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达声声】善行是通向幸福的接力/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2-09-23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马达绘画小品


近几年来,我在一个文友微信群里,经常看到歌曲《长江之歌》的词作者、著名词作家胡宏伟老师,对于来自军内外的歌词爱好者的提问总是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遇有业余词作者传来的歌词作品,他也总是耐心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体会。没有一丝名人名家、大作家的架子。
胡宏伟老师为啥能这样做呢?前几天他在群里发了一篇题为《我写歌词是从连队起步的》短文,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早在胡宏伟还是一个负责连队黑板报的士兵时,曾冒昧地将自己写的两首歌词,寄给了创作过《打靶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八一军旗高高飘扬》《十五的月亮》等歌词和诗歌,当时已颇有名气的词作家石祥,没想到石祥老师很快就给他回了信,对他的两首歌词给予了热情鼓励。虽未曾谋面,但爱才惜才,热情扶植有爱好、有希望的文学幼苗。词作家石祥的这一善行善举,成为胡宏伟终身难忘的记忆,也成为他诲人不倦、助人为乐的原动力。他在短文中说:“当时石祥已是军旅名作家,对我这个无名小兵关爱有加,啥时候想起来,心底里都是热乎乎的!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呀!这就是我现在对别的作者创作上有求必应的原因,把这种爱传递出去,送给更多的作者。”


马达绘画小品


正巧,近日已是82岁高龄的著名词作家石祥,从微信里给我发来《军嫂》杂志记者对他的一篇访谈,里面讲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是基层连队一名战士的石祥,由于爱写诗歌,被上级领导发现,师政治部专门将他创作的诗歌作品打印成册,寄给了时任河北省作协主席、著名诗人田间。令石祥没有想到的是,田间带病批阅了这本油印的诗集,并在目录上把一些认为写得好的诗歌用红笔标上记号,还给石祥回了一封信作出具体点评,这给予他莫大的鼓励。在田间的推荐下,1964年,入伍才6年的石祥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兵之歌》,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此石祥就有了“真正的战士诗人”的称誉。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田间热心扶植后辈的精神,一直成为石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了解到这段历史,就不难理解石祥为什么能热心帮助胡宏伟成长成才了。
记得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传记中,曾经读到过这样的故事:雷锋当兵前初到湖南省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一次跟随县委书记张光玉一起去开会,看见路上有颗螺丝钉,张书记就把它捡起来装进兜里。过了几天,雷锋要到一个工厂送信,张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交给他带到工厂去,并说:“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机器上缺了它也不行。”还有一次,雷锋跟着县委书记下乡,当发现一个老农家庭生活拮据时,张书记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20元钱接济老人,后来又给老人买了几头猪崽饲养,帮助他尽快过上好日子。雷锋入伍后的第一天晚上,营长来查铺,知道雷锋患上感冒了,就连夜叫来医生为他诊治,营长还脱下自己的棉大衣,并送来一床新被子盖在雷锋身上。正是这些善行,耳濡目染地传递给雷锋以爱的力量和善的品行,激励他在向上向善向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入伍以后,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将省下来的津贴费捐给灾区,有了空闲就义务到建设工地上劳动。雷锋因公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都来发扬雷锋这种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从此以后,走雷锋的路,成为时代对我们永远不变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雷锋一样的人,祖国大家庭才充满了爱。


马达绘画小品


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丽的音乐是善良。”罗素也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是最重要的。”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善良始终是人敬人爱、利己利人的一种品德;是生生不息跳动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的一簇火焰;是始终奔流在悠久文明前进步伐中的一股暖流。善良的行为既是一场有序的轮回,也是一场通往幸福的接力。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发善心、行善举,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心境的愉悦,也会不同程度地感染周围的人,传递出爱的情愫,营造“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社会氛围。
既然善行是一场通向幸福的接力,我们就有义务、有责任跑好自己这一棒,让善良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成为一种必备的品质。如是,新风正气必定会蔚然成风,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2022.9.18于北京知行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