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陈春林历时月余,静心点校《地理精语》,仅需168米!

 新用户38922816 2022-09-23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尹一勺先生 《地理精语》

清代堪舆名家尹一勺著述《地理精语》,该书共四卷,分别讲述了“龙、穴、砂、水”的形体性情。如卷一论龙,从龙脉、龙气、龙意、龙变、龙势、龙星、龙咽、龙峡、龙格、龙法等十个方面分门别类地阐释,有益于后学的理解和掌握;卷二论穴,既剖析了窝钳乳突四大正穴的特质,又列举了边窝穴、并窝穴、分钳穴、合钳穴、闪乳穴、侧乳穴、鹘突穴、并突穴等二十三种怪穴的精义要害;卷三论砂,除了深度挖掘朝案靠山砂、龙虎砂、牛角蝉翼砂、迎砂、侍女砂、卫砂等常规砂势的精蕴之外,还把砂的远近、高下、冷暖、官鬼、禽曜等讲解的透透彻彻;卷四论水,不但指明了金鱼水、虾须水、蟹眼水、元辰水、眠弓水、腰带水等水法的辨识诀窍,还点破了顺水、逆水、横水、据水与无水等五大水局的审察取用的要点。内容如此丰富,行文极其简明,全书仅两万两千多字,的确是“语简而确,义精而深”的地理之“精语”。

说来惭愧,很长时间以来,我对清代乾嘉年间的风水大家尹一勺先生都不太了解。整理表哥卜乐敏风水遗稿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师父赵天海老先生就曾反复叮嘱,学堪舆之术,一定要精读尹一勺的著述。

尹一勺是什么人?有什么过人之处?这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

搜集了他的部分著述后,粗略翻一遍,尹一勺先生关于堪舆之术的独到见解与精深论述,令我拍案叫绝。尤其是《地理精语》,真是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该书共四卷,分别讲述了“龙、穴、砂、水”的形体性情。如卷一论龙,从龙脉、龙气、龙意、龙变、龙势、龙星、龙咽、龙峡、龙格、龙法等十个方面分门别类地阐释,有益于后学的理解和掌握;卷二论穴,既剖析了窝钳乳突四大正穴的特质,又列举了边窝穴、并窝穴、分钳穴、合钳穴、闪乳穴、侧乳穴、鹘突穴、并突穴等二十三种怪穴的精义要害;卷三论砂,除了深度挖掘朝案靠山砂、龙虎砂、牛角蝉翼砂、迎砂、侍女砂、卫砂等常规砂势的精蕴之外,还把砂的远近、高下、冷暖、官鬼、禽曜等讲解的透透彻彻;卷四论水,不但指明了金鱼水、虾须水、蟹眼水、元辰水、眠弓水、腰带水等水法的辨识诀窍,还点破了顺水、逆水、横水、据水与无水等五大水局的审察取用的要点。内容如此丰富,行文极其简明,全书仅两万两千多字,的确是“语简而确,义精而深”的地理之“精语”。

我们又当如何评价《地理精语》的“精”字呢?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㈠ 精华;㈡ 精约;㈢ 精义。

01

为什么要说“精华”?

尹一勺先生紧扣龙、穴、砂、水四大要素,关窍处,不惜泼墨。他害怕挂一漏万的良苦用心,从字里行间可察。《地理精语》中论“得龙脉”的关窍,指出龙脉之位:“穴顶一线之脉。穴顶二字,极精要。知脉在穴顶,非山顶。若在山顶下来,则名贯顶脉,极凶。”我们不要忽视了“穴顶”和“山顶”这两个简单的词语,背后的利害关系极其重大。我就曾亲眼看过,一位有着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风水师,为客户点葬,取用的就是山顶之脉!太可怕了。得龙脉还要审察龙脉之形,尹一勺说:“如丝如带,若隐若现,滴入穴中。”龙脉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像丝带一样,若隐若现。尹一勺先生运用比喻的方法,讲的真真切切。当然,大地结穴,千变万化,他又担心后学不明白,追加了一句:“似汤中浮酥,若水面盘蛇,当细细体认。”妙哉!

02

为什么要说“精约”?

尹一勺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诚如他的好友万顷洪涛先生评价那样,“文爱子长、诗喜青莲、书临松雪”。也就是说,尹一勺先生写文章,推崇司马迁的文风,词语精当,言简意赅。例如,尹一勺先生论过峡之“蜂腰鹤膝”两大形格,他说道:“蜂腰峡中细无脊,鹤膝峡中长有泡。”以“细无脊”三个字概括蜂腰之特征,以“长有泡”三个字描述鹤膝之形状,何其简明?何其精妙!

03

为什么要说“精义”?

例如,凡是稍微了解点堪舆学知识的人,大多数都可以随口讲出来“牛角、蝉翼、虾须、蟹眼”之类的专业术语。试问,蝉翼砂的关键点在哪里?尹一勺先生在《地理精语》卷二如是说:“蝉翼砂,乃砂之最轻薄、紧隔穴脑,以分界水者,如蝉之翼,薄贴腹旁,微微茫茫,近看则有,远看则无。乳突之穴,无此以蔽于后,则其气寒。”寥寥数语,就把蝉翼砂的形体、区位、功用,交代的清清楚楚。第一、蝉翼砂“最轻薄”,不能多,一点点就足够,“微微茫茫,近看则有,远看则无”。第二、蝉翼砂的位置很关键,“紧隔穴脑”,“薄贴腹旁”。第三、蝉翼砂的功用不容低估,“乳突之穴,无此以蔽于后,则其气寒”。再如,在卷四论小明堂、中明堂和大明堂的时候,他明确指出吉凶的要害所在,就用了“紧、暖、舒、幽、浅、方、圆、平、正、净”十个字,道破玄机。

尹一勺先生评价自己,一生有“四豪”:豪于酒,“提杯倒吞”;豪于力,“与名师角艺,每三北其人,人多自去”;豪于谈,“怪语阔论,几于天根可探,月窟可摄”;豪于书,“长幅大区,一挥立就”。(参尹一勺《四秘全书·小传》)豪于酒者性爽直,豪于力者性雄健,豪于谈者性恢弘,豪于书者性洒脱。

这样一个“四豪”先生,精通堪舆之术,著书立说,弘法利世,岂能藏藏掖掖、欲言又止?再说了,他的本名叫尹有本,“一勺”是法名道号之类。我推断,这个“一勺”应当出自于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杨筠松以“救贫”济世体仁心,尹有本以“一勺”助人明志趣。他表明自己著述的心迹,道:“语虽简略,其金针暗度之意,愿普天下孝子慈孙自领取焉。”如此胸襟,使命所系,尹一勺先生讲地理,不讲则已,一讲就讲个明明白白、清清澈澈。

例如,他强调朝砂、迎砂、侍砂、卫砂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朝迎侍卫四砂,关系最大最重,龙穴之真假于此对证,富贵贫贱于此分别。”他翻阅大量堪舆学古籍,切中要害地点破:“俗书迎卫侍三砂,总讲向迎龙、卫龙、侍龙,而不知从穴中分别。”注意了,论述迎砂、侍砂、卫砂等,不是看龙之来去,而是“从穴中分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勺子先生的提醒,不可不慎。

这本《地理精语》成书并刊行于嘉庆元年,彼时,有尹一勺先生亲自审阅把关,文辞字句,肯定讲究。但古籍流传于后世,或因纸页残破,或因字迹模糊,给后世学者带来了很大的阅读障碍。我对比了当代的点校版本,错讹较多,不忍卒读。至于互联网上的点校本,差错百端。即便是民国时期的上海扫叶山房的刊行本,空白处、错讹处、臆断补写处,也随处可见。须知,《地理精语》言约而义微,紧要处,一字一句的差错,都是冰炭不相容。尹一勺先生著述,本意要传法于后世,我有心助缘,惠人利己,因而耗时月余,重新整理出这个本子。

易学古籍的点校者,需要具备两样功夫:一个是古文字功底,一个是易学的专业功底。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都容易闹笑话。当然,我不敢确保自己的点校本全部精确,只能是尽一份心而已。望学界同仁,多多斧正,共同进步。

陈春林 2022年9月于锦绣城

嘉庆丙辰年初刻本

《地理精语》1册

九州出版社

2018年6月第一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