香、柿蒂、神志清,呃逆止,但有头痛,服琥珀安神汤加减,诸症悉减。后以补阳还五汤调治而愈。(浙江中医杂志)

脉管炎

袁复初名老中医验方…………290

方药:生黄芪、银花、元参、生苡仁、蒲公英备30克,广郁金、怀牛膝,赤芍、丹皮、桃仁各9克,红花6克,当归15克,黄柏12克。全蝎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瘀阻化热者。

案例男,42岁,患脱疽数月,西医治疗未效,上方服7剂后诸病减轻,原方加减再治2个余月告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张明学名老中医验方…………291

方一:黄芪60克,当归、丹参、苡仁各30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独活、附子、桂枝各10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寒湿型脉管炎(脱疽)。

证见小腿以下麻木、疼痛,足及趾皮肤青紫冰冷,遭寒痛甚,入夜加剧,舌质淡,苔薄白滑,趺阳脉失,寸口脉沉细者。案例守方加减服200剂,患肢转温,肿痛消失而基本痊愈。

方二:当归、丹参各30克,黄芪60克,川芎、赤芍、地龙、川牛膝、延胡、五灵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水蛭、虻虫各3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气虚血瘀型脉管炎(脫疽)。

证见下肢麻木疼痛,入夜加重;舌质淡,寸口脉沉细无力,趺脉微细者。案例守方加减,连服70余剂告愈。

方三:参玄、银花、石斛、丹参、鸡血藤、生黄芪各30克,地龙20克,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延胡、川芎各10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火毒型脉管炎(脱疽)。

证见指、腕肿胀、活动受限。皮色紫黑,局部灼热,痛不可近;口干,舌质红、苔薄黄少津,右脉洪数,左脉微细欲绝者。案例守方随证加减,连服300剂告愈。(新中医)

张鹤龄名老中医验方…………291

方一,当归30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牛膝20克,茜草20克,炮山甲20克,蜈蚣3条(研细吞服),附子2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黄芪6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阴寒型。

案例男,34岁,患病3年,多方治疗未愈。诊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上方服23剂后,诸症减,原方减附片10克,细辛3克,共进60余剂,诸症消失,皮肤颜色转红。嘱再进15剂巩固疗效,数年后随访未见再发。

方药二:当归30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牛膝20克,茜草20克,炮山甲20克,地龙15克,川芎8克,木通8克,乳香8克,没药8克。水煎服。

用途与疗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滞血瘀型。

案例男,36岁,1972年起两足第三、四趾苍白,出现间歇性跛行,某医学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灸”。曾经西医多药治疗未效,1977年病情加重。诊见舌黯黑,脉细涩。上方连进30剂,趾端由黯转红,再用上方加减40余剂,理症悉除,后随访无复发。

方药三:大黄12克,黄芩12克,黄桕12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50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牛膝20克,茜草20克,地龙15克,炮山甲2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毒型。

案例男,38岁。右足跛发凉,苍白,伴有间歇性跛行,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曾经手术治疗未愈,后病情加重。诊见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证属脱疽,热毒型。上方服15剂后,病情好转,上方去大黄,加乳香、没药继服之,同时外敷去腐拔毒丹(龙骨10克,蝌蚪30克,巴豆霜6克,雄黄15克,枯矾10克),27天后新芽生长,无脓性分泌物,疮口红活,改敷通脉生肌散(珍珠粉20克,煅龙骨20克,炉甘石20克,象皮10克,血竭10克),80天后伤口全部愈合,诸症悉除,数年后随访无复发。(河北中医)

蒋立基名老中医验方…………292

方药:生地50克,玄参、防己、宣木瓜、地龙、猪苓、泽泻各10克,鸡血藤,川牛膝、丝瓜络各15克,连翘20克,蜈蚣1条。

用途及疗效:用于左下肢深层静脉炎。

案例男,69岁,左小腿及足背肿胀沉重疼痛2月余,肢冷麻木,肤色紫黯,按之不留指痕。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薄微黄,脉沉细。服16剂而愈。(黑龙江中医药)

著名老中医顾伯华验方…………293

方药:全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9克,延胡索12克,制香附9克,泽兰9克,丹参12克,益母草30克,留行子12克,红花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胸腹壁浅静脉炎。顾老曾治10例,全部治愈,疗程平均为22天。

案例男,52岁,患病2月余,经西医治疗未愈。中医诊见脉弦,苔薄,舌边瘀紫。上方服14天疼痛消失,条索状肿物变细,服至30剂后条索状肿物全部消失。(上海中医药杂志)

单明江名老中医验方…………293

方药一:脱疽散1号;麻绒30克,北细辛15克,马钱子20克,五灵脂20克,全蝎15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制川乌160克,甘草30克。共研末,每服4克,日3次。

方药二:脱疽散2号;枸杞60克,血竭30克,红参20克,马钱子20克,制川乌120克,细辛20克,海马20克。共研末,每服2克,日3次。

用途及疗效:逐瘀,温经通络。用于脱疽(闭塞性脉管炎)。以上两散,配合辨证用药运用于临床,获一定疗效。

案例男,26岁。患“闭塞性脉管炎”,右足小趾已坏死脱落,伤口紫暗,有黯黑脓液,患肢麻不温,脉弱、舌淡,苔白腻。先予当归20克,桂枝15克,白芥子15克,熟附片20克,细辛6克,赤芍12克,木通12克,虻虫20克,水蛭20克,斑蝥10克,威灵仙10克,煎服。配服脱疽1号散。服15剂后,病情好转,去汤剂,服脱疽2号方巩固疗效。(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郑长松名老中医验方…………294

方一:丹参、金银花各60克,薏仁50克,茯苓、川蓖蔣、赤芍、赤小豆各30克,泽泻、茜根、泽兰、防己各20克,佩兰15克,地龙12克,木通、甘草各16克。日1剂,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湿浊蕴结,阻遇脉络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案例女31岁。两足趾剧痛,入夜尤甚,逐变黑紫,双下肢浮肿,外科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平素头身沉困,带下淋漓,胃脘满闷。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细。服上方功剂;同时用透骨草、艾叶各30克,乳香、没药、防风、芥穗,紫草、刘寄奴、苦参各15克,白芷、黄柏各12克,水煎带渣烫洗两足,日1次,共洗20剂,诸苦若失。

方二:鸡血藤、丹参、黄芪、熟地、当归、党参各30克,炮附子、陈皮、炒白术各20克,怀牛膝、鹿角胶(烊化)各12克,白芥子、炮姜各10克,肉桂、生乳没、廿草各5克。水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寒邪侵袭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案例女45岁。左脚作痛,遇寒加剧,日轻夜重,不堪入寐,历时半年余。为冬季单鞋长途乘车受寒所致。刻下虽值夏令,两腿剧痛难忍。左足趾全黑紫,触之冰凉,趺阳脉搏动甚微。服上方9剂,痛大减,夜能睡,脚凉去大半。守方加川芎10克,又服4剂,患趾转红润,脚痛基本解除。守方去肉桂,改桂枝10克继服。共30剂告愈。

方三:金银花、元参、蒲公英、丹参各60克,鸡血藤、当归、赤芍、紫地丁、大青叶、甘草、土茯苓各30克,怀牛膝、刘寄奴各12克,桃仁、生大黄各9克。水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热毒瘀阻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案例男49岁。两足红肿剧痛,左拇趾,右中趾溃烂,渗液异臭,喜冷恶热,已年余。伴纳呆,口渴烦躁,小便赤黄,大便干燥。面色黑褐,舌质降红,脉洪大,双足灼热,服上方5剂,足痛渐松,渗液减小,大便变软。服至20剂溃处结痂,痛大减,守方去怀牛膝,生大黄,加白芷12克,生乳没备6克,又进10剂,诸恙悉平。

方四:忍冬藤、黄芪、当归、丹参、土茯苓、石斛各60克,党参、鸡血藤、赤芍各30克,桂枝、怀牛膝各15克,红花、炒白术、甘草各12克。日1剂,煎服。

方五:透骨草、当归各30克,乳香、没药、艾叶、川楝子、白芷、威灵仙、苏木、海桐皮、川椒、五加皮、羌活、怀牛膝、甘草各15克。水煎洗患脚,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方六:黄芪、党参、忍冬藤、丹参、熟地、当归各30克,炒白术、茯苓、鹿角胶(烊化)各15克,川芎、炮附子、甘草各1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气血俱虚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案例女48岁。左足五趾俱痛,以小、中趾为甚,已3年。近1年多来,小趾与中趾变紫溃烂,入夜痛重,夜寐欠安。经少,面色萎黄,神疲难支,舌体微胖,苔少乏津,脉沉无力,四肢不温。服方一15剂,外用方二5剂后,病势大减,左脚转温,夜寐安。又按上法治疗1个月,其痛又减,溃处渐愈合,黑紫转红润。令服方三21剂告愈。(天津中医)

顾兆农主任医师验方…………295

方一:红花、桂枝各9克,当归、丹参、生苡仁各30克,花粉、鸡血藤各24克,川牛膝、赤芍、丝瓜络、桃仁、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栓性静脉炎。

案例男57岁,自左上腹壁达左胸乳部静脉明显扩张,疼痛而无红肿,左季肋下可触及约6厘米长的索状物,质硬有压痛,舌苔薄白,脉滑缓。服上药4剂后疼痛减轻,服50余剂后扩张之静脉恢复正常,疼痛消失。仍摸到1厘米长之索状物,无压痛。

方二:桂枝15克,蒲公英、党归各30克,赤芍、泽泻、苍术、白术、制乳香、制没药、黄柏,怀牛膝各12克,生苡仁60克,丝瓜络、红花各9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栓性浅静脉炎。

案例男,28岁,自感发热,右下肢疼痛5个月,右下肢内侧静脉怒张,触及约10厘米索条状物,压痛,沿其下端皮色发红,有指甲盖两个浅溃疡面,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服上方8剂,发热疼痛减轻,上方加减服50余剂,患肢静脉恢复正常。(新中医)

股动脉硬化症

邓铁涛教授验方…………296

方药:内服,吉林参10克(另炖),黄芪30克,云苓、白术、淮山、牛膝、续断、丹参、赤芍各is克,杜仲12克,当归尾6克,甘草5克、土鳖虫适量,每日l剂。外洗:海桐皮、祈艾、生川乌各12克,细辛3克,荆芥、红花、桂枝、川断,羌活、防风各9克,吴茱萸15克,归尾6克,加生葱4条。煎水加米酒米醋各2两热洗,每日2次。

用途及疗效:用于股动脉硬化症。

案例男,50岁,面色黄滞,下床站立下肢疼痛,步履艰难,夜间疼痛加剧难入眠。舌质黯嫩。苔白浊,脉尺弱兼涩象,乃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用上法治疗3个月下肢疼痛消失,已能行走,足背动脉搏动恢复,继服药2月巩固,追踪20年未见复发。(黑龙江中医药)

肢端青紫症

朱良春主任医师验方…………296

方一:川桂枝(后下)5克,熟地黄10克,上肉桂(后下)3克,黄芪15克,鹿角片10克,白芥子8克,炙麻黄3克,炮姜4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方二:全当归15克,川桂枝(后下)6克,紫丹参15克,川芎15克,鸡血藤20克,豨莶草20克,生姜片2片,甘草5克。水煎服。

方三:全当归9克,鸡血藤18克,川桂枝6克,炒廷胡9克,仙灵脾9克,炙地鳌虫9克,高良姜6克,制香附9克,大枣7枚,甘草5克。水煎服。

用途、用法及疗效:用于肢端青紫症,阳虚内寒型用方一;阳虚血凝型用方二;若见阳药伤阴者桂枝减为4克,加川石斛10克,甘杞子10克:血虚寒凝型用方三。用此三方治疗三例均告痊愈。(上海中医杂志)

张希科名老中医验方…………297

方一:甘石粉20克,密陀僧10克,冰片2克。

用途及用法:适用于病程较短的臁疮患者。将上药共为细面,鲜猪板油微火烊化(熟者亦可)打成30%软膏,用甘草洗净患处,再涂药膏,用白纸覆盖即可。日换1次。注意:夏季气候炎热,猪板油易腐,故需适量加入白糖以防腐。如春、秋季节,可2~3日换药1次。此方临床验证效佳。

方二:制乳香、制没药、轻粉、白芷各等份。

用途及用法:适用于病程较长(1~10年以上),患处青紫的臁疮患者。将上药共为细面,用鲜猪胆汁调成膏。用甘草水洗净患处,再涂药膏,日1次。如患者对轻粉过敏,可去轻粉加松香。治疗患者约百余例,治愈率达95%以上。(河北中医)

脐中出脓

何瑞祥名老中医验方…………297

方药:茯苓9克,泽泻9克,首乌(酒炒)15克,秦皮9克,焦栀9克,丹皮9克,黄柏(酒炒)9克,前仁9克,土茯苓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脐中出脓。

案例男,老年人,脐中出脓,色黄腥臭,多年未愈。上方3剂后脓止,虽有滋水而不臭。原方去黄柏加蒺藜30克,苡仁15克,继服两剂。再用原方剂量加倍,更增黄芪、党参、共为细末,每服21克,一日2次。(四川中医)

臀部脓肿

胡慧明名老中医验方…………298

外治刮法:常规消毒,用刮匙刮除疮口内坏死组织及哝血,外敷生肌象皮膏纱布。

用途及疗效:治疗臀部药物流注(臀部注射药物后引起感染)。疮口内有腐坏死组织并有稀脓流出,色泽污浊。

案例用上法治疗每隔1~2天换药1次,一周后疮口腐肉已静,肉芽渐新鲜,三周后疮口愈合。(天津中医)

腹壁窦道

胡慧明名老中医验方…………298

外治刮法:局部常规消毒,用刮匙刮去腐肉和脓血,外敷生肌象皮膏纱条。

用途与疗效:治疗阑尾炎术后形成愎壁窦道,证见疮口内排出血色脓性分泌物,疮面色泽不鲜,有水肿肉芽者。

案例用上法治疗,隔日换药时,见疮口已无水肿肉芽,疮面肉芽变鲜而新肉生长。两周后,疮口愈合良好。(天津中医)

甲状腺囊肿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299

方药:生地、鳖甲、龟板各20克,龙骨、牡蛎各25克,蛤壳15克,石决明、珍珠壳各30克,麦冬10克。水煎服。

用途与疗效:治疗甲状腺囊肿。为肝阴不足,肝气郁结,痰热瘀滞,证属肉瘿。

案例服上药一周,症状减轻,咽红舌苔等有消退。用药期间,曾随症加浙贝母,天花粉,天竺黄,麦冬,郁金,蒲公英,夏枯草等。再服原方7天,重按肿处比前柔软,继服1月,癌肿开始消退,共用百剂,瘿肿完全消散,颈部活动正常。随访未见实发。(新中医)

徐延素名老中医验方…………299

方药:川芎120克,牛子、丹参、三棱、莪术、川附、川草乌、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乳香、没药、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麻黄各60克,麝香15克,菜油5公斤,煎熬成膏,将药膏摊于布上贴患处。

用途及疗效;用于甲状腺囊肿及腺瘤。

案例男32岁,颈部喉结左下方肿胀,扪及2×3×2立方厘米肿块,扫描示热结节,外贴上药20张,内服海藻玉壶汤而愈。(河南中医)

睾丸炎

赵寄凡名老中医验方…………299

方药:茯苓、荔枝核各15克,白术、白芍、附子、生姜、桔核各12克,吴茱萸、小茴香各10克,生牡蛎3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寒疝(睾丸炎)。

案例27岁,阴囊抽痛肿大,恶寒,四肢厥冷,腰痛,身倦疲乏,面色皓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服药6种,诸证悉除。(天津中医)

姚甫名老中医验方…………300

方药:当归、酒芍各12克,桂枝、细辛、炙草各4克,木通、沉香各3克,台乌、小茴香各6克,茯苓9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睾丸炎,血虚寒滞,湿痹挛痛者。

案例男,47岁,睾丸挚痛。服上方1剂后痛止,3剂后诸症消失。复诊时给予十四味建中汤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陕西中医)

张一士名老中医验方…………300

方药:金银花、连翘、元参、黄芩、蒲公英、花粉、贝母、桃仁、红花、当归尾、赤芍、橘络各9克,柴胡、薄荷各7克,青皮、甘草各4.5克,制乳香、升麻各2.5克。水煎服。外用雄黄、白矾、甘草各30克。煎水熏洗。

用途及疗效:用子偏坠(附睾炎),热毒傍结,厥阴肝经者。

共治疗3例,均服2~3剂后告愈。(陝西中医)(陕西中医)

睾丸萎缩

王乐善名老中医验方…………300

方药: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合针刺“达治穴”双侧,平补平泻,隔日1次。用于睾丸萎缩,所举一例经治19天痊愈。(辽宁中医杂志)

睾丸鞘膜积液

胡肇基名老中医验方…………301

方药:天台乌药散合金铃子散加味。

用途与疗效: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案例用药两周,阴囊肿胀开始消退,局部坠感减轻,服至1月余,肿痛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汤,调理月余,非手术达临床治愈。(新中医)

血精

刘沛然名老中医验方…………301

方药:莲房炭20克,熟地炭30克,怀山药30克,牛藤炭20克,茯苓10克,车前子60克,荆芥炭3克,旱莲草30克,炭附子3克,盐柏6克,知母2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血精、阴虚阳亢、相火妄动暴伤精宫所致的射精带血者。

案例婚后射精带血,上方服6剂,射精再无血,无痛。(辽宁中医杂志)

魏嘉毅名老中医验方…………301

方药:细生地13克,建泽泻10克,山萸肉10克,粉丹皮10克,生山药13克,云茯苓10克,肥知母10克,川黄柏13克,血琥珀6克(冲服),白茅根30克,萹蓄草10克,甘草梢8克。

用途、用法及疗效:治验一例排出血色精液者。水煎服。上方服数剂血止。(云南中医杂志)

阴茎异常勃起

靳士华名老中医验方…………302

方药:生地12克,炙百合12克,知母9克,黄柏9克,桔红9克,茯苓9克,胆星9克,竹茹9克,钩藤12克,远志9克,甘草3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阴茎异常勃起(强中)。

案例男,19岁,因幻觉一异性贴近其身而梦醒,自此失眠,胆怯畏惧,经常阴茎勃起,持续1年。诊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大数。属阴虚内热,痰热客于阴器,内郁心胆,蒙蔽神明,上方服3剂,症状消失,阴茎松软,再服3剂,巩固疗效。(湖北中医杂志)

不排精症

何传毅副主任医师验方…………302

方药一:虎杖15克,冰片3克(冲),血余炭10克,金钱草30克,白芍12克,车前子10克,土牛膝15克,皂角刺12克,五灵脂10克,白薇12克,地骨皮15克,丹皮12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实证阳强不排精。

案例34岁,结婚半年余,同房后不排精,但至半夜时常无梦遗泄,同房后阳强不软。脉尺弦滑带数。上方服14剂后,已无房后遗精,但房时仍无排精。治守前法合神圣代针散,以加强通窍。原方加当归15克,北细辛3克(后入),木通5克,再服14剂后,行房数次均有排精,上方续进,以资巩固。

方药二:生熟地各15克,五味子3克,芡实30克,地骨皮15克,生龙牡各30克,沙参15克,淮山药30克,茯神9克,川柏9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浊瘀阻窍不排精。

案例30岁,结婚2年,房事时不排精,房后必有遗泄,房后仍阳强不倒。脉弦唇红,苔薄白。证属相火偏亢,心肾不交。上方服7剂遗泄及房后梦遗均除,但同房仍无排精,继服上方,同时外用芒硝,于同房时取碎芒硝一小把,握于两手掌心劳宫穴处。经上治疗阳强已减。改服:虎杖15克,滑石15克,五灵脂10克,冰片1克(冲服),沙参15克,土牛膝12克,黑白丑各6克,柏子仁9克。上方服5剂后同房时已顺利排精,前后共服药60余剂,其爱人受孕。

方药三: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5克,菟丝子15克,潼白蒺藜(各)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覆盆子10克,杞子10克,楮实子10克,车前子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精血两虚不排精。

案例33岁,因学习紧张精力渐减,至半年来同房时不排精,脉来左大右细,左尺无力。证属肝肾精血两虚。上方服40余剂后精力明显好转,同房排精如常。

方药四:生黄芪15克,元参15克,麦冬15克,沙参12克,丹皮12克,准山药30克,地骨皮30克,生草梢6克,急性子12克,蒲公英30克。上药用水两大碗,浓煎3次,每次煎汁大半碗顿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阴虚阳强不排精。

案例33岁,婚后3年,同房时不排精,房后仍遗泄。证见面红唇赤,脉浮而洪,舌红苔干,证属阴虚火旺。随旺加减(生蕙仁30克,黄柏9克,知母9克,生地12克,同时取芒硝50克,同房时取少许握于两手掌心劳宫处。上方共服72剂,加之外治法,同房时已能排精,性感满意。(上海中医药杂志)

遗精

吴一渊名老中医验方…………303

方药:桂枝、白芍各9克,炙甘草、生姜各6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4克,大枣5枚。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遗精。

案例系一青年,遗精8年余,伴心烦失眠,身困乏力,精神疲惫。证为心肾不交,阴失阳偶。服上方15剂未见再遗精,嘱继服数剂巩固疗效。观察年余未见再发现。(河南中医)

吴士彦名老中医验方…………304

方药:龙胆草、炒柴胡、穿心莲各5克,炒当归、炒黄芩、焙丹皮各12克,大生地、炒白芍各24克,川楝子、焦山栀、川黄柏各10克,茯苓18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验案服上方,略作加减30剂,梦遗愈而寐中依然阴纵不收者改用滋阴补肾、佐以泻火之剂,10日后阴纵收。(浙江中医杂志)

王占玺名老中医验方…………304

方药:炒枣仁、蒺藜、鳖甲虫各15克,知母、茯神、芡实,萆薢各10克,川芎、连须各6克,生龙骨2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失眠症。

案例男,24岁,已婚。近一周来每日多于后半夜梦后遗精,睡眠较差,身软无力,两肩酸痛。舌净,脉象弦滑。证属阴虚火动,梦遗而滑。服5剂而愈,于1年后复查未复发。(黑龙江中医药)

赵炯恒名老中医验方…………304

方药:生熟地各20克,山萸肉、菟丝子、莲子心、肉桂、川连各3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先煎),水煎服,日服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治疗遗精,证属肾精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亢盛,扰动精室者。

案例患遗精症,遗精频繁,经多方服药不佳,上方服7剂,遗精次数减少,诸证大减。原方去川连、莲子心,加肉苁蓉10克,继服7剂,遗精未作,后因服六味地黄丸,遗精又发,再服上方10余剂,随访半年未再发。(陕西中医)

邓肇先名老中医验方…………305

方药:全荷散;荷梗25%,荷叶30%,莲房10%,莲子25%,莲心(或须)10%。前四味同晒(烘)干,后一味单独晒(烘)干,研为细末,共调匀,早晚各5克,空腹,开水送服,5天为一疗程,连服3~4个疗程。加减;阴虚明显者用知母、建曲;阴虚不显而伴自遗的用党参、补骨脂、胡桃肉煎水送服,或研为散同服。

用途及疗效:主治夜梦遗精。

案例张×,未婚。梦遗3月多,初起每周1~2次,后次数增多,服上方药5个疗程而愈,随访半年,情况良好。(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姜春华教授验方…………305

方药:桂枝、白芍、附子、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4枚,龙骨15克,牡蛎30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男,25岁。遗精早泄两年,面色苍白无华,失眠,乏力,纳差,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治宜强阳摄阴。上方服21剂病愈,随访半年未发。(辽宁中医杂志)

赵寄凡名老中医验方…………305

方药:附子、生姜、乌药、益智仁、百合各10克,白术、白芍、山药各12克,茯苓、百合各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治疗滑精。

案例男25岁,滑精2~3日一次,尿频数,腰痛,便溏,无力,恶寒,面如妆,音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服药12剂,滑精止。(天津中医)

樊伯贤名老中医验方…………305

方一:白蔻仁、白通草、橘络各6克,芡实、生苡仁各30克,北杏仁、法半夏各10克,白莲须、滑石、茯苓应、旱莲草各15克,盐水炒黄柏4.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31岁,患感冒后午后低热,略咳,痰稠粘白,口干,遗精频作,且带淋浊,溺短赤,体瘦,面[白光]白微黄,舌淡,苔滑腻,脉濡缓而芤。用上方3剂,遗精止,余症减,原方加减再服3剂而愈。

方二:桂枝、远志、附子、炙甘草各6克,白芍12克,龙骨、牡蛎各3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枣6枚,法半夏、炒白薇草各10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34岁,素有梦遗史,因“感冒”后心悸烦,夜睡惊惕,遗精更甚。形瘦神倦,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舌体瘦小,苔薄白,脉浮濡弦而芤。上方服5剂,精神止,原方加减再服6剂愈。

方三:黄芪、韭子、党参各15克,炙甘草、煨肉蔻、制香附各6克,覆盆子、鸡内金各10克,炒枳实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27岁,因感冒过于发汗致盗汗自汗,两足冷痹,遗精频作,消瘦形寒畏风,能食善饥,食后腹胀满,筋骨酸楚,舌淡白,苔滑腻,脉浮濡虚滑。用上方6剂,遗精止,腹胀大减,余症改善,守方再3剂而愈。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附桂八味丸调理。

方四;玄参、丹参各12克,小菖蒲、橘络、川黄连各6克,栝蒌根、竹茹、浮海石各15克,川炙母、丹皮、山栀子、白芍各10克,生荸荠30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20岁,素多疑善恐。遇事胆战心惊,不肯与人接触,遗精频作,口苦咽干舌燥,咳痰粘稠难咯胸烦,尿短,便干结。舌质红,苔干白少津,脉浮滑数乍大乍小。服上方2剂,遗精已止,守方再服3剂,余症大减,上方加减再3剂而愈。

方五:川黄连6克,炒山栀子、延胡索、川楝子、龙胆草、知母、黄柏各10克,珍珠母、生龟板各30克,芡实、生地黄、北沙参、丹参、茯苓各1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51岁,素性情暴躁,体气盛,因丧子后渐致遗精1年多,近日饮烈酒过多,致左少腹抽痛,气由左睾丸上冲胸,心神狂乱,牙齿浮肿衄血,目窠青紫,小便茎痛,梦泄甚,舌紫黯,苔垢腻,脉弦滑有力。服上方3剂,遗泄已止,狂乱转定,诸症均减,原方再服3剂,余症患除,遗精未复发,后改沙参麦冬汤合柴芍六味汤调理。

方六:黄芪、淮山、党参各12克,柴胡、炙甘草、升麻各3克,茯苓15克,白术、白芍、麦冬各10克,当归、五味子各6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19岁,素因劳神过即遗精,近日攻读应试,遗精更甚。神疲消瘦,牙龈浮肿,食欲减退,感微热,溺短小,舌边尖红,苔薄滑白,脉沉而芤,两尺弱。用上方3剂,另服六味地黄丸,遗精即止。原方加减再3剂,遗精未复发,诸症解。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六味地黄丸调理。

方七:北沙参、石斛、生蛤壳、川贝母、玄参各15克,栝蒌仁、玄精石、白薇草、天竺黄、枇杷叶、地骨皮各12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26岁,常遗泄,闻声惊惕,烦躁,盗汗,咽干,胸闷,鼻孔灼热,疲惫不堪,形瘦,面色不华,干咳,痰稠结,舌质嫩红,舌体瘦,苔薄白干,脉濡细数,上方服3剂,遗精已止,诸症减,上方加减再3剂,遗精未复发,原方加减继服数剂调理。

方八:火麻仁20克,太子参、生首乌、龙齿、茯苓、大腹皮各15克,法半夏12克,橘红、川厚朴、柴胡各6克,郁金、白芍各10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滑精。

案例49岁,素体丰映,但肌肉松弛,咳嗽,胸中懊侬,腹胀满,大便7天未行,肌肉惕然颤动,肢体酸楚,背脊痛紧,两胁胀痛,通宵难卧,无梦滑遗频作,尿短少,苔厚垢而松,脉左濡弦,右滑大,两尺较弱。上方3剂,便通,滑精已止,余症减,前方加减又6剂而愈。

方九:生牡蛎、胡麻仁、大生地各30克,法半夏、白芍各10克,石斛、茯苓各15克,冬桑叶、玄参各12克,丹皮,橘络、川贝母各6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48岁,体形瘦长,嗜酒,素多粘痰,心烦少寐,手心烦热,溺短赤,便干结,梦遗频作。常口舌损烂,唇红干,舌质红,舌中剥,苔薄白无津,脉左弦细,右细滑。服上方3剂,梦遗已止,再服3剂,另以带心莲子,百合炖鸡蛋糖水调理,梦遗未复发。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08

方药: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桂枝、炙甘草、炒枣仁、柏子仁各10克,五味子6克,生龙牡各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30岁,婚前手淫,婚后性交排精少,常梦遗,头晕心悸,腰膝酸软,四肢欠温,舌淡,苔缓弱。服药10剂后诸症好转,仍梦遗,上方加熟附片10克,炙淫羊藿15克,又服10剂病瘳。(医学论坛)

何志雄名老中医验方…………308

方药:黄芪、党参、芡实各30克,白术、茯苓、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各15克,金樱子2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滑精。

案例50岁,腰膝酸痛,滑泄精冷,阳事不举,身倦纳差,便溏,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无力。连服药30剂,诸症悉除。(新中医)

陈金声名老中医验方…………308

方药:炮附子、生龙骨、党参、玄参各10克,白术9克,远志4.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遗精。

案例36岁,无梦精遗,头晕心烦,脉虚无力。服药9剂症除。(新中医)

阳痿

胡翘武名老中医验方…………309

方药:黄芪,党参、当归各30克,淮牛膝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补气活血,壮腰补肾。用于阳痿。

案例男,40岁。年前在行车中,被撞受惊,其后阳事不举,服补肾壮阳之品年余,疗效不显。面无华彩,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夜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服上方7剂后,病已痊愈,原方加菟丝子15克,巩固疗效,又服7剂,追访半年未见复发。(四川中医)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09

方药: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车前子、沙苑子、金樱子、炙远志各10克,五味子6克,生龙骨、朱茯苓、怀山药各15克,炙淫羊藿30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阳痿。

案例31岁,婚前手淫,婚后一直阳痿,梦遗,舌正常,脉稍弱。服药10剂,药后遗精减,阴茎能勃起但不坚,原方去金樱子,加高丽参9克(另炖,兑服),蛤蚧尾1对(研末冲服),药服10剂,阳痿愈而得子。(医学论坛)

杨慧麟名老中医验方…………309

方药:淫羊藿100克,巴戟天、葫芦巴、补骨脂、菟丝子、枸杞、熟地黄各60克,乌药30克。共研末蜜炼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0克。淡盐汤送下;或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阳痿肾阳虚型。

案例男,61岁,患阳痿2年。上方服用不及1月,诸症消失。(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罗元恺教授验方…………309

方药:金樱子30克,淫羊藿9~12克,菟丝子30克,破故纸9~15克,熟地15~24克,川断15克,仙茅9克,金狗脊15克,肉苁蓉15~24克,杞子12克,党参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用法:用于阳萎、早泄,气虚加北芪,腰痛选加黄精、桑寄生、乌药;早泄加牡蛎、山萸肉、五味子;脾虚加淮山、云苓。(新中医)

不射精

洪子云名老中医验方…………310

方药:川黄柏、肥知母、车前子、覆盆子、潼沙苑、菟丝子、北枸杞、粉丹皮、福泽泻各10克,五味子6克,败龟板、干生地各15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

案例34岁,性交持久,但不能射精,性交后则有少许精液流出,舌红,脉细数,服药5剂病愈,不久其爱人怀孕。(医学论坛)

赵棻名老中医验方…………310

方一,生地、熟地、淮山各15克,茯苓、山茱萸、丹皮、泽泻各9克,生龙牡各30克,桑螵蛸12克。煎服。另取石门、中极、三阴交及肾俞、次髎、太溪更替针灸。

用途及疗效:用于不射精症。

案例32岁,婚后3年未育,不能射精而梦遗,腰酸眩晕,口唇干燥,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数。用上法治疗1个月,遗精消失,性生活时能射精,经随访,其妻已足月顺产一女婴。

方二:熟地、枸杞各15克,山茱萸、桑螵蛸、丹皮各9克,泽泻7克,芡实、北沙苑、菟丝子各12克,桃仁、牛膝各6克,麦谷芽各30克。煎服。取石门、中极、三阴交及肾俞、次髎,太溪两组更替针灸。

用途及疗效:用于不射精症。

案例29岁,婚后发现不能射精,但遗精,结婚两年未育,纳呆怕冷,腰酸,舌淡红边紫暗,苔薄,脉细虚数。上方加减配合针灸治疗1个月余,诸症消失,亦能射精。(中医杂志)

阴茎异常勃起

著名中医周凤梧验方…………311

方一:元明粉10克,以纱布包扎,每晚睡前外敷两手心。

方二:生地黄12克,炙龟版9克,知母、黄柏、麦冬,北沙参各6克,生石膏24克,肉桂1.5克。日1剂,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小强中证,即阴茎无故勃起,久久不萎。

案例男3岁。阴茎反复勃起五个多月,最多每日可达20余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发作时疼痛难忍。用方一治疗1周,发作次数减少,再经3日治疗阴茎不再勃起。服方二6剂以巩固疗效。追访1年,未见复发。(中医杂志)

腰痛

陈玉峰教授秘方…………311

方药: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生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红糖100克。先将前九味药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陈老用此方治疗腰痛日久不愈者众多,经临床应用,具有收效快、疗效高的特点。(吉林中医药)

许履和教授验方…………311

方药:药用生香附、炙苏子、茯苓、杏仁、牛膝、栝蒌皮各10克,陈旋复花(包),陈皮、制半夏各6克,延胡索粉(分吞),白芥子各3克,苡仁15克。煎服,日1剂。

用途及疗效:用于痰温腰痛(诊断不明)。

案例女,70岁,右侧腰痛,广咳嗽及转侧时痛甚,痰多而稀,口中干腻,服上方5剂,腰痛即止,停药腰痛又作,再以原方施治半月痊愈。(新中医)

腰肌劳损

郑孙谋老中医验方…………312

方药:桑枝12克,忍冬藤30克,乌大豆(杆)18克,宣木瓜、怀牛膝、元参各10克,赤芍、杭芍各5克,川大黄(后入)6克,生藕节15克,甘草梢4克。煎服。

用途及疗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用于痹证,属湿热瘀滞者。

案例男,49岁。因冲凉过力过猛损伤腰部,腰腿痛5年,逐渐牵引至大腿痹痛拘急,弯腰及久坐则痛加剧。x线腰片正常。检查第二、三腰椎旁压痛,右腿抬腿试验阳性。诊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苔黄腻,脉弦滑。服上方药3剂后,痛减,原方去大黄,又服5剂痛止,原方去忍冬藤、云参、大黄、藕节、加茵陈、芦根、黄柏再进3剂,痛愈,守方又服15剂收功,随访1年未见复发。(福建中医药)

毒蛇咬伤

郑宝善名老中医验方…………312

方药:雄黄、蜈蚣各25克,共为细末,加鲜苍耳草50克,捣烂。先用凉开水冲洗伤口,后以三棱针挑破伤口,再以上药围于伤口周围,一般3~5天即愈。(辽宁中医杂志)

颈淋巴结转移癌

陆孝夫教授验方…………313

方药:炙天龙。

用途及疗效:用于颈淋巴结转移癌。

案例女,52岁,右耳后下、右颌下、右乳突旁共有肿块4枚,系鼻咽癌转移,经穿刺肿块病检查有恶性肿瘤细胞。用炙研天龙60克,日服2次,每次5克,6天后自觉癌块松弛,活动度较前好。又以炙天龙240克研粉吞服,服法同前。1月后颈部癌肿松动,再以120克服法如前。45天后肿块缩小1/3,质软。仍以240克服法同前,2月后4枚肿块均已消失。再以100克巩固疗效。(浙江中医杂志)

鞍部肿瘤

潘国贤教授验方…………313

方药:全蝎4.5克(焙干研末后吞服)蜈蚣4条,僵蚕9克,钩藤9克,姜半夏9克,藁本9克,地龙9克,川、怀牛膝各9克,川芎4.5克,云雾草15克。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鞍部肿瘤,痰瘀内阻,肝风内动者。

案例女性,22岁。患鞍部肿瘤8年余。上方随症加减共治疗5个余月后诸症消失,经x线复查蝶鞑未见增大,后仍续服原方治疗以巩固疗效。(广西中医药)

脂肪肉瘤

叶朗清名老中医验方…………314

方药:炒潞党参、炙黄芪、焦白术、生地、沙参、麦冬、制黄精、海藻、昆布、夏枯草、龙葵、蛇莓、蛇舌草、白英等。水煎服。

用途及疗效:用于脂肪瘤。

案例女,34岁,产后旬日突感左肾区及左上腹痛,以后间歇发作。行剖腹探查,见后腹腔约有14×20×10厘米大小的肿块。因切除有困难,取活检后即关腹。病理报告为脂肪肉瘤。服上方3个月后,经B型超声波探测,肿块缩小7×7×6厘米。继服上方9个月,肿块为3×3.1×3厘米。自觉症状均消失,腹部无肿块扪及,恢复工作。(浙江中医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