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俊祥医话】记高龄老人肠梗阻案一例

 文文ap25 2022-09-23 发布于山东

记高龄肠梗阻案一例

作者:许俊祥/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顺昌分院

7月的某天晚上8点多,接到来自老家一位远房亲戚的电话,得知其八旬老母亲剧烈腹痛,在老家县医院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外科医生建议立即手术,而其子考虑老人体弱年高,恐手术风险较大,希望能以中医保守之法一试,但老人目前身体状态较差无法乘车前来面诊,故请求线上开方。

当前能搜集到的四诊信息:患者,女,82周岁,数日前因便难而腹痛,逐渐加重而睡卧难起,其舌淡嫩,晨起略微口气,食欲减退,目前每餐尚能吃一碗稀粥,而腹痛的部位主要是剑突下、右侧肋部,右侧天枢穴附近的位置,当前急需要解决的就是腹痛的问题。

图片


综合以上信息,我开处了大柴胡汤合大黄细辛附子汤。

柴胡25克,大黄10克(后下),枳壳15克

白芍4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

干姜10克,红枣5个,细辛9克

制附片9克。

试服1贴,水煎服,但服法改少量频服。

第二日其子发来微信述:服药当日下午解大便甚多,腹痛明显缓解,已能自如下床,发来舌照显示舌淡嫩如前,乏力明显,改当归建中汤善后。

图片

#首诊舌象///


图片

#二诊舌象///




图片

为何以大柴胡汤下之?首先是据证用之,患者疼痛部位有三:其一在剑突下即胃脘处为阳明地带,其二是右侧肋部位为少阳地带,其三在天枢穴处也是阳明地带;所以病位上考虑为少阳阳明合病,加上患者便秘不得下且心烦、口臭,符合伤寒论中“心下急,郁郁微烦,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的经典描述。虽然患者体质倾向偏虚弱的小柴胡体质,但急则治标,可暂且搁置体质因素以短暂服用,待邪气退去则改扶正补益之法接续之。此案以大柴胡剂里重用白芍,轻用大黄,也有考虑到患者年高体弱津血亏耗的一方面。再考虑其腹痛颇剧,舌淡嫩则虑其体质偏寒,故合大黄细辛附子汤温下之。


封面图:龙船花/摄于广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